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影壇大佬大哥成,對周星馳有知遇之恩,黃秋生居然是其師弟

他是香港知名的動作演員,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聲望不遜色于狄龍、姜大衛等人。後來他開始自己組建電影公司,還曾向李修賢等人推薦過周星馳,算起來對星爺也是有知遇之恩的。除卻這些之外,他還是大聖劈挂門的第三代傳人,是一位地道地道的武學大師,香港著名演員黃秋生是他的師弟,而錢小豪、錢嘉樂兄弟二人則是他的師侄。在他的親傳弟子中,比較出名的便是現為無線合約藝人的敖嘉年。說了這麼多,或許很多看官已經知道這個人是誰了,他就是一代功夫宗師陳觀泰。
陳觀泰,,祖籍廣東,1945年9月24日出生于香港,由于其祖父與大聖劈挂門的創始人耿德海是好友,在其年幼的時候便開始跟随耿德海學習大聖劈挂門的武藝,後拜入耿德海的弟子陳秀中門下,正式成為了大聖劈挂門的第三代弟子。值得一提的是,演員黃秋生也是陳秀中門下的弟子,并且擁有多年大聖劈挂門功夫的根基。而現如今在香港風生水起的動作指導錢小豪、錢嘉樂兄弟則是陳觀泰的師侄。
1967年的時候經師父陳秀中介紹加入了劉家良和唐佳的班底,成為了一名武行。1969年的時候陳觀泰已經成為了嘉禾的國術指導,并參演了電影《八步追魂》。
在同一年的五月,陳觀泰代表大聖劈挂門參加在新加坡舉辦的第一屆東南亞國術比賽,并奪得輕量級的冠軍。在那屆比賽當中,陳觀泰五戰五勝,并且場場都是大勝。在比賽之後,陳觀泰的名聲大漲,并是以獲得了著名武俠片大師張徹的賞識,之後陳觀泰同邵氏簽了演員合約,正式成為了張徹的弟子。
在當時,陳觀泰、狄龍、姜大衛是張徹最得意的幾位幹将,他們三位也參與了由張徹執導的大部分影片的演出。在1972年上映的電影《馬永貞》中,陳觀泰與姜大衛聯合主演。在随後的經典影片《刺馬》中,陳觀泰與狄龍、姜大衛三人的共同出演則成為了影史上的經典。
在邵氏時期,陳觀泰還曾主演了《大刀王五》、《少林子弟》等經典影片。
在1975年之後,陳觀泰自組大聖電影公司,并開始自導自演。電影《大哥成》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大哥成是陳觀泰的藝名)。
1978年的時候,在恩師張徹的勸說下,陳觀泰重返邵氏。并出演了多部作品。《上海灘大亨》便是陳觀泰在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在這又是一部由陳觀泰自導自演的經典影片。
進入八十年代之後,陳觀泰和張國榮等當紅新星們都有過合作,并且還曾對星爺有過知遇之恩。當周星馳還在無線的時期,陳觀泰便發現這個年輕人做事很認真,很有潛能,便向他的好友李修賢推薦。這才有了之後李修賢力捧周星馳的故事。
陳觀泰不光是向人推薦周星馳,自己也同周星馳有過合作,比如1989年的《義膽群英》,1990年的《小偷阿星》等等。其中《小偷阿星》還是陳觀泰自己投資拍攝并擔任監制的影片。而這部電影更深層次的意義則是在李修賢與周星馳有了一些沖突之後,陳觀泰用投資這部電影來表明了立場,也通過這部電影的牽橋搭線來為二人的關系做一個緩沖。
圖為陳觀泰、姜大衛、小麒麟與李小龍的合影。
在1990年代之後,陳觀泰主要以投資電影為主,參演的數量已遠不如七八十年代,并且多是以一些配角出現。雖有期間也有一些經典的角色出現,但是必須要承認的是,陳觀泰在銀幕前的輝煌時代已經漸漸遠去。不過與許多影視大佬不同的是,陳觀泰在如今依舊在演戲,即使角色再小他也不在乎。演戲對他來說似乎已經遠超過工作的意義了。在2015年上映的電影《君子道》中,陳觀泰就有精彩的演出。
而在拍戲之外,陳觀泰還在經營着一家武館。他開武館不注重收徒的數量,也不在乎武館是否盈利,主要的宗旨便是要把大聖劈挂門的功夫傳承下去。是以陳觀泰同他的師父陳秀中一樣收徒十分嚴格,直到如今他名下的弟子數量也不多。不過他曾經說過,凡是他收的弟子,功夫好不好不好說,但是人品一定要好。
另外,自2012年起,陳觀泰便擔任中國傳統國技總會的主席,而會長則是他的師弟黃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