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基礎

osi參考模型

這是靠網絡吃飯的人必須遵守的七條潛規則.

應用層:提供使用者接口,檔案,列印,消息,資料庫,應用服務

表示層:表示資料,比如封裝;資料封裝,壓縮,翻譯服務

會話層:會話控制,nfs,sql,rpc,

傳輸層:提供可靠或不可靠連接配接以及糾錯

網絡層:提供邏輯尋址

資料鍊路層;mac位址,錯誤探測,幀

實體層:比特,電壓,線纜pin等

應用層:www,email gateway,

以太網絡

基本上所有的區域網路都是以太網,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

以太網同時采用實體層和資料鍊路層規格

其采用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collision detect (csma/cd),可以讓裝置均勻共享帶寬而不至于有兩台裝置同時發送資料。原理:當主機想傳輸資料時,先檢查線路是否有數字信号存在,沒有就開始傳輸,而且同時監測線路確定沒有其它主機傳輸,如果有,它會發送一個jam信号,讓所有主機停止傳輸,主機收到jam信号後,等一會後接着傳輸。

 全雙工和半雙工

 資料鍊路層以太網

 四種不同類型的以太網幀:etherne_ii,ieee802.3,ieee802.2 ,snap。以太網尋址使用48位mac位址。

網線

straight-through,crossover, rolled, (直連,交叉,反轉)

直連網線,用于主機到交換機,路由器到交換機

四芯網線(1236-1236)

交叉網線,用于交換機到交換機,主機到主機(1236-(3612)1236)

反轉線,主要用于連接配接電腦超級終端到思科硬體。(12345678-(87654321)12345678)

設定序列槽參數bits per second 9600, data bits 8, parity none, stop bits 1, flowcontrol none.

資料封裝

當資料從一個主機傳輸到另外一個網絡裝置時,資料會經過封裝,osi模式裡面的每一層都隻是和同等層通信。每一層都使用協定資料單元(pdu)

傳輸層叫封包段,網絡層叫資料包,資料鍊路層叫幀,實體層叫比特。

資料封裝具體過程:

使用者資訊轉換成需要傳輸的資料;資料轉換成封包段,建立一個可靠連接配接;封包段轉換成資料包,邏輯位址放在標頭,用作路由;資料包轉換成本地網絡傳輸的幀(mac位址識别主機);幀轉換成比特,數字編碼和時鐘。

廣域網連線

廣域網連接配接,hdlc,ppp,isdn,frame relay。

串行傳輸,一次通過一個比特。串行好比是一個視窗打飯的食堂,并行好比是至少8個視窗同時打飯的食堂。所有的廣域網連接配接都是串行傳輸。

不同的終端有:

eia/tia-232, eia/

tia-449, v.35 (used to connect to a csu/dsu), x.21 (usedin x.25), and

eia-530.

固定和子產品式接口

isdn連接配接

basic rateinterface(bri)2b+d

u 2 wire/ s/t4wire

pri

選擇思科産品

選擇最合适自己需要的産品

思科集線器

思科路由器

思科交換機

思科三層等級模型

核心層:負責可靠快速傳輸大量資料

分布層:通過路由,過濾,wan口通路。

通路層,也叫桌面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