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娜旖旎,水韻幽香,綿綿煙雨,靈秀福州。這裡的山,不見勢拔五嶽掩赤城的宏偉兀立,這裡的水,不似白浪滔天的雄渾蒼茫,這裡相容的山水醞着悠悠千年史韻,繪就出一幅溫婉和諧的畫卷。或古雅、或絢麗,讓人不覺怦然心動,秀水青山樸實人,水煙缭繞小舟行,蜿蜒河水粼光閃,湧進古色小村莊。遠離城市的喧嚣,踏着林浦古村幽深逼仄的巷子,好似穿梭在漫長時光隧道之中,那些被記憶剪碎的往事,沉浸于古舊的氣息當中,油然而生的心緒難以言喻。
林浦,位于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的一座小村莊,然而在這座名不見經傳的隐蔽村落,卻有皇帝在此建了一座行宮。他是誰呢?

據《宋史》記載:宋德佑元年,元軍順長江而下,占領南京。翌年,元軍伯顔率兵攻陷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太後及恭帝被擄。德佑二年,張世傑、陸秀夫帶着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到溫州江心寺召見陳宜中。之後,命秀王趙與檡先往閩中,浮海南下,遂達福州,從林浦紹岐碼頭登陸,駐跸于林浦。當時,随同前來的軍士有十數萬,民二十餘萬,淮兵萬餘。于是削平林浦山峰駐紮,此山從此得名平山,史有"平山點兵"之說,而林浦平山堂也成為宋帝行宮。與群臣共圖複辟王朝,抗元救國,以匡扶社稷。
宋帝行宮就是宋帝流亡時的駐跸之所,與一般宮殿無所同,宋帝行宮不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之恢弘富麗之态,卻處處透着莊嚴肅穆的氣息,沿着石築台階拾級而上,站立于石砌高台,庭頂繪就的丹鳳朝陽和雙龍戲珠,工藝精細,雖年代久遠,而褪去了原本靓麗的色澤,卻不失當年宮宇的華麗與莊重。
宋帝行宮又名泰山宮,這是因為少帝來到林浦以後,同年的十一月元兵攻破了福州,趙昰與文武官員再次渡海南逃。祥興二年,陸秀夫背負末帝趙昺在廣東崖山跳海殉國,南宋滅亡。當年本村老百姓聽到宋軍失敗,小皇帝跳海,不久之後又聽到陳宜中也跳海殉國的消息(實為謠傳),悲痛萬分,後來在宋帝行宮邊專門建了陳丞相祠,塑造了陳宜中像,好讓陳宜中的靈魂回到這個地方安息。此後,為逃避元政府的追查,将宋帝行宮、陳丞相祠改為社廟,予以祭祀,冠以"泰山"兩字以為避諱,俗稱"泰山宮"。
泰山宮由正殿、将軍殿、天後宮組成,門廳後的将軍殿,為雙坡屋頂的穿鬥式木構架,面闊三間,将軍殿内有一個戲台,戲台四周雕刻的三國時期典故的浮雕,栩栩如生。
戲台兩側的廂樓建築也十分精巧,雕花木欄杆架設其上,吊柱上部設定騎門雀替,下端裝飾有垂蓮,每一處設計都色韻古雅,匠心獨妙,身臨其中,仿佛回到當年,駐足木欄邊,賞聽一宿梵唱。
泰山宮大殿正中敬奉着端宗皇帝的神像,廣王和秀王的塑像,也祭祀于左右,殿内擡梁式和穿鬥式混合木構架頗具特色,翹角飛甍,雕梁畫棟,飛禽走獸無不雕刻的細緻精美,俨然一派古風猶存的情調。
泰山宮裡所祀神像,均影射南宋君臣,如以宋高宗趙構為泰山,内正殿塑像趙構居中,旁列帝昰、帝昺童子神像,東西兩廳并列,分祀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均以神代人,為的是防止元廷的猜忌。
走到大殿外宋帝行宮又是另一番景象,殿外石砌平台,周圍石欄,威武的石獅鎮守于宮前,甚為壯觀。前面有三棵古榕樹,虬幹盤摯,綠蔭翁地。當地的林浦人饒有興緻的向我們講述宋帝行宮的過往,話語之中全是對這個南宋末代小朝廷的褒獎,宋帝行宮是一個王朝的覆滅,為何林浦人對南宋君臣都大加贊賞呢?
據林浦民間傳說:南宋末年,宋軍軍隊撤離福州之前,陳宜中将多下來的軍糧,挨家挨戶地發放到當地老百姓手中。這些軍糧,讓當地老百姓吃了三五年。時至今天,林浦人在元宵祭祀活動的儀式上,還有分米的環節,以為紀念。也許是這種緣故,閩人有"秉正公心包龍圖(包拯),義重山丘陳宜中"的說法。
明初,村人、吏部尚書林瀚曾寫有《平山懷古》一詩:"翠辇金輿載恨遊,豈緣閩越覓丹丘。鐘聲落日孤村寺,海色西風萬裡舟。王氣消沉天地老,胡塵冥漠古今愁。傷心最是濂江水,環繞行宮日夜流。"其孫、通政司參議林炫次韻曰:"聚景湖山作意遊,誰知閩海有平丘。百年廟社三春夢,萬裡風濤一葉舟。落日鼓鼙寒不起,中原草木慘多愁。至今遺恨江心水,石激潮聲夜夜流。"爺孫兩人觸景賦詩,對當年宋末殘局表示極大的同情。"百年廟社三春夢,萬裡風濤一葉舟",真實地記錄了明代文人對父老鄉親祭祀陳宜中活動的支援。
林浦林氏第三十八代傳人林修長先生說:"盡管《宋史》認為南宋亡國,陳宜中有很大責任,但很多福州人卻不同意這一說法,認為《宋史》帶有嚴重的政治傾向。在明代,以林瀚為首的'三代五尚書',就非常同情陳宜中。陳宜中至少有兩方面是值得肯定的:第一他忠于國家。宋末臨安失陷,陳宜中已經因病隐居于溫州老家,而且母親剛剛去世。古人守孝是大事,他完全可以不再出山去守殘局,小皇帝逃到溫州時,他還是出山了,還組織一大批人馬響應。第二他是個孝子。陳宜中是帶着母親的棺材上船的,這是怕被元兵掘墓鞭屍。
歲月荏苒,林浦村記取了一個朝代覆滅的悲情史實。回響着文人勇士的忠烈浩歌,也承載着,林浦祖先們滿腹經綸時代登科的無上榮耀,鼓山永在,濂水長流,這是一個不可被遺忘的曆史文化古村。
貼士
我采集了關于林浦村的旅遊靈感,這裡适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背包客的筆記 更新: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