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志記者賈斯汀·桑德森正在進行一次13小時的跨大西洋飛行,但當他登上飛機,卻在座位上發現了一塊正在播報航班事故的mp3播客——
而更驚悚的是,它正在播報的正是他乘坐的這趟航班1015。它将在一個小時後的10點15分消失在大西洋上空的大型雷暴中,再也沒有被找到。
「3萬英尺的夢魇」,再次複活的《新陰陽魔界》第二集從名字到劇情都是對老版那一集經典「2萬英尺的夢魇」的緻敬。在老版裡,一個搭乘飛機的男人在2萬英尺上空看到了一隻飛機窗外的怪物,但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
©️《新陰陽魔界》第二集「3萬英尺的夢魇」
©️老版中的「2萬英尺的夢魇」
你穿越另一個次元,這不僅是視覺、聲音還有思想的次元,它在光與影之間,在科學和迷信之間,它就在人的恐懼深處,和學識巅峰之間。我們稱它為——
“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
©️《陰陽魔界》
在美國流行文化中,“陰陽魔界”是高概念電視劇的代名詞,尤其是1959到1964年間播出的最早原版,雖然制作簡單,但對後來科幻作品的影響幾乎是源頭似的,啟發後來者無數。
從《迷失》到《x檔案》,從《黑鏡》到《世界奇妙物語》,從《2001太空漫遊》到《星際迷航》,從恐怖小說大家斯蒂芬·金到攝影藝術家辛迪·謝爾曼,20世紀的幾乎所有科學幻想作品都能尋回到《陰陽魔界》的源頭。
美國編輯協會曾選出的“101個寫得最好的英美劇”中,《陰陽魔界》排名第三。
斯蒂芬·金曾在1981年這樣寫道:
《陰陽魔界》幾乎是不朽的,第一次出現一個東西完全是耳目一新的,對于我和我們那代人來說,《陰陽魔界》就像霹靂般如夢初醒,打開了千萬種迷人的可能。
是以,備受推崇的《陰陽魔界》是怎樣一部迷人的劇呢?
這要說到它的編劇羅德·瑟林(rod serling)。
出生在20年代紐約的羅德·瑟林擁有着美麗而快樂的童年,但随着“二戰”的到來,快樂一去不複返。他以傘兵的身份參戰,幸運地活了下來,和他那一代人一樣,失去了純真。他從來沒有真正走出過心靈傷痛,但他把那些傷痛化作靈感、寫進劇本中。
©️編劇羅德·瑟林
五、六十年代的戰後美國,冷戰、核威脅,人人不信任的社會氛圍,消費主義、反戰文化、青年文化蓬勃而生,新舊思潮互相碰撞,既過時保守又蓬勃向上。
羅德·瑟林向來對社會議題和普世價值充滿興趣,但那時候,“隻有一個火星人可以說共和黨人或民主黨人不能說、不能做的事。”是以他寫科學幻想故事,寫魔幻靈異故事,用隐喻和寓言來介紹他的自由主義價值觀。
《陰陽魔界》一集25分鐘,每一集都是一個獨立的幻想故事,就像它的片頭所言:在光明與黑暗之間、在科學與迷信之間、在恐懼的幽谷和智識的巔峰之間。
但又不隻是一般的怪談誌異,它每一集對現代人情世事的洞見、對生命流轉和人性的體察,都讓《陰陽魔界》遠超于普通的怪奇物語類劇集。
©️第1集「空城計」
第1集「空城計」,一個失憶的男人突然闖入一個僻靜而獨立的小鎮,小鎮上的一切都安靜而井井有條,教堂的鐘聲照常敲響,美麗的咖啡店唱片機依舊,似乎一天的平凡日常剛剛開始,但除了一個詭異的地方:小鎮上哪裡都沒有一個人。
明明人類的痕迹還在:抽了一半點着的半支煙、煮好了的咖啡、店裡敞開的大門,隻是,沒有任何人存在。
作為開篇,《陰陽魔界》從一開始就确立了一種既現實又超現實、既美麗又詭異的超怪異風格。
它給人帶來的懸疑驚悚感,常常不是關于神鬼的,而是來自那些幽微的處境、那些怪異的發展、那些關于記憶與精神的迴轉困境。
©️第5集「近在咫尺」
第5集「近在咫尺」,一個事業有成的中年男人從“被勒死到想跳樓”的都市生活中,跳上車一路開到了自己童年時的故鄉。
他成年後再沒回來過了,隻是想看看記憶中那個美麗家園變了什麼樣子,卻在這裡遇到了在旋轉木馬上的童年自己,這裡的大杯加冰淇淋蘇打水仍隻要10美分,打工的店鋪房東還未死去,夏季是熟悉的旋轉木馬的風琴音樂、棉花糖、冰淇淋和香草味。
©️第11集「迷失蒼穹」
第11集「迷失蒼穹」,一架飛船墜入在沙漠,兩位飛行員生還,卻還有第三個人,被抹去痕迹。
就像從未在世上出現過一般,他憑空消失,還有關于他的一切,他的身份資訊、用過的東西、他身邊人的記憶,接下來是生還中的另外一人,隻是消失掉而已,一個,兩個,包括那艘生還的飛船。
幾乎像極了最早版本的“死神來了”,神秘地将本該就已離世的他們一一抹去。
©️第16集「陌路驚魂」
第16集「陌路驚魂」,一個開車打算周遊美國的女士,卻無論開到哪裡,都會遇到一個神情怪異、穿着髒破的“搭車客”,他就是站在那裡,看着她,從未上前打擾,等待她的回應。
美麗的旅行變成了一場開車躲避神秘男人的“遊戲”,她瘋狂地逃,卻仍在每個路口看到等着她的他。
直到她打電話回去給母親,得知母親精神崩潰住院,才知道原來自己早已死在一場車禍中,她也終于明白了那個在每個路口等待她的人是誰。
《陰陽魔界》中,大部分都是這樣充斥着壓抑與驚悚感的小故事,雖然短小,但都很精巧,氣氛幽微迷離而又緊張玄妙,很多設計在現在看來仍然讓人拍案叫絕。
也有一些故事現在看已經很眼熟了,但如果你記得它是1959年的劇,被後來的各類劇集不知道翻拍借鑒了多少次,就必然能了解它的偉大所在。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小島驚魂]、[黑客帝國]、[恐怖遊輪]......後世的衆多高概念科幻片都能在《陰陽魔界》中找到類似的原型故事。
甚至在[2001太空漫遊]這樣的影史經典,你都能找到相似的造型設計,從機器人哈爾(hal)的“自治”,到電影中倒數第二幕巴洛克風格的宇宙飛船,《陰陽魔界》中已經更早地有了類似概念。
©️《陰陽魔界》和[2001太空漫遊]
第一季播出後,也是因為它的大獲成功,後來前後一共拍了5季156集,上世紀80年代,就曾被cbs翻拍過一次,還有了斯皮爾伯格、喬治·米勒、約翰.蘭迪斯等人一起執導的83年電影版[陰陽魔界]。
此次的cbs重新開機版《新陰陽魔界》算得上是既80年代、02年之後的第三次翻拍,目前隻出了兩集,但品質一如既往的很高,更足以可見原版長久的影響力和受歡迎度。
遊走在玄學與科學交叉路口的《陰陽魔界》,時光的推移隻會讓它的影響有增無減,或許,今天的所有科幻、幻想、恐怖類型影迷,都應該感謝羅德·瑟林和他的暗黑王國。
因為是它,點燃了那些後來者們偉大作品的想象力火花和幻想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