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t-sdn-odlhelium install-2014-10-14
<a target="_blank"></a>
本文介紹的helium(氦)版本基于ubuntu12.04進行安裝,odl源檔案版本是完全可移植的,但是需要java7.0以上相容jvm來運作。如果是用到oracle的話,jdk 版本在 1.7.0_45以上。
解壓已擷取的安裝封包件,并進入解壓目錄:
<code># unzip distribution-karaf-0.2.0-helium.zip # cd distribution-karaf-0.2.0-helium/# cd bin# ./karaf</code>
經驗證,此時執行./karaf時,會出現線程異常且no route to host錯誤。解決辦法是需要進入上級目錄修改檔案org.apache.karaf.management.cfg:
<code># cd .. # cd etc # vi org.apache.karaf.management.cfg #打開此檔案</code>
将
serviceurl = service:jmx:rmi://0.0.0.0:${rmiserverport}/jndi/rmi://0.0.0.0:${rmiregistryport}/karaf-${karaf.name}
修改成
serviceurl = service:jmx:rmi://127.0.0.1:${rmiserverport}/jndi/rmi://127.0.0.1:${rmiregistryport}/karaf-${karaf.name},
再次進入odl啟動目錄:
<code># cd bin</code>
<code># ./karaf ##執行karaf檔案</code>
出現下圖界面,表示安裝正确:
odl-he-karaf
helium版本安裝相對簡單,但它是由很多功能元件組成,例如web ui元件,需要另外安裝才能檢視odl的web界面。為了使用web ui界面,必須先安裝dlux web接口,且安裝odl需要使用的基本功能元件,安裝dlux步驟如下:
注意:在opendaylight web界面,使用dlux可以顯示openflow流程式、l2層交換機元件繪制資訊,以及有關該網絡的拓撲結構、流統計資料、主機的位置等資訊。當安裝這些元件中的其中一個,其他元件都會自動安裝。
安裝支援rest api的元件:
<code>opendaylight-user@root>feature:install odl-restconf</code>
安裝l2 switch和openflow插件:
<code>opendaylight-user@root>feature:install odl-l2switch-switch</code>
<code>opendaylight-user@root>feature:install odl-openflowplugin-all</code>
opendaylight-user@root>feature:install odl-mdsal-apidocs##此元件寫錯,很容易無法登入安裝基于karaf控制台的md-sal控制器功能,包括nodes、yang ui、topology:
安裝dlux功能
<code>opendaylight-user@root>feature:install odl-dlux-all</code>
安裝基于karaf控制台的ad-sal功能,包括connection manager、container、network、flows:
<code>opendaylight-user@root>feature:install odl-adsal-northbound</code>
odl-he-install
注意:請按照一定的順序安裝,安裝順序不合理的話, 會導緻後面web界面無法通路!且記錄遇到的一個問題:在沒有按照順序安裝元件的情況下,無法登入進入odl主界面。解決方法是通過logout退出 karaf平台,進入上級目錄,删除data目錄:rm –r data,進入bin目錄:cd bin,執行./karaf clean,再次重複上面的安裝元件操作。
順利安裝odl其他功能元件成功,可以登入odl的web ui界面進行通路。用chrome浏覽器通路此版本的網址:http://[odl_host_ip]:8181/dlux/index.html, [odl_host_ip]為安裝odl所在的主機ip位址,特别注意的是此版本的odl通路端口為8181,因8080端口被karaf控制台程序所占用。
登入與之前版本一緻,使用者名為admin,密碼為admin,如下圖:
odl-he-login
odl的helium(氦)版本已安裝成功且已安裝基本的openflow功能元件。接下來将通過mininet模拟網絡裝置簡單地驗證odl的功能,包括拓撲、鍊路發現、交換機管理等等。
打開裝有mininet的裝置,執行指令建立模拟拓撲,并連接配接odl,本文實作安裝odl的主機ip位址為192.168.5.111:
<code>sudo mn--controller=remote,ip=192.168.5.111,port=6633</code>
登入後顯示odl氦版本新界面,如下兩圖分别是topology界面和nodes界面:
odl-he-topology
具體的odl氦版本功能元件清單如下:
odl-he-table
表中相容性能力說明:
“all”:意味着它可以與任何其它功能一起運作。
“self+all”:表示該功能可以與其他使用“all”值的功能一起安裝,不能與帶有“self+all”值的功能一起安裝。
具體feature功能詳情可通過feature<tab >鍵檢視:
<code>opendaylight-user@root>feature</code>
<code>feature feature:info feature:install feature:list</code>
<code>feature:repo-add feature:repo-list feature:repo-refresh feature:repo-remove</code>
<code>feature:uninstall feature:version-list</code>
在本次研究當中,發現odl的氦版本較之前1.0版本安裝簡單且容易了解很多。其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之前可以正常登入進入odl進行操作,後期再次安裝時會時常出現無法登入進入主界面的問題。經過多次試驗且各位研究odl氦版本的大神指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習到很多。
原文釋出時間:2015-03-25
本文來自雲栖合作夥伴“linux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