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昊 編輯 |
新冠疫苗公司智飛生物(300122.sz)營收及淨利環比有所下降。
10月28日晚,智飛生物釋出三季報,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86.57億元,同比增長113.44%;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13億元,同比增長199.06%。
值得注意的是,智飛生物三季度業績環比有所下滑。其中,營業收入環比小幅下滑6%,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環比下滑36%。
智飛生物主要業務包括疫苗、生物制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主要産品包括肺結核、流感、狂犬病、hpv、新冠肺炎等人用疫苗。
德邦證券研報顯示,目前國内已上市7款新冠疫苗,主要分為兩類:滅活疫苗和重組疫苗。滅活疫苗獲批上市的企業有武漢所、北京科興、北京所、康泰生物和醫科院生物所;重組疫苗獲批上市的企業有智飛生物和康希諾。
智飛生物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cho細胞)是國内首個重組亞機關新冠疫苗,由智飛生物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發,于2021年3月被納入緊急使用。
截至10月26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2.51億劑次。目前國内大規模接種基本完成,新冠疫苗國内需求或将銳減。
不過海外對新冠疫苗的高需求仍在繼續。德邦證券研報認為,扣除中、美、歐、印後,國際市場需求約60-90億劑,仍有巨大缺口。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出口将成國内新冠疫苗企業重心。基于三期資料,預計近期将在國内附條件上市,國際化出口有望提速。
從商業模式來看,智飛生物的疫苗分為自主與代理兩種商業模式。半年報顯示,兩種模式生産的疫苗各占半壁江山,但自主産品毛利率極高,為86.88%;而代理産品的毛利率較低,為33.99%。
其中,自主産品的代表便是新冠疫苗,其極高的需求以及媲美貴州茅台的毛利率讓智飛生物過去一年股價與營收大增。而代理産品的代表便是hpv疫苗,在新冠疫苗上市前曾是公司營收的主要支柱。
智飛生物是默沙東在國内的獨家代理,主要銷售hpv四價、九價疫苗。目前雙方續約代理權延長至2023年上半年。
未來我國hpv疫苗需求量仍将保持在高位。德邦證券研報認為,hpv疫苗存量市場空間或超2200億元,且每年增量空間約為54.2億元。盡管國内企業研發hpv疫苗速度加快,但考慮到大多數以保護效力為臨床試驗主要終點,疫苗完成臨床并申請上市預計尚需一定時間,中短期默沙東産品優勢不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長期執行代理銷售的商業模式,智飛生物的銷售成本占比較高。對比國内同行公司,智飛生物的銷售人員數量處于第一,而技術人員數量卻顯得中規中矩。
智飛生物三季報也顯示,期内公司銷售費用為12.25億元,同比增長49.63%。
此外,疫苗行業仍有較大市場。根據《evaluatepharma world preview 2020》的資料,2019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約325億美元,在所有治療領域中的市場佔有率約3.6%,排第四位。同時evaluatepharma在原有2024年市場規模将會達到448億美元的預測的基礎上,提出了全球疫苗市場的新預測,截至2026 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将達到561億美元,疫苗市場仍然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或是出于對各類疫苗能否維持高景氣度的擔憂,今年5月17日智飛生物股價觸及230.54元/股的新高後便震蕩下行,至今跌幅達36.2%。
在智飛生物三季度股價震蕩下行的過程中,明星基金經理葛蘭選擇加倉。由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加倉149.27萬股,位列第六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