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是世界上餐廳最密集的地方,香港餐飲業,對大陸餐飲業影響尤為深遠。筆者曾被派往香港美麗華酒店(四星)翠亨邨茶寮學習中餐管理,許多場景至今記憶猶新,我願意把香港中餐酒樓廚房的管理經驗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1備餐無可挑剔
香港的酒樓有一套嚴格、科學的管理制度,無論是部門經理還是主管、領班、員工都有明确的崗位職責。酒樓員工按照崗位規範和程式進行操作,每道環節一環扣一環,客人能感受到規範周到、連貫完整的服務。
每天中午,附近寫字樓客人如潮水般湧入餐廳,不到半個小時,八百人的餐廳就座無虛席了。開餐時聽見廚房裡面此起彼伏、叮叮當當的炒鍋聲和呼呼的鼓風機聲,如一曲令人激動的交響樂。最令人吃驚的是,上菜速度一點也不慢,因為廚房備餐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菜品大部分都是半成品或者加工過的。
2操作标準化
香港餐飲業有一句行話:臭罂出臭草,靓米煮靓飯。貨源品質好,才能制作出靓品,是以收貨十分重要。香港酒樓的驗貨人員不徇私情,嚴格檢查,若貨客(港語,意為“供貨商”)交貨與标準不符或以假充真,馬上拒絕收貨及向上級反映,不會讓貨客混水摸魚。
香港酒樓很早就實行了标準化,展現在廚房的精細操作上。砧闆師傅都要按“配菜規格統一表”、“配菜份量統一表”工作。廚房的每道菜品都有标準菜單,切配等各個環節都要按照标準稱份量,嚴格配置主料和輔料。
比如廣東點心蝦餃,餃皮透明,猶如一塊白玉,味道鮮美,入口生津,會讓人吃了還想吃。面點的大佬(師傅)介紹,這道細點的制作,餡心的多種原材料都要按比例上秤稱量。從品質上、份量上嚴格按菜單要求,餡心和餃皮都責任到人。蒸鍋另有專人負責,蒸蝦餃時,少蒸一分餡心嫌生,多蒸一分餡心嫌老。隻有把每個操作環節的标準都掌握好,才是合格的産品。
3菜品更新快
香港“美食天堂”的榮譽與一流的出品是分不開的,香港的粵菜大膽借鑒了西餐的原材料和方法,炮制了一流的美食,菜品更新快得驚人,菜單一般一個月一換,每天的特色菜都在變化。
在香港工作時,常見到廚師長穿着工作服在餐廳征求客人意見,并認真記下菜品的問題,回來着手改進。香港的海鮮很多,許多人到香港就是慕名品嘗海鮮,在香港的海鮮間點菜也是客人自選,電子秤一閃一閃地好像在告訴客人它的準确性。“偷梁換柱”、“以次充好”“缺斤短兩”在香港廚房裡是不存在的。
我常常看到,剛死的魚是撈出來留給員工吃的,而不是“掉包”給客人上桌的。死基圍蝦撈出來剝蝦仁,做蝦仁炒飯,而不會做椒鹽基圍蝦。香港人飲食少油少鹽,椒鹽基圍蝦根本沒有市場。在香港廚師頭腦中沒有欺騙客人的想法,隻有努力做好讓客人成為忠誠顧客的想法。
4“背景”過硬
香港的酒樓無論檔次如何,新舊程度如何,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一方面不斷更新陳舊裝置,一方面狠抓設施裝置的保養和維護。美麗華是個老酒店,但參觀廚房時,所有物品都碼放整齊、井井有條,桌面、牆面、地面光潔如新。
該酒店管理人員認為:“酒店最能反映管理水準的是背景,背景過硬前台一定不錯。”我仔細的檢視各個角落,沒有發現一處衛生死角或破損部位。
這個酒店開業十多年了,曆經幾次更新,所有裝置皆光亮如初,給人的感覺好像酒店昨天才開業。我請教總廚有什麼秘訣?回答是:“開業之日就是維修保養之日,維修保養展現在酒店營運的每天、每時、每分鐘,任何設施和部位,都不能給客人敷衍湊合的感覺。”
5樓面和廚房配合默契
在國内酒樓,樓面和廚房總是一對“歡喜冤家”,但在香港,廚房和樓面都以客人為中心,一切圍繞客人轉。廚師長并不總在後廚,有時也會到餐廳征求客人意見,確定溝通的有效性和迅速性。
樓面和廚房還定期組織各種活動,密切雙方的關系。管理人員想方設法加強團隊合作,這一點從小費的配置設定中可以看出來。
香港人用餐後都給小費,月中由經理打開小費箱子(廣東話叫“蜢箱”),經理并不是把小費全部分給樓面員工,也會分一些給廚房的員工,因為客人給小費是對酒樓的認可,而這并不是光靠樓面服務能做出的。
6激勵制度與薪酬待遇
對于員工付出的勞動和努力,香港酒樓多是通過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獎勵,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評價,為員工實作抱負和價值提供平台。
在美麗華酒店,當員工在工作中為了滿足客人需求,付出了額外的勞動和努力時,部門主管會把他的事迹寫成“woo story”(了不起的故事),送出人力資源部,登載在發給全體員工的每日聯絡簿上,并寫入員工檔案,為員工以後的升職提供依據。
對于員工在内部協調合作中的貢獻,員工之間會互送感謝卡,貼在部門的内部告示闆上,并送人力資源部備案。酒店每個季度會評選“微笑員工”和“五星員工”, 授予獎狀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在年度的慶祝會上給予表彰,同時各個部門内部也會為員工慶祝。
香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廚房通常非常狹小,但很多香港酒樓即使地方再小,也會給員工騰出一間休息室和更衣室。酒樓還為買房的員工提供免息貸款,服務表現良好的員工常組織獎勵國外旅遊,并給管理人員一定的股份以激勵。
香港餐飲業薪酬并不是特别高,但老闆在年底總要為員工出“雙糧”,也就是多發一個月的工資,同時春節時發放紅利,叫“花紅”,這也是香港行業内的通行做法,是員工們評價“好老闆”的标準之一。
7“黑名單”制度
香港酒樓有個“黑名單”制度。如果員工被酒樓解雇,再到同行酒樓應聘,必須出具前任酒樓總經理或人力資源部經理與工作經驗報告,給續任機關作參考,也可以電話咨詢。如果在崗位上表現不好,會直接影響今後的就業。是以在這樣的體制下,員工普遍都非常敬業。
8員工及時“充電”
香港酒樓所有的員工都有自己的教育訓練檔案,每年都有必須參加的教育訓練課程,又有可選修的教育訓練内容。教育訓練課程既周而複始、又循序漸進,讓每個崗位、每個工作時段的員工都能及時地充電,甚至是交叉教育訓練,給員工選擇更多崗位的機會。而飯店則培養了更多的多面手,保證有足夠的後備人才。
9職業生涯設計
香港酒樓有一套較為成熟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員工入職就可以拿到一份表格,表中明确告知你現在的崗位和收入及應承擔的相應職責,同時也會告訴你如果做到某個位置,收入能拿到多少。
而酒樓會安排一名主任專職負責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它會告訴你在什麼階段做哪些工作,獲得哪些資質拿到哪種薪酬,而且會按照階梯狀升遷表格安排你未來的職位和收入,使員工覺得工作和收入有奔頭。
總結:
現今的廚房,除了保證出品供應,還應很好的與備相關部門協調好關系,以擷取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援,來確定廚房順利運作和獲得較好的聲譽,特别是前廳部、公關銷售部、工程部等。
另外,廚師長作為餐飲部的主要管理人員,應熟悉前廳的各個工作環節,經常征詢服務人員和賓客對菜肴的回報意見,定期組織廚師與前廳服務員進行交流、溝通,以促進餐廚間的了解、協作。
最後,作為一名廚師長,還應經常與員工進行溝通,了解員工的思想波動,幫助他們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注:内容真實性已考證,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