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被嫌棄的優子的一生

大航海第252冊:《愛的接力棒》,濑尾麻衣子[日]著。

我曾經讀到過這樣一篇文章《國民素質超高,但是讓人感受最深的卻是冷漠》,我印象中的日本先進的科技,街頭幹淨、治安良好、工匠精神等,而日本人,見面互相熱情問好,辦事有效率,講究禮節等。但他們嚴格地保持一定距離,見面寒暄但大多是客套,很怕給人添麻煩,日本人很難說自己有真正的好朋友,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常常不會想到向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求助。能依靠科技解決的盡量采用科技如各種販賣機,在很多事情面前,日本人常常是冷眼旁觀,是以日本人生活得很孤獨。之前的自殺率很高,當然從這些方面來說确實有那麼一股子“冷漠”。

不被嫌棄的優子的一生

但我發現,從日本近年的文學、漫畫、影視、遊戲等作品中,充滿着大量的治愈系作品,并沒有想象的那麼“冷漠”,還是有不少溫暖的存在。一份來自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王瑜的《日本平成時代的治愈系文化》研究報告,帶給我答案。目前的日本在面對經濟衰退、邪教事件、頻發的自然災害、核洩漏導緻的環境危機,以及少子、不婚和老齡化等,導緻了人們精神上的恐慌和不安。日本人需要心靈慰藉、人文關懷,在此背景下,治愈系文化應運而生。

是啊!這可能不單單是日本一個國民的問題,如今的我們都生活在壓力、焦慮甚至抑郁的環境或情緒之中,我們都需要被治愈。近幾年,日本文學中不乏《比海更深》《山茶文具店》等佳作,特别是《小偷家族》電影和文學作品的同步關聯,引發無數人飙淚。近期我又發現一本可謂是日本治愈系文學的佳作,關注的同樣是大社會問題背景下,特殊的家庭結構,背後有着隐秘的故事,獲得日本書店大獎桂冠的作品,《愛的接力棒》。

不被嫌棄的優子的一生

《愛的接力棒》講述一個女孩優子,但是我沒有辦法将她的全名介紹給大家,因為她的姓氏發生了四次變化,正是這樣一個略帶魔幻性的故事,關注到一個特殊家庭,過去的十七年間,七次家庭構成的變化,優子的親生母親因交通事故不幸離開,那時優子還年幼沒有太多記憶,隻剩下和父親相依為命,而優子并沒有成為“不幸”的孩子或擁有不幸的童年。幾年過後,他的父親也已和梨花女士再婚,但因工作需要被派往巴西。這部作品很吸引我的就在此,跳出了以往的故事發展,父親将更多的選擇機會給了優子,和繼母生活?前往巴西?第一棒接力棒在此交給了繼母梨花。

梨花女士是很“天馬行空”的一個人,靠着保險銷售員的工作維持着家庭,生活拮據但依舊是快樂幸福的。優子在一天中突然想要一架鋼琴和一間琴房,雖是夢想但是繼母梨花記在心中,梨花想方設法幫她實作,一天帶着優子去“新爸爸”泉原先生的家,是一個社長,家庭闊綽,就這樣又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而梨花無法接受年齡大自己不少更是古闆規矩太多的泉原先生,梨花女士離開了這個新家庭,即便是很離譜,但是在故事中接力棒再次交接,優子在這個家庭中也沒有遇到什麼虐待,甚至改名為泉原優子。

不被嫌棄的優子的一生

幾年後梨花女士再次出現,來到泉原家帶走了優子,來到了森宮先生家,但是梨花女士再次消失。隻剩下了森宮先生與這個自己很陌生的孩子優子,但優子并沒有得到森宮先生的冷淡,東大畢業的森宮先生更是對優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講到這很多人肯定會覺得這太荒誕離奇了,但是這本書的治愈感就是讓我們相信“愛”在,書中大量細緻地描寫将故事變得極為精彩,且十分溫暖。經曆了如此多的變遷,即便不符合現實和一些邏輯,但是優子絲毫沒有不幸。語言樸素可愛,交織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感人羁絆,讓人如置身暖陽般願意去相信真善美,相信世間所有的溫柔。

《愛的接力棒》是一部讓我強烈地感受到溫暖的作品,能令我看到更多的生活美好,審視當下之後,有着讓人重拾信心回歸生活的魔力。作者濑尾麻衣子确實有着這樣的魔力,我之前隻看過她的《幸福的餐桌》這部作品,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透視日本的家庭和社會問題,以溫暖的視線關注家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引發讀者對于親情的感悟,這就是濑尾麻衣子的魔法,以清新純淨的書寫方式和生活化的語言、描寫,讓其筆下有關家庭與愛的溫暖故事深入讀者的内心。這部作品也即将被影視化,不少大咖出演,我很期待。

不被嫌棄的優子的一生

如果你生活的不太滿意,也請看看治愈系,相信溫暖、愛依舊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