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分析實戰 基于EXCEL和SPSS系列工具的實踐》一1.3 資料分析的幾大抓手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資料分析實戰

基于excel和spss系列工具的實踐》一書中的第1章,第1.3節,紀賀元 著,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時不時地有教育訓練學員來問我一個問題:“我怎麼樣才能把資料分析做好?”要回答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容易,就像業餘圍棋愛好者問“我怎麼樣才能快速提高自己的棋力?”或者剛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問“我怎麼樣才能把銷售業績做好?”一樣。

任何一項工作要做好,都是一個綜合的成體系的事情,這裡就簡單梳理一下把資料分析做好的幾個必要條件。

給巧婦多一點米吧!資料量越多,每天更新的資料就越多,做分析的價值就越大。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資料分析做得比較好的還是電信、金融、網際網路等幾個行業,汽車行業現在進展也比較快。從部門的角度看,市場部、财務部、生産部、品質部等是需要做資料分析的重點部門,為什麼?就是因為資料多啊。

光有資料量還不行,資料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總體來說,我國很多企業的資料品質目前還比較低下的,先不說資料是否有造假的成分,光是資料的“粗漏錯亂”這些就足以讓企業的資料分析人員頭疼了。

“粗”是指資料的顆粒度很粗,過于粗疏的資料,使得資料的分析價值非常低。

“漏”是指由于企業的資料規劃或者資料記錄儀器等的問題,很多資料都沒有被記錄下來。

“錯”和“亂”指記錄的資料錯誤,或者是資料被不同的部門所記錄,但是資料對不上。例如有一個名額資料,市場部記錄為103,而财務部記錄為124,大家看到這個例子可能會覺得這怎麼可能啊?但是我想告訴你,由于it系統的五花八門以及部門之間資料經常缺乏稽核比對,是以很容易出現這類問題。

用來做資料分析的工具很多,比較知名的就有10多種,如果再加上那些不知名的,說幾十種都算少的。

有的學員在跟我交流時提到不願意換工具,例如他好不容易熟悉了eviews,然後要做銷售資料的季節性分解,雖然聽說spss比較好,但是他不願意換,覺得再學一個軟體比較麻煩。

我個人的觀點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種軟體都有它的優勢,反過來,也有它的問題。其實我們可以逆向思維,如果有一個軟體什麼都能幹,那麼其他的軟體就可以退出市場了。

要把各種軟體的優勢和長處說清楚是件不容易的事情,2.2節會盡可能做一個總結和描述。

僅僅能夠分析資料是不夠的,還需要把分析的結果展示給其他人,這包括上司、同僚、客戶等。資料呈現目前是一個熱門話題,所謂呈現,就是把資料分析的比較專業甚至晦澀的結果,以生動的甚至有趣的形式展示給他人看。

比較通俗地講,有人認為呈現就是畫圖,我比較認同這個觀點,“一圖抵千言”,人們對于圖形的接受程度要遠遠高于文字和數字。

excel中有很多繪圖技巧,excel的更新版本也在對圖形繪制進行不斷地改進,各種專業統計工具中都有繪圖子產品,stata、sas、r等軟體都有專門的繪圖指令用來繪制圖形。

上一篇: dsfa
下一篇: C面試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