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頸龍因為其細長的脖子而聞名于世,因為它們的食物都是些小魚小蝦,是以算不上恐怖的掠食者。古生物學家在英國發現了一種長着粗短脖子的蛇頸龍,它卻是侏羅紀早期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
侯爵的大寶貝
19世紀的英國,貴族和有錢人熱衷于收藏各種珍奇異寶,其中就包括了化石。諾曼比侯爵(marquess of normanby)就是這樣一個收藏家,他将花重金買回的化石收藏在馬爾格雷夫城堡(mulgrave castle)之中,向朋友們炫耀展示。
圖注:19世紀的諾曼比侯爵,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馬爾格雷夫城堡,圖檔來自網絡
1848年7月,人們在約克郡的惠特比附近一個明礬采石場中發現了一具大型海生爬行動物的化石,得到消息的諾曼比侯爵立即花重金将化石買下,并且運到馬爾格雷夫城堡。五年後的1853年,諾曼比侯爵邀請了愛爾蘭外科醫生、解剖學家菲利普·克蘭普頓(sir philip crampton)來馬爾格裡夫城堡參觀,在這裡克蘭普頓注意到了來自惠特比的化石。
圖注:惠特比海岸的侏羅紀地層,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愛爾蘭外科醫生、解剖學家菲利普·克蘭普頓,圖檔來自網絡
克蘭普頓被化石迷住,他成功說服諾曼比侯爵将化石運到都柏林,在英國科學促進會(british association)年會上公開展示。由于化石太大,愛爾蘭動物學會還特别為化石擴建裝飾了一個展示廳。
英國科學促進會年會如期召開,學者們紛紛被巨大的化石吸引,年會結束後化石并沒有運回英格蘭,而是留在了都柏林皇家學會博物館(royal dublin society museum)中。博物館的從業人員亞曆山大·卡特爾(alexander carte)和貝利(w. h. bailey)初步研究了化石并認為其屬于蛇頸龍屬(plesiosaurus),于是為了感謝卡蘭普頓将化石帶到都柏林,他們将這種蛇頸龍命名為卡氏蛇頸龍(plesiosaurus cramptoni)。
圖注: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中的菱龍化石,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古生物學家哈利·西利,圖檔來自網絡
1874年,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哈利·西利(harry g. seeley)看到了卡氏蛇頸龍的化石,根據經驗他判斷化石代表了一個全新的物種,于是将其命名為菱龍(rhomaleosaurus),屬名意為“強壯的蜥蜴”。
短脖子的蛇頸龍
菱龍屬于蛇頸龍亞目,與那些長脖子的親戚相比,它的脖子顯得又粗又短。菱龍的體長可達7米,體重約1.5噸,正如它名字的本意,是強壯的家夥。
圖注:菱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菱龍的骨骼線圖,圖檔來自網絡
菱龍長着一個扁而寬的大腦袋,它的眼睛長在頭頂兩側,鼻孔則在眼睛前方不遠。在菱龍的嘴中長有尖利的牙齒,這些牙齒長而彎曲,當菱龍的嘴巴閉合的時候,上下牙齒交錯咬合在一起,相當可怕。
菱龍的脖子雖然短而粗,但是依然靈活而且力量十足,脖子後面是寬大的身體和短小的尾巴。在菱龍的身體兩側長有兩對樹葉狀的鳍狀肢,正是靠着大大的鳍狀肢,菱龍才能夠在海洋中快速遊動,追逐獵物。
圖注:菱龍的複原圖,圖檔來自網絡
早侏羅世的海王
菱龍生存于距今1.83億至1.7億年前的早侏羅世時期,化石首先發現于惠比特泥岩組(whitby mudstone formation)地層,地質時期為托阿爾階(toarcian)。除了模式種克氏菱龍,古生物學家還發現了菱龍屬下的另外三個種,分别是:r. propinquus、r. thorntoni、r. zetlandicus。
圖注:菱龍遊弋的早侏羅世淺海,注意近處的鳄魚,圖檔來自網絡
菱龍是早侏羅世海洋中的頂級殺手,主要以其他蛇頸龍、魚龍及大型魚類為食,從眼睛的位置判斷,菱龍會潛伏在海底或者深水區伺機而動。當有獵物從頭頂上經過的時候,菱龍會從下面發起突然襲擊。
古生物學家在對菱龍的頭骨做進一步研究之後發現其鼻腔内有複雜的結構,當有水流進入鼻腔的時候,強大的嗅覺感受器能夠捕獲氣味,進而辨識獵物的味道并且判斷方位,這真的是非常強大的能力,特别是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之下,比如夜晚。
圖注:菱龍的頭骨之中暗藏玄機,圖檔來自網絡
圖注:魚龍是菱龍的主要獵物,圖檔來自網絡
作為蛇頸龍家族中的短脖子,菱龍卻是侏羅紀最早的淺海霸王,宣告了蛇頸龍類對海洋的統治!
參考資料:
1.adam s. smith & gareth j. dyke (2008). "the skull of the giant predatory pliosaur rhomaleosaurus cramptoni: implications for plesiosaur phylogenetics" (pdf). naturwissenschaften. 95 (10): 975–980. bibcode:2008nw.....95..975s. doi:10.1007/s00114-008-0402-z. pmid 18523747.
2.roger b. j. benson, hilary f. ketchum, leslie f. noè and marcela gómez-pérez (2011). "new information on hauffiosaurus (reptilia, plesiosauria) based on a new species from the alum shale member (lower toarcian: lower jurassic) of yorkshire, uk" (pdf). palaeontology. 54 (3): 547–571. doi:10.1111/j.1475-4983.2011.01044.x.
圖檔 / 網絡(侵删)
文字 / 古生物探索(江泓)
排版 / 古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