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餘世鵬)近日,平安基金mom投資總監夏添涼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管理規模、時間積累、長期投資業績和科技支援,是平安基金資産配置業務的四大壁壘。基于科技賦能,平安基金的智能化資産配置管理系統,會通過多因子歸因,從曆史業績、投資理念一貫性、業績可解釋性等七大次元,篩選出具備超額收益能力的mom/fof基金管理人。
夏添涼說到,早在2016年,平安基金就開始組建資産配置團隊。2018年11月,基于平安集團的戰略調整,平安道遠(即原“平安羅素”,由中國平安與美國羅素于2011年成立的合資公司)、平安壽險及産險的委外投資團隊整體平移至平安基金,平安基金的資産配置團隊投研實力進一步增強。目前來看,管理規模、時間積累、長期投資業績和科技支援,構成了平安基金資産配置業務的四大壁壘。
首先,夏添涼表示,近十年以來,借助平安集團逾600億元的險資委外投資,平安基金資産配置團隊已與市場上相當部分的優秀基金經理建立起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從投資業績上看,我們的投資收益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據基金季報資料顯示,以平安養老2035fof舉例,該基金成立于2019年6月19日,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過去一年的淨值增長率為27.37%,大幅超過了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11.16%;平安盈豐積極配置fof成立于2019年12月27日,成立至三季末淨值增長33.73%,也超過了同期業績比較基準12.19%。”
其次,夏添涼提到,借助平安集團在大資料、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區塊鍊在金融領域的落地成果,平安基金正在有序推進着投資研究、營運服務、投資管理的全面更新。“平安基金目前開發出了‘一站式’智能化資産配置管理系統。該系統以海量資料為基礎,結合平安集團多年委外投資研究經驗,搭建起了涵蓋到‘資本市場和基金經理人研究、mom/fof投資組合建構、實時投資組合主動管理、風控及業績歸因’四大子產品,這是平安基金mom/fof投資的硬體基礎。”
在這基礎上,夏添涼表示,他對基金經理的投資行為和風險收益模式進行全面畫像,并建構了動态的資訊更新體系,以此保證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在投資上,他們通過掌握各類資産在宏觀環境下的風險收益比,迅速對市場和基金經理的變化做出及時客觀的分析。“截至目前,我們一共開發并測試了近1.4萬個因子,然後通過模型篩選出最有效的3800多個,并聚合出了曆史業績、投資理念一貫性、業績可解釋性、投資流程穩定性等七大次元,再從這些次元出發選擇基金産品和基金經理。”
具體地,夏添涼表示,他首先會關注基金經理對該産品的投入度;其次,他會關注基金經理過往業績的可解釋性,即能否清晰地分析出他風險調整後的投資收益來源;此外,還會考察這些過往業績的實作路徑,是否具備穩定性,以防風格漂移。“通過上述流程,目前我們的視野已覆寫到了市場上的1000多位基金經理,進入我們白名單中的大概有100人,已經進行投資合作的大概50人。”
在這背後,夏添涼說到,他會按照資産類别、投資政策等次元對基金經理進行分類,然後在每個類别裡面評選出金、銀、銅三個等級,比例大概是20%、40%、40%。獲得金牌等級的這類管理人,可認為是具備明顯的超額收益創造能力的,可以直接合作;而銀牌等級的管理人基本是處于市場平均水準的,是可以去繼續關注的。“從2016年9月到2019年9月這三年的資料來看,與我們合作的金牌等級管理人,三年下來年化的超額收益均超過了市場平均水準。”
“在進行最終投資合作之前,我們會對基金經理進行一年以上的觀察,隻有做到對他足夠全面的了解,才能準确刻畫他在何種市場環境下能夠創造超額收益,才敢于将其放在我們組合裡最合适的位置。”夏添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