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幹貨 | 亞洲區塊鍊協會會長張壽松:區塊鍊的發展動态

嘉賓|張壽松

編輯|IT大咖說

張壽松,區塊鍊技術專家,DACA亞洲區塊鍊協會會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比特币交易網BtcTrade董事長,區塊寶創始人。

注:本文由IT大咖說整理自區塊鍊技術專家 張壽松先生 在 2017中國金融交易技術大會 上的演講。

視訊内容

謝謝大家,非常榮幸能作為第一個演講的嘉賓,如果說把這個會議比做一個區塊鍊的話,我相信這個第一場就是創始區塊,參與的節點比較少。随着會議的進行,下個區塊參與的節點會越來越多,參會的人也會陸續的到來。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區塊鍊的變與不變。主要從這四個方面給大家分享一下。

2016,區塊鍊行業發展回顧

Gartner2016新興技術曲線,這個技術曲線被很多媒體和行業廣泛的采用。在這個新興技術曲線裡一共上榜了34個新的技術,包括C列印量子計算,以及一些增強現實VR之類的機器學習也比較火,還有區塊鍊,也是我們毋庸置疑的一個熱門話題之一。其中區塊鍊是第一次進入這個曲線,而且在16年的時候瞬間到達了期望膨脹期。Gartner認為區塊鍊是一個熱炒的概念,包括了其它的一些技術處理過程,也包括中間件、資料庫、資料安全資料分析等一系列的東西,它最基本的是被作為一個分布式的加密賬本來使用。

Gartner還釋出了一個新興技術的優先矩陣,它列舉了這些技術分别是處于哪個階段,大概有幾年的時間才能落實到實際應用的場景裡去。

這裡比較關注的有兩點。第一個是區塊鍊。區塊鍊目前處于一個轉型期,預計是在在未來5到10年才會有真正非常大規模的應用。而另外一個就是腦機接口,超過十年之後可能會有一定的大規模應用。

區塊寶截止到2016年9月份,總融資大約是194起,總投資金額超過13.49億美元,從這個區塊鍊融資的進度來看,天使輪和A輪融資為主,總共150家,占了總融資企業的76%,在投資的金額來看,大于2000萬美元的一共是22起;1000萬到2000萬美元之間的有12起;在2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有63起。大部分企業是在2016年開始初創,有少部分企業做到一定的規模,在B輪C輪呢是微乎其微的,這裡面可能還包括一些之前就在做數字貨币行業的一些情況。

2017,區塊鍊的 “變”

在國際上,金融領域是率先會落地的,但是國内情況就不太一樣。其實國内的金融在國際上來講,是非常發達領先的,像支付寶和微信,已經很便利了。美國最早落地的是銀行業,在中國則是泛金融領域。

泛金融領域有四個方面。

第一  加密數字貨币

我們在區塊鍊這個行業有一些談“币”色變。這個技術最早來源于一個開源技術,比特币到目前為止也仍然是市值最高的一個區塊鍊項目。中國的央行也在推出自己的貨币,和人民币挂鈎的數字貨币。現在的人民币都有唯一編号,但這個編号并沒有真正的把它數字化,因為都是線上下流通。如果央行未來推出了數字貨币,針對每個人民币都進行數字化,每一個人民币上都有唯一編号,這樣所有交易記錄、轉賬記錄都清晰可查。

第二  股票交易和外彙交易、清算結算和交易所

在美國,微軟跟美銀證券在合作一些業務來代替相應的體系。還有政府信用及認證、純正信貸分析,這一方面我覺得比金融領域會更先落地,因為區塊鍊一個重大特性就是不可篡改,對曆史資料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

第三  政府信用

因為政府需要更多的公開透明的公信力,是以這方面更适合區塊鍊。

第四  其他的一些商業平台

比如數字資産,一些資産的資料化。不管是商品還是企業的股權,數字化之後就不局限于在自己的體系内流通,可以跨平台,跨領域,讓資産流動更便捷。

關于版權,不管是視訊音樂,還是著作内容類的。在這方面有一個先後的問題。比如一個作家,他和别人都寫了一篇相似的文章,是誰抄襲了誰呢?區塊鍊可以說明,因為它不可篡改。是以未來在驗證上,如果有區塊鍊來記載一些著作的資訊,采集著作的過程,這個版權的歸屬就非常清晰。

包括專利做的商标保護,其實都是類似的。檔案管理、學曆、各種征信的資料、還有社交一些公益的作用。

學曆證明。比如你想僞造一個好的學曆,根據現有的技術手段,隻要有足夠的錢和關系,就能買一條資料,這些資料無非在資料庫裡查不到。但如果這個系統使用區塊鍊做,就無法僞造。因為每個區塊都對前一個區塊的資料做過計算,有一個确定的值,如果這個值的内容變了,後來所有的資料都會變,這就是區塊鍊的特性。

現在共享經濟這個詞比較火,像之前的小黃車,我們做的團購衆籌,還有打車,airbnb租房其實都是共享自己的東西,共享資源、時間或者共享自己的其他東西。舉個例子,像互助保險,也是一種分享經濟的一種。但是對于保險甚至說是說延伸到工藝來講的話,它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公開不透明。投了多少錢你是不知道的,這些錢有多少拿去做真正的事也是不公開的。但如果使用區塊鍊的話,别人投一塊錢,是一個數字資産,所有的交易機構、轉讓機構都能查到。從區塊鍊可以查詢項目裡每一條的賬目記錄。

還有微電網配電網,是把空閑的電量去交易。這個也是使用區塊鍊實作。像供應鍊流程管理這方面,防僞溯源主要擅長做的事也是容易标準落地的。包括一些收藏品奢侈品的驗證,它的産地、生産流程,物流的資訊也可以在區塊鍊上去記錄。

還有醫院的醫療體系為了防止資料造假,換了醫院後要給病人重新檢查。如果醫院的體系都用區塊鍊去做的話,每一家醫院查詢的結果都會清楚真實地顯示在區塊鍊上。

2017,區塊鍊的 “不變”

首先是性能名額。區塊鍊有非常多的節點,一個強大的情況下節點有幾十萬個,是以想在這些節點中同步這些資料,想做到真正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的話,它的效率相對中心化的資料庫是比較低的。雖然現在有些新的技術和驗證,還有其他的技術都在更新,但對區塊鍊高并發低延遲的需求仍然無法解決。

還有安全屬性的問題。在比較大的項目也曾出現過安全問題,因為安全問題導緻我們的分差,其實是區塊鍊的更改。在安全領域上我認為區塊鍊還是有一些路要走。

互聯屬性也是比較重要的。就在的鍊非常多,每一家創業企業都在做自己的鍊。但這個體系沒法形成一個統一。如果用一個創業公司或者自己做的一條鍊,就沒法去容納以太币,或是非常流行的數字資産集團。還有一些其他的屬性,像交易屬性、功能屬性、實作屬性和發展屬性,不再細講。

區塊鍊不是一個非有不可的東西,它隻是一個技術的更新。以前用傳統的資料庫,現在我們用區塊鍊分布式的資料庫。對于銀行來說,它們使用區塊鍊的成本很高,因為它有大量的曆史的教育機構,而且現有的它們的交易性和機動性是非常穩定的,它從一個穩定的系統去換了一個新系統,可想而知這個難度有多大。

基本每個區塊鍊系統裡都會涉及到一個對應的數字資産和代币,比如像以太坊的以太币。項目成熟之後,數字貨币會有一定價值和金融屬性。在美國它被定位成金融的一個投資産品。中國的把數字貨币定為數字商品,并且已經成為一種雙赢商品,大家可以收藏和買賣,作為商品來監管。日本則把這個資料當成了一個貨币的來監管。

我們如何應對?

區塊鍊不隻單純是技術,它對應的還有一些金融方面受到監管,在監管層面也會有一些新的舉措。我們投資了一個叫Asch的平台。Asch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平台,大家可以在這個上面建立智能合約,建立應用完成各種各樣的事,那它跟以太坊有什麼差別呢?

以太坊隻有唯一的一條鍊,如果你把它打造成一個作業系統,未來上面有成千上萬的應用,甚至幾十萬的費用,每個應用又有很多的資料。但是因為所有的東西在一條鍊上,是以不管這個應用有沒有價值,都需要同步它的資料,這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資源占用,個人是無法運作,甚至有些大廠商在伺服器上都沒法運作。以太坊的這個區塊鍊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經失去了初衷,這是以太坊的一個缺點。

相對以太坊,我們做了側鍊的改進。Asch是主鍊的一個資料,每個APP是一條側鍊,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的APP按需下載下傳資料。除了資料方面更精煉,在架構上的安全性也更高。因為智能合約每個應用是由使用者編寫的,我們無法控制這個應用的一個安全度。一個應用出了問題,整個系統都要都要停滞。如果這個應用是放在側鍊上,無論發生了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去幹涉這個側鍊去解決,不會影響其他的應用,因為其他應用它的資料都是完全隔離的。這是在安全性的一些更新。

“變”,是技術的在不斷的更新和疊代。以太坊把技術更新到更高的層面,使用虛拟機的技術,可以執行一些進階的語言。我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多的項目會出來,無論是在性能還是在其他的一些空間容量,而且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更新。

最後做一些總結,2017年希望有更多的應用落地,技術上有更多的更新,政策也會出現了營養化。包括現在央行也是針對數字貨币的曆史的交易平台來做一些相關的政策指導。我相信大家齊心協力會讓這個行業更好。

謝謝大家!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6-01

本文作者:IT大咖說

本文來源:

騰訊雲 雲+社群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