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像計算機科學家一樣思考python(第2版)》一書中的第2章,第2.7節,作者[美] allen b. downey,趙普明 譯,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當程式變得更大更複雜時,讀起來也更困難。形式語言很緊湊,經常會遇到一段代碼,卻很難弄清它在做什麼、為什麼那麼做。
是以,在程式中加入自然語言的筆記來解釋程式在做什麼,是個好主意。這種筆記被稱為注釋(comments),它們以#開頭:
在這個例子裡,注釋單獨占據一行。也可以把注釋放到代碼行的結尾:
<code>percentage = (minute * 100) / 60 # percentage of an hour</code>
從#開始到行尾的注釋内容都會被解釋器忽略掉—它們對程式本身運作沒有任何影響。
注釋最重要的用途在于解釋代碼并不顯而易見的特性。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讀者可以看懂代碼在做什麼,是以使用注釋來解釋為什麼這麼做,要有用得多。
下面這段注釋與代碼重複,毫無用處:
而下面這段注釋則包含了代碼中看不到的有用資訊:
選擇好的變量名稱,可以減少注釋的需要,但長名字也會讓複雜表達式更難閱讀,是以這兩者之間需要衡量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