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web性能實踐日志》一書中的第2章,第2.1節,作者【加拿大】stoyan stefanov,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web性能實踐日志
作者:nicholas zakas
在我了解的案例中,google/bing的這種方式似乎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部分原因是由于html5 application cache使用困難,部分原因是該技術得到了steve souders和其他人的青睐。事實上,随着我越來越多地和人們提及localstorage以及用它來存儲ui相關資訊是多麼的有用,我發現更多人開始嘗試這種技術。
我發現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人們在使用localstorage時有一個内定不成文的假設:從localstorage讀取資料開銷不大。我曾經從其他開發者那裡聽到傳言說遇到異常的性能問題,是以我設計了一個實驗來量化localstorage的性能特點,以确定用它讀取資料的實際成本。

看了這個圖後,你可能會感到困惑,因為它似乎沒有展示出從localstorage中讀取資料的結果。事實上它被展現出來了,你看不到它的原因是這一數字實在太小,在圖示比例上甚至不可見。除了safari 5可以顯示實際的localstorage的讀取資料結果,所有其他浏覽器的巨大差異使得你根本不可能在這張圖上看到實際資料。當我調整y軸的值後,你才可以看到不同浏覽器中的測量結果。
通過改變y軸的比例,現在你可以看到從local storage和從對象屬性讀取資料的真實對比(見圖2-2)。可以看出,結果仍然如此,幾乎到了滑稽的程度,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