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劍麟
回家,回青城山的家,也是另一種旅遊。
這個周末回到青城山腳的家中,睌上看見朋友在微信上發光霧山紅葉照片,才晃然意識到霜降已過,我們還未曾遠行尋秋。于是與妻子商定,第二天如天氣晴好,就出門拍秋景。
一大早起床,拉開窗簾,院子裡的楓樹已紅透,銀杏樹下落滿了黃黃的杏葉和白果。窗前的垂絲海棠樹葉大多已經飄落,依然留在樹上的也變成了黃色和紅色;幾隻畫眉和白頭翁正在枝頭啄食橙黃色的果實。門前妻子挖的小魚塘裡,漂着幾片落葉,七八隻錦鯉似動非動地懸浮在澄澈的水中。空中薄雲黯淡,若有若無地透出些陽光,讓人難以判斷是陰還是晴。
太平鎮當天逢場,我們先去趕場。在太平場口吃過當地有名的“張醪糟”後來到集市。市場的西南是水果區,固定攤棚、臨時地攤和小貨車順着街沿連成一片。攤棚裡的水果品種豐富,尤以秋季水果最多:有福建、江西的蜜柚和蒲江縣的紅心柚,隴西、涼山和茂汶的蘋果,山東、河北的冬棗,廣東的冰糖橘,都江堰本地的猕猴桃,還有透紅如瑪瑙的北方柿子和殷紅似琥珀的會理石榴……小貨車的賣相頗有氣勢,每輛車上都隻賣一種水果,滿滿地堆在車廂,或淺黃的柚子,或彤紅的蘋果,或青油油橘子,或金黃的橙子,像是一座座小山。
市場的西北是花市,各種花卉順着街沿擺在地上,如一條姹紫嫣紅的畫廊:青紅綠紫的多肉、幽香淡雅的秋蘭、色彩豔麗的杜鵑、簇擁盛開的長壽花、如彩蝶起舞的仙客來、挂滿紅珊瑚般果實的“救兵糧”……最引人注目的當數菊花,它們占據了花市半壁江山:矢車菊、萬壽菊、瓜葉菊、翠菊,品種衆多;白色、黃色、綠色、紅色、紫色,色彩斑爛。一花攤前,有位漂亮的中年女人正在欣賞地挑選着兩株墨菊。
花市東頭就是室内菜市場的入口,裡面人聲鼎沸,熙熙攘攘。數百個攤位依次排列,其中一半是老鄉在趕場天臨時擺的地攤,賣的大都是自家地裡的青頭蘿蔔、鮮藕、棒菜、沖菜、白菜之類的當季蔬菜。沖菜和青頭蘿蔔是成都平原秋冬季節的傳統時蔬。沖菜長得與青菜有些類似,但葉子要小許多,一般的做法是先在開水裡氽一下,放入小盆或大碗裡捂一陣子,然後再切碎炝炒或者涼拌,吃進口裡,一股芥末辛香沖進鼻腔,頓時讓人神清氣爽。
從菜市出來,背兜已裝滿了蘋果、石榴、冰糖橘、沖菜和青頭蘿蔔,手裡還提着一盆萬壽菊。這時候天空已完全放晴,大陽把空氣曬得暖洋洋的。藍天白雲下,旁邊的青城山重巒疊嶂,百裡之外的雪山巍峨聳立。心情大好。于是驅車朝着藍天白雲的方向駛去。經過大觀鎮,走過茶坪村,就進了青城外山。沿途山道蜿蜒,群峰起伏,往日裡綠得沒有一點雜色的叢林,被秋風點染出斑斑駁駁的黃色。偶爾看見幾處紅牆綠瓦掩映在樹蔭中,炊煙從層林裡袅袅升起。
山林深處,金色漸濃,不覺間放緩了車速。幾隻绶帶鳥拖着長長的金褐色尾羽在枝頭穿梭,在地上跳躍,歡快的啼叫好像在邀請行人觀賞這裡的景色。绶帶鳥也叫“壽帶鳥”,因“绶”“壽”同音,古人便把绶帶鳥作為福壽雙全的象征。
遇此祥物,我們索性停下車來。隻見公路在此有點上坡,兩旁銀杏挺撥,滿枝泛黃的樹葉在明媚的陽光下金光熠熠;油黑的公路在不遠處轉了個彎就看不見了,透出幾分幽遠深邃。人與景完全融為了一體,說不清是風景烘托了人,還是人點綴了風景。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