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庫技術原理與應用教程第2版》——第3章資料管理中的資料模型3.1資料模型的基本概念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資料庫技術原理與應用教程第2版》一書中的第3章,第3.1節,作者 徐潔磐 操鳳萍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資料模型是資料管理的基本特征抽象,也是了解與認識資料庫管理的基礎。本章将介紹資料模型的基本内容,它為下面進一步介紹資料庫奠定了基礎。

資料是現實世界中客體的符号抽象,而資料模型(data model)則是資料管理特征的抽象。資料模型描述資料的結構、定義在結構上的操縱以及限制條件。它從抽象層次上描述了資料的靜态特征、動态行為和限制條件,為資料庫系統的表示和操作提供一個架構。

資料模型按不同的應用層次分成三種類型,分别是概念資料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邏輯資料模型(logic data model)及實體資料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

1)概念資料模型又稱概念模型,它是一種面向客觀世界、面向使用者的模型,與具體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具體的計算機平台無關。概念模型着重于對客觀世界複雜事物的結構進行描述并對它們間的内在聯系進行刻畫,而将與dbms、計算機有關的實體的、細節的描述留給其他種類的模型。是以,概念模型是整個資料模型的基礎。目前,常用的概念模型有er模型、擴充的er模型、面向對象模型及謂詞模型等。

2)邏輯資料模型又稱邏輯模型,它是一種面向資料庫系統的模型,該模型着重于在資料庫系統一級的實作。它是客觀世界到計算機的中介模型,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概念模型隻有在轉換成邏輯模型後才能在資料庫中得以表示。目前有很多邏輯模型,較為成熟并被人們大量使用的有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以及對象關系模型等,其中面向對象模型與謂詞模型既是概念模型又是邏輯模型。

3)實體資料模型又稱實體模型,它是一種面向計算機實體表示的模型,它給出了資料模型在計算機上實體結構的表示。

在資料模型中所描述的内容有三個部分,分别是資料結構、資料操縱與資料限制。

1)資料結構。資料模型中的資料結構主要描述基礎資料的類型、性質以及資料間的關聯,且在資料庫系統中具有統一的結構形式,它也稱資料模式。資料結構是資料模型的基礎,資料操縱與限制均建立在資料結構上。不同資料結構具有不同的操縱與限制。是以,資料模型一般依據資料結構的不同而分類。

2)資料操縱。資料模型中的資料操縱主要描述相應資料結構上的操作類型與操作方式。

3)資料限制。資料模型中的資料限制主要描述資料結構内資料間的文法、語義聯系,它們間的制約與依存關系,以及資料動态變化的規則以保證資料的正确、有效與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