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量的秘密 Google Analytics網站分析與商業實戰》一1.3 Google Analytics的地位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流量的秘密 google analytics網站分析與商業實戰》一書中的第1章,第1.3節,作者 【英】brian clifton,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你的網站對你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在網絡世界,網站是使用者及非使用者(潛在使用者、求職者、投資者、媒體以及競争對手)了解你的第一站,他們通過網站了解你的業務、産品和服務資訊。對此,網站分析是唯一可以幫助你同步掌握這些資料的工具。

對于進階管理人員來說,能夠把全部看似不相關的資料對比起來檢視,是件千金難求的事。在同一套标準和方法下,你可以将其放大以檢視某方面的詳細資訊,也可以将其縮小以便縱覽全局,進而來幫助你對比評估各個方面的表現,換句話說,就是對相同類型的資料進行評估比較。不僅如此,網站分析還可以為你提供具體的情景,分析人員向你提供的深度調研報告中通常都缺少具體情境。有了具體情境,你就可以把重點集中在能夠給你的業務帶來最大效益的方面。

盡管如此,一個單一的工具無論如何都不是萬能的。 google analytics(見圖1.3)的地位之是以重要,就在于它可以把公司的網絡活動同傳統的線下營銷和現有的使用者聯系起來。當然,就各個具體方面來說,我們依然需要各自對應的工具來對其進行日常管理。如果想要分析和了解這些方面的性能,那就得使用統一監測工具了,即你的中心分析平台——google analytics。如果不使用google analytics,而是用各個次級工具來追蹤資料,那你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最終獲得的也不過是一些在原則上一緻而現實中卻不比對的資料。事實上,在資料統計方面,我們本就有多種不同的技術、方法和定義!

《流量的秘密 Google Analytics網站分析與商業實戰》一1.3 Google Analytics的地位

google analytics 收集并向你報告資料,它會告訴你何時發生了什麼,這當然很不錯。不過google analytics 卻無法告訴你事情發生的原因,這就是分析師要做的工作了。優秀的網站分析師會利用知識和經驗來推測出事情發生的原因。然後再通過分析其他相關資料來驗證推測,一般驗證所需資料都來自google analytics之外。如果資料具有不确定性,就得通過測試(實驗)來進行驗證。這方面的知識會在第8章進行詳細介紹。

google analytics為什麼不能和customer analytics畫等号?

如圖1.3所示,在表示google analytics和customer analytics的關系時,我故意使用了虛線,目的是要強調兩點。

絕大部分網站資料(一般 97%)都是匿名的,而customer analytics所處理的都是具體的使用者和公司。即使你為使用者設定了一個單獨的登入入口(以便可以對其進行識别),但是并非所有的使用者都會通過這個入口來浏覽你的網站。也就是說,即使他們是你的使用者,在網站分析中留下的資料也是無法識别的。

在使用google analytics追蹤使用者時,網站的性能和銷售的性能是不一樣的。例如,你的網站在将訪客轉化為使用者方面或許存在優勢,但是如果有退貨情況,你的銷售量就不會很好。

你可以使用google analytics進行大量的使用者分析,但是請謹記上面這兩點,以防出現對錯誤資訊的過度分析。

資料不是簡單的筒倉

就網站分析的潛力(使用者以及潛在使用者資料)、(網站分析團隊中的)資料品質負責人和資料的不确定性(因為有大量的匿名資料)來說,網站分析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商業分析。盡管如此,作為公司内部的一種資訊來源,網站分析并不應該被差別對待。相反,我希望做的,是讓你們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對待公司内部的所有資料。

通常來說,資料分析都被隔離在公司的筒倉之内:公司設立一個獨立的資料部門,以供咨詢。在資料部門工作的人都被其他同僚看成網蟲,整日與數字為伍,總之隻專于分析,不懂得創造性思考(用左腦思考的人)。我這裡要告訴你,收集或研究資料是枯燥的,這一點所有的網蟲都認可。但是要想獲得激動人心的創造性知識,這是必做的工作。

如果資料團隊中人人聰明透頂,又能提出深刻的見解,但是公司卻很少甚至從不采納他們的建議和想法,他們對資料苦苦研究,最後卻毫無建樹,這真是讓人無比洩氣。如果資料被隔離在公司筒倉之内,而資料團隊也降格為彙報機器,那麼就會出現上述情況,公司不僅錯失了良機,而且還造成了資料人才的浪費。

通過整合公司營銷、公共關系、銷售、網站研發、内容建立、使用者維系和其他團隊中的所有資料(不過我這裡特指的是網站分析中的資料),你就可以為公司的改變奠定好環境基礎。在網絡世界,如果你不追求持續進步,即使你現在是市場上的主導公司,幾年之後也會完全喪失生命力。

為改變奠定好環境基礎,這也是本書的立足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