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資料庫技術原理與應用教程第2版》一書中的第1章,第1.2節,作者 徐潔磐 操鳳萍 ,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資料是客觀世界中的事物在計算機中的抽象,是資料庫技術研究的主要對象。資料有很多特性,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料表示的廣泛性
資料是客觀世界事物的抽象表示,現實世界中的客體都能用資料表示。是以我們說,資料反映了客觀世界,它是現實世界在計算機中的一種模拟。例如,資料可以表示數值、文字,可以表示抽象的符号、推理;可以表示二維、三維及多元空間結構;可以表示時刻、日期、年代等時間形式;也可以表示圖形、圖像、聲音、視訊、音頻等多媒體形式等。
資料表示的廣泛性表明它與現實世界緊密相關,與人類社會息息相通,是以我們可以利用資料的這個特性來讨論與研究客觀世界與人類社會。
2.資料的基礎性
現代計算機科學主要用于“問題求解”。問題求解有兩個部分,它們分别是求解過程與求解對象。其中過程對應算法而對象則對應資料,算法是建立在資料之上的,是以,資料是問題求解的基礎,同時也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
3.資料是一種重要的資訊資源
當今社會,人們不僅擁有充足的物質财富,還擁有海量的資料,這是一筆豐富的資訊财富,可以用它為社會與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4資料可以創造财富、創造文明
利用物質資源可以創造财富與創造文明,同樣利用資訊資源也可以創造财富與創造文明。通過資料庫擷取新的資訊,同時可以通過歸納、整理與分析資料而獲得創造性的規則,進而為人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