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成都的面,你最先想到什麼?
雜醬、豇豆、素椒、豬肝、仔姜鴨、魚香兔絲、紅燒牛肉、鹵肥腸... 都隻是成都紹子地圖中的冰山一角。
面條江湖的切磋裡,低調的成都面,在愈發濃烈的寒意中溫撫着每一個食客的三餐。
甜水面,是成都小吃裡的一張道地“名片”。
風味甜辣,濃稠的調味汁以紅油、蒜泥、味精、芝麻醬為原料,面條粗壯筋道,味道驚豔。
一碗甜水面裡該有的甜、辣、鹹,在 ”小名堂擔擔甜水面“ 這家老字号展現得淋漓盡緻。
秘制的料汁裹上每一根面條,辣子的刺激、醬料的鹹鮮、芝麻的醇香、面條的爽滑柔韌都直沖味蕾而來,讓人吃到佐料見底才肯罷休。
店名:小名堂擔擔甜水面
位址:(東城根街店)東城根上街達州飯店樓下
小譚豆花,開業于上世紀40年代初,前身是成都家喻戶曉的“譚豆花”。
by 大衆點評@哇sei7
馓子豆花、冰醉豆花、牛肉豆花...種類數不勝數。而這家招牌的豆花面,獨樹一幟,以特有的川式麻辣風味,喚醒着老成都人的味蕾。
by 大衆點評@鮮蝦手卷
勁道的面條上淋上一勺軟爛的嫩豆花,撒上酥脆的花生,放幾粒新鮮蔥花,一口下去,多重口感,這是小譚豆花百年不變的美味秘訣。
店名:西月城譚豆花·小譚豆花(西大街店)
位址:西大街86附13号
“老闆,來二兩素椒雜醬”。
by 大衆點評@李小妞要長大
座落在cbd,每天被周圍白領攻陷的自力面館,在素椒雜醬的戰役中脫穎而出。
肉臊肥瘦相間、顆粒飽滿,全然不見油膩;面條爽口、分量十足,将底醬拌勻,油辣鮮香四溢。
by 大衆點評@神不起了
by 大衆點評@rex王子
盡管店面不大,但卻很容易找到。因為,老闆驚為天人的吆喝聲,讓人想不注意都難。
店名:自力面館
位址:華興東街69号
在成都,著名的“闆凳面”叫法,就出自這裡。
慕名而來的食客搬着小闆凳,靠着牆角排成一排,吃得不亦樂乎,堪稱肖家河面館中一道靓麗的風景。
by 大衆點評@芳626
這家的紅燒鳝魚面,人氣值堪稱網紅級别。鳝魚燒得略耙,大蒜提味,湯底還有淡淡的鹵香,面條軟滑略帶一絲彈性,與湯完美融合。
by 大衆點評@neil_p
by 大衆點評@旋旋兒
除了鳝魚面以外,紅燒仔兔面、回鍋肉面也是這家店的主打,仔兔嫩且入味、回鍋肉肥而不膩。
想吃這三種面的,最好中午11點前去,否則基本沒戲。
店名:拜居奇味面(肖家河店)
位址:肖家河環二巷路與肖家河西一巷交口
一家沒有牛肉面的面館,是不完整的。
千篇一律的牛肉面,似乎平常得毫無新意。但這家的牛肉面,卻以塊頭+口味出奇制勝。
原湯鮮香、紅湯香辣,超大塊的牛肉、牛筋,視覺沖擊力可以用“漲眼睛”來形容。面條是市場上的“棒棒面”,肉的肥瘦比例恰到好處、軟硬适中,相當入味。
by 大衆點評@哈!喽!海!濤
牛筋、牛肉or牛腱面?簡直是選擇困難症的又一大思考難題。
店名:鑫記牛肉面
位址:龍祥路2号附3号
暖暖的一碗番茄煎蛋面,是家的味道,更是屬于每個老成都人的記憶。
by 大衆點評@暴躁小可愛
油油的煎蛋,切碎的番茄淋在細細的挂面上,加點辣油,紅油湯底夏可飽腹冬可驅寒,面的口味總體偏清淡。
by 大衆點評@linda_zhai
除了面,店裡還有缽缽雞和一些自選菜可以搭配。
店名:華興街煎蛋面
位址:梓潼橋西街2号正成财富id大廈1樓
正宗的老牛王廟怪味面,“怪”的味道至今無人超越。
by 大衆點評@灰太狼打老虎
這家店的怪味面,口味油香且厚重,整體味道偏麻辣夾雜甜酸。湯頭由豬骨、墨魚、海米、扇貝等海鮮放入雞湯熬制而成,再配上香菇、脆花生,别有一番風味。
by 大衆點評@穿耳朵的貓
和成都其他蒼蠅館子一樣,這家30年的老店,無法超越的還有對美味和食客的用心與守候。
店名:吳記怪味面
位址:錦江區書院西街36号
by 大衆點評@z
作為以炖雞面為招牌特色的面店,沒想到,一碗家常口味的豌豆面更讓人驚喜。
素椒雜醬+豇豆的平凡搭配,撒上味道濃郁的花生粉,将芝麻醬和辣油拌勻後,全然沒有“幹"的口感,反而更加爽滑勁道。
by 大衆點評@sugar_4878
店名:雅安炖雞面
位址:建設南二路1号附65
by 大衆點評@luneoiseau
兔絲面常有,而魚香兔絲面不常有。
兔絲和面分開裝,需要食客自己将紹子倒進面裡攪拌。當天現撕兔絲的分量多到讓人懷疑人生,入口鮮嫩勁道、魚香濃郁、裡面的姜絲更是去掉了肉的腥味。推薦微辣,味道剛好。
by 大衆點評@尋食的饞嘴貓
店名:下面館
位址:武城大街35号
邛崃人的早餐,從一碗奶湯面+缽缽雞+青海椒+甜泡菜開始。
by 大衆點評@小麻子吃貨
與傳統奶湯面不同,炖雞奶湯面除了加入新鮮豬骨、豬腳以外,還加入了土雞進行熬制。
炖雞奶湯面顔色接近牛奶,味道濃郁鮮美,面質充滿嚼勁。
by 大衆點評@攝影師雨野
店名:漁橋炖雞奶湯面(漁橋路口)
位址:東街286-288号
#今日話題#
你最愛哪種紹子的面?
via:成都生活君,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