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玫瑰花謝,少年永不凋零

亂世總是最不缺耳語

哪種美麗會喚來妒忌

你并沒有罪,有罪是這世界

生而為人無罪

你不需要抱歉

——「玫瑰少年」歌詞

在青春年少,當時恰逢少年的年紀,玫瑰無疑是浪漫的。15歲啊,多麼美好的年紀,他卻永遠的停留在了那個玫瑰花季。

2000年的春季,玫瑰初綻。年僅十五歲的葉永志,因為行為舉止與女孩相似,便遭同學無情的霸淩,他甚至被同學們扒掉褲子以驗明正身,當再次發現他時,他已經倒卧在學校廁所的血泊中。在懷滿憧憬的年紀裡,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十五歲。

行為舉止與衆不同并不是被他人欺淩的理由,溫柔的人不應被辜負。面對校園欺淩,我們應該對它說no,我們也不應該成為校園欺淩的施暴者。

正如蔡依林在第三十屆金曲獎上微顫着說到:“ 葉永志提醒了我,在任何情況我都可能成為某種少數。是以我更要用同理心去愛任何我身邊的人。這首歌獻給他,也獻給曾經認為沒有機會和沒有選擇的你。你一定要記得支援你自己, 選擇你自己。 ”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可能成為某種少數,你若是對于弱勢群體加以施暴,你會不會想到,有朝一日你也可能成為弱勢群體,這時面對如曾經的你一般的施暴者你又當如何?

對于我心靈沖擊最大的那一幕無疑是紀錄片裡永志母親苦澀的說:“他寫一條紙條說,‘媽媽你要救我,有人要打我’。”校園霸淩帶來的黑暗和恐懼撕扯着他的生活。那年的4月20日,葉永志上完他最喜歡的音樂課,離開教室去上廁所。這一次,他永遠避開了這個世界的惡意。

在初次聽到《玫瑰少年》這一首歌的時候,我覺得非常的驚豔,哪一種好像隔空靈魂上交流的感覺,聽完之後,眼眶不知何時就濕潤了,我紅着眼收藏了它,懷揣着好奇之心,搜尋了它的故事背景,當我看完的那一刻,感覺心靈像是受到了重擊。

蔡依林的歌聲生生的把我拉入了那場靈魂的對話,是與少年們面對面的溫情對話,撫平他們被社會偏見割開的傷口。而五月天那一版本,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對世界的犀利宣言,是為了尊重和公平做出的反擊,是玫瑰少年們内心深處的呐喊。

在媒體狂熱追求永志事件的流量過後,一切好像塵埃落地,好像被人們遺忘在角落,但蔡依林與阿信唱起《玫瑰少年》之時,我們才恍然明白,玫瑰少年們應該被溫柔以待,校園暴力不應被原諒。

聽一聽《玫瑰少年》吧,讓我們都從中感受到那種共鳴,進而限制我們自身的行為舉止,溫柔以待世上的每一位。

願我們都溫柔以待每一位,不成為校園欺淩的施暴者。

生而為人,無需抱歉。

玫瑰花謝,少年永不凋零

(圖檔若是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侵權立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