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5月26日,曾鳴教授在阿裡巴巴供應鍊開放日的論壇上發表了一次演講,在這次演講中曾鳴教授提出了s2b的概念,這是對新零售、新商業未來的創新思考。 s代表着大的供應平台,它将更好地賦能給更多的小b,幫助他們更好地服務自己的客戶。這不是一個傳統的加盟體系,而是一個創新的協同網絡。隻有在這個越來越廣大、越來越緊密的協同網絡的基礎之上,才能走向整個 c2b 這個未來最重要的商業模式。

*如果你想跟曾鳴教授有更多的交流,可以掃描文章末尾的二維碼,進入曾鳴書院社群,進行更深度的互動。

<b>以下是曾鳴的演講全文:</b>

很高興今天能有機會跟大家做分享。大家已經在猜 s2b 是意味着什麼?這是我這兩天新創的詞,我會慢慢地解釋,也是這段時間對新零售、新商業未來的思考。

作為一個企業的戰略決策最核心的是對未來行業發展有一個終極的判斷。經過這麼多年的思考,2012年跟馬雲聊天的時候,我們碰撞出了 c2b 的提法,抓住了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應該是我們這個網際網路時代,資料時代最重要的商業模式,也是最基本的思考的方法。

c2b 模式是對傳統工業時代 b2c 模式最根本的颠覆,是新商業創新最重要的工作。隻有當 c2b 開始大規模興起的時候,整個商務的全鍊路才會徹底地被網際網路重構。b2c 和 c2b 看起來不是一個簡單的順序颠倒,實際上是整個商業邏輯的改變,也是整個商業網絡從傳統的供應鍊走向網絡協同的全新的、基本模式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商業範式的革命。我們經常講阿裡巴巴是做電子商務的,是用所謂的電子,也就是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這一系列的新時代的技術來改造我們傳統的基礎商業設施,隻有當這個改造完成之後,才是真正的新商務時代。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經過這些年的觀察,包括對各種各樣做定制企業的研究,c2b 在某些行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整體上 c2b 還是離我們一個比較遙遠的目标,暫時不會在大部分行業裡大規模地應用。但在 2018 年到 2023 年這 5 年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的興起,基于這個的基礎,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s2b。

為什麼我們還是認為c2b是未來最核心的商業模式?

網際網路是最重要的技術發展基礎

首先,網際網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技術發展基礎,我們可以看到從最早的 pc 網際網路到 2007 年開始的移動網際網路,到現在正在開始啟動的物聯網革命,它最終的目标是讓任何人、物、事、時間、地點都能夠被連接配接起來,而且是實時互動的。這是一個真正的萬物互聯的時代,将來所有的東西都是線上的狀态,我們會從一個離線的實體世界進入到一個線上的比特世界。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工業時代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創新,工業文明在一兩百年内創造的财富,是人類從史前所有文明的總和,是以工業時代解決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短缺經濟的問題。人類在農業時代是生活在貧困的邊緣,物質是極度的困乏,但是工業時代解決了供給稀缺的問題,核心要用标準化、流水線、大規模生産的方式來降低成本,它犧牲了個性化,但是用這樣一種新的 b2c 的模式,從大流通、大廣告,這樣一套完整的體系帶來了我們過去一百年了繁榮。

但是在九十年代就已經感受到整個的社會進入到供給過剩的時代。因為物質極大地豐富,最難的是有效需求的不足。中國雖然過去幾十年到了趕超工業經濟的階段,但經過三年,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嚴重的産能過剩、競争過度的階段,核心的原因是正常的商品供給太多,但是消費者的需求挖掘不出來。是以未來商業的核心是挖掘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提供一個标準化的制造産品。

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技術上的突破就是我們終于可以以足夠低的成本和海量的客戶建立直接的關系,保持一個近乎實時互動的狀态,微網誌、淘寶、微信,都讓大家不但可以完成點對點的溝通,還可以完成多對多等各種方式的溝通和協調。是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看到以消費者,以客戶為起點重構整個商業邏輯變為可能。而這個商業邏輯的核心就是通過互動,持續地挖掘潛在的需求,讓這個需求越來越明确,而且這個需求本身也是一個動态演變的過程,這才是未來商業的基礎。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是以我這一次講的 c2b 模式跟以前相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以前講 c2b 的時候強調大規模的定制,強調個性化,是從客戶價值的角度來講,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但是我今天意識到,個性化的起點其實是先建立跟客戶的持續互動,這個是一切的開始。有這樣的開始,個性化服務才有可能。

同時在工業時代,每一個客戶,每一個消費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被動地接受廣告,被動地被推送産品,但是在網際網路的時代,由于這樣的一種基礎設施和廣泛溝通互動的天網服務的存在,客戶已經因為各種各樣的社交場景事先聚集在一起,就是我們講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以怎麼樣利用好現有的群做好他們的服務,也成為c2b非常重要的模式,我們叫做社群電商的未來。一個是社群電商,一個是對持續跟客戶的互動。

很多人有時候跟我們說,客戶第一這個話我們講了一百多年了。你講客戶驅動跟客戶第一有什麼不一樣?最本質的不同,客戶第一是工業時代的最高追求,大家當成一個口号盡可能地實作。但是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客戶第一,客戶驅動是整個營運的起點,是任何企業的立身之本,是生死存亡的分水點,做不到客戶驅動,這樣的企業将來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任何企業在未來,如果不跟客戶建立一個持續的互動關系,它就沒有辦法去了解客戶,也就沒有辦法得到客戶的實時回報,沒有辦法挖掘潛在需求。是以這一點也是因為客戶未來需要的是服務,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産品。隻要你提供服務,你必須有一個網際網路的界面跟你的客戶持續的互動,不然的話你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回報。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這也是我們在另外一篇文章裡面反複強調的智能商業是未來商業最重要的競争的标準,而智能商業的前提是形成活資料的閉環。而活資料的閉環起點就是跟客戶持續的回報,你給他提供服務,他立馬告訴你好還是不好。比如說淘寶個性化的推薦給商品,你點選就說明這個好,不點選就說明不好,然後整個算法在背景計算下次給你推薦什麼。是以說智能是建立在一個持續優化、強大的算法引擎和活資料的閉環之上。

是以c成為企業一切營運的起點。

c2b和協同網是未來商業的陰陽兩面

第二,我一直講的c2b和協同網是是未來新商業的陰陽兩面。因為協同網是實作c2b的唯一的方法,所有關于工業時代的事,一個意象就能夠表現出來,就是線性。工業時代的任何思維都是線性的,流水線、供應鍊、層次的管理,都是一個相對固定封閉的線性思維。雖然我們講了柔性的供應鍊,但是這個柔性供應鍊也是線性的弱化。低成本、快反應、高定制,這三個是在供應鍊是完全沖突的核心名額,這三個名額要想同時動态優化,隻有一個網絡的結構才能實作,因為網絡才有這樣的靈活性。換句話說,未來最有價值的其實是一張協同的網絡,這張協同網絡的全局動态優化,可以實時産生按需定制的一條供應鍊,來滿足任何一個節點當時的個性化的需求。

如果你能夠滿足對一個人的需求,你就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而這種實作的方法就是一個柔性的網絡,我們追求柔性供應鍊,一條線的優化,怎麼樣都比不上一張網的變化。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這個還是一個推導,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我們目前的大部分的行業,資訊化、資料化、網絡化的程度還非常的低。c2b還需要一個很漫長的孕育階段,現在還很難直接跨到協同網的階段,包括在整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發展工作中對前面的比如說女裝,也是淘寶最活躍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裡面我們都發現資訊化的程度非常地弱,現在隻是在零售和營銷端完成,在其他的很多的環節都是資訊孤島。

基于這樣的背景,大家今天都熱烈的讨論,柔性供應鍊,供應鍊平台,他們的未來下一步最現實的方向是什麼?這是我今天跟大家交流思考的問題。

s2b

s 是一個大的供應(鍊)的平台,大幅度提升供應端效率。未來五年會先形成一個平台。b是指的一個大平台對應萬級、十萬級甚至更高萬級的小 b ,讓他們完成針對客戶的服務。原因是在目前這樣的環境下完成對客戶時時互動的低成本的互動。它們之間是一個賦能的關系,不是一個傳統的加盟店,傳統的加盟店又是工業時代的邏輯,核心是标準化流程,核心是嚴格的品質管控。這個跟我們講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理念。我們講的這些小 b 是生長在供應平台上的物種,這個平台要保證品質,要保證流程的高效,但是最重要的讓小 b 自主地去發揮他們最能觸達客戶的能力。實際上把人的創造性和系統網絡的創造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些做 s 的大平台它不承諾小 b 會給你提供流量,會保證你的生存,但是我給你提供背景的支援。小 b 要自己去找流量,甚至對于 s 平台起步來說,要找到自帶流量的小 b 。實際上任何小b在不同的網絡平台上都有自己的小網絡,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網際網路的工具至少影響一批人,怎麼樣讓這些小 b 充分的利用它自帶的流量,充分發揮的他們自主的能力,形成一種新的驅動力,這個是未來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這個模式的推論是大家感受到的,線下開店的紅利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加速,因為網際網路的獲客的成本達到了新的高峰,線下出現了流量的窪地,而且因為過去的幾年商業房地産被壓得比較低,現在突然發現街邊小店價格快速攀升。由于這樣的供給平台的出現,就能夠做到線上線下一盤貨,統一銷售,在這個意義上把原來網際網路的模式的一些優勢,也轉移給了線下的小 b ,這樣的話,線下一些小 b 它營運的優勢開始出現了,是以會有幾年的紅利期。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最後這句話是我的猜想,賦能小 b 的核心除了在綜合台的雲形成強大的能力之外,可能也要幫助小 b 在實時互動客戶方面提供一些場景化的支援,來降低他們的成本,最有可能的是某種智能硬體。物流行業正在推廣自提櫃,下一步自動販賣機會不會變成一個一百米範圍内觸達你的迷你超市。送貨的可能是無人駕駛的小車,如果把iot跟智能硬體的優勢用到場景化互動的方面,完成了一次雲+端的重構,有點像像蘋果手機+app的大爆炸。這是一個非常讓人期待的未來。

雖然我到今天沒有看到一個完整的 s2b 的案例,歡迎大家毛遂自薦,跟我們這邊進行一個深入的交流。目前我們也看到了一些雛形,包括這幾年大家都提到比較多的紅領,紅領作為一個制造平台,通過自己的管理軟體系統,和幾萬家小 b ,很多是海外的零售商,這些零售商可能連店面都沒有,但是它有客戶,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個性化定制西裝的平台。

第二個是我們最近關注到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傳統的批發市場,比如說杭州的四季青他們也完成了一次傳統的更新。批發檔口跟零售和生産之間的更新,整個四季青變成了一個草根版的的時尚釋出平台,他們賣貨隻有兩周的時間。他們支援前端的小 b 就是大大小小的網紅,大部分的小網紅他其實設計能力和産品都沒有,依賴于類似于四季青這樣的供給平台在支援他們在商品方面的需求,而網紅做的就是跟客戶的實時互動,來挖掘需求,甚至通過商品的預釋出來讓客戶參與産品的設計。網紅在推動包括品牌線上化,四季青在幫助中背景平台化,這兩股力量會進一步向整個生态圈滲透。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另外我們看到到比較多,像連鎖服務平台。像類似于阿裡做的零售通,本質上是對傳統加盟模式的颠覆。這些是我看到的星星點點的創新,但是背後的大方向是指向 s2b 的邏輯。

這個思考是受了這段時間很流行c2m(customer-to-manufactory)的影響,我一直想這個事,但是我最後覺得這個并不是我們未來想要的商業模式,因為你真正琢磨現在的 c2m ,絕大部分沒有完成跟客戶的實時互動,還是通過小 b 完成的,而且它整個流程的起點不是客戶,還是工廠,m 作為一個生産平台,它把它的生産能力開放出來。更準确的講,應該稱之為m2b2c,第一個通過小 b 完成了跟 c 的互動,第二個把生産線平台化、柔性化,變成一個可以對外提供服務的制造領域的突破。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總結一下今天的讨論,s2b 這個模式最想介紹的是背後的大方向。

第一個,跟零售不一樣,有可能會是多個平台都會存在,因為可能受行業的影響比較大,每一個行業的供給的狀況不一樣,有可能是多種模式并存。但是不管哪種模式都有下面的幾個核心的要素。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你現在做的跟這個方向之間有哪些一緻的地方,有哪些是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線上化、軟體化,需要想象力和艱苦的工作,把所有的相關的行為線上化。線上化首先是要軟體化,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完成資料化。也就是軟體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而軟體之間互相交流的核心是資料的流動。是以要通過資料打通形成活資料的閉環,來支援所有商業決策的自動化。隻有當軟體跟軟體通過 api 的方式,互相調用服務的時候,決策才能自動化,才能最終走向智能化。是以動态的協同通過軟體的 api 實作,而這樣的網絡結構才有可能有以足夠低的成本支援微小化的服務。

最後是服務,未來所有的一切是服務,産品隻是你服務實作的一個中間環節。同時 s 和小b之間的關系是賦能,既不是買賣的關系,也不是傳統的加盟關系。

是以在未來的五年,最有可能領先的就是供應平台,它們是一個資料化的平台體,會完成供給側初步的網絡協同。在那樣一個比較密集,比較緊密的協同網絡基礎之上,才能走向整個 c2b 的模式,也是未來五年最值得大家努力的戰略方向。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識别圖檔二維碼▲,關注「天貓技術」

技術驅動商業變革|做最懂商業的技術人

曾鳴 | 在未來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領先的商業模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