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系統架構:複雜系統的産品設計與開發》一書中的第2章,第2.1節簡介,作者[美]布魯斯·卡梅隆,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第2章系統思維
2.1簡介
系統思維(system thinking),簡單地說,就是把某個疑問、某種狀況或某個難題明确地視為一個系統,也就是視為一組互相關聯的實體。系統思維不等于系統化地思考(thinking systematically)。本章的目标是概括地介紹系統及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的運用方式有很多種,它可以用來了解現有系統的行為及表現,可以用來預想系統在經過修改之後的狀況,可以用來給具備系統性質的決策或判斷提供指導,也可以用來為系統的設計與拼接(我們稱之為系統架構)提供支援。
系統思維與其他一些思維模式并立,例如批判思維(衡量某個說法的有效性)、分析思維(根據一套規律或原則進行分析)、創新思維等。一位準備工作做得比較充分的思考者,能夠使用各種思維模式來進行思考(這就是認知,cognition),而且還能夠意識到自己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哪一種思維模式(這就是元認知,meta-cognition)。
本章首先定義什麼是系統,然後論述湧現(emergence)這一概念的特征以及它帶給系統的能力(參見2.2節)。接下來,講述四種對系統思維有益的任務:
1.确定系統及其形式與功能(參見2.3節)。
2.确定系統中的實體及其形式與功能,以及系統的邊界及系統所處的環境(參見2.4節)。
3.确定系統中各個實體之間的關系以及位于邊界處的關系,并确定這些關系的形式及功能(參見2.5節)。
4.根據實體的功能及功能性的互動來确定系統的湧現屬性(參見2.6節)。
雖然本書會依次講解這四項任務,但我們在思考實際問題時,很少是一次就想好的,而是要反複地思考。如第1章所述,像上面這種用來完成具體目标的任務,是要整理成一套方法的,而這套方法通常應該适用于各種項目。此外,本章還會講解系統思維方法所依據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