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産品設計》一2.3 平衡使用者、技術和業務需求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網際網路産品設計》一書中的第2章,第2.3節,作者【美】randy j. hunt,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網際網路産品設計

建立産品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需要努力平衡不同的影響因素。産品管理是産品開發過程中的黏合劑,它會把所有學科黏合在一起,并使它們彼此産生聯系。我記得有一次看到某公司招聘産品經理的廣告,要求其不僅能確定列車準時運作,還要能幫忙建造列車軌道。這是一個完美的隐喻,總結了産品經理的角色以及産品管理的範圍。

産品管理和項目管理的比較

不要将産品管理和項目管理混淆,後者協調任務的過程和會議的期限,并将其作為實際開發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在etsy,我們喜歡說“項目管理是自由的”。這意味着很好的開發人員、設計師或産品經理同時也都是很好的項目經理,是以厘清産品管理和項目管理的範疇就變得尤為重要。

産品經理至少需要平衡三件事,這樣做可以幫助引導産品路徑。這三件事是:

産品業務需求。收入模式是什麼,或者為什麼這個産品對公司的戰略目标很重要?

技術限制。開發工程師會與産品經理或團隊溝通。這些限制可能是資料庫存儲的挑戰、項目所花費的時間、産品的運作速度、代碼與其他系統內建的複雜性,或者僅僅是從軟體工程角度來看所涉及的工作量。

使用産品的使用者體驗。産品經理需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去了解使用者并平衡他們的需求。産品經理是最接近産品設計的一個角色,但是産品經理在充當一個整體引導者角色,而産品設計師則通常扮演使用者,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些因素之間存在一些固有關系,如使用者很少意識到或去主動關心開發工程上的限制(如開發資源或項目時間限制),但使用者需求的優先級卻常使得産品經理調整産品功能開發的順序。産品經理這麼做的确有充分的理由,産品需要被設計成可靠的和可被信賴的,按照這個方向,它必須首先保證能正常使用,并且滿足業務目标,這可以幫助産品可持續地發展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