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在《航拍中國 第一季》中,上海的“飛機樓”通過航拍的鏡頭展現在大衆面前,飛機樓不僅見證了曆史,也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在抗戰時期,飛機樓曾作為中國航空協會使用的大樓,現在則在上海長海醫院内,作為第二軍醫大學校史館使用。

飛機樓位于上海市長海路174号的長海醫院内,這裡從地面上看很普通的連體樓,到了空中就變得别緻起來。它的上下雖然隻有2層,但是整體外形卻酷似一架欲展翅飛翔的飛機,建築中的機頭、機翼和機身裝置一應俱全。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飛機樓的正前方是整棟樓的正大門,門兩側的邊框上,還刻有兩條栩栩如生的浮雕龍。門楣上是曾任上海市市長汪道涵的書法作品“飛機樓”。

這棟2層小樓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樹木,現在看起來雖然有些不起眼,但是在1930年代,這裡就是航空救國運動的中樞——中國航空協會總部。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1932年“一·二八”事變的淞滬戰争中,日軍出動飛機對上海進行狂轟濫炸。1月29日淩晨,日軍從停泊在黃浦江上的“能登呂”号水上飛機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機轟炸閘北華界,寶山路584号商務印書館及東方圖書館被炸毀,其中後者還是全國最大的私人圖書館,藏書超過30萬冊。

日軍還慘無人道的轟炸上海民房,就連同濟大學、複旦大學和上海法學院也在其轟炸目标。慘痛的損失讓我國軍民認識到飛機在戰争中的重要作用。日軍的轟炸讓國人清醒地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隻有強大的軍力和國防,才能不被人欺負。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1933年元旦,在全國群眾、海外僑胞和國民政府的支援下,由上海商會和各界團體領袖發起成立了“航空救國會”後來改名為中國航空協會。從此拉開了影響深遠的航空救國行動。

“航空救國”最早來源于孫中山。早在1910年,孫中山就在美國訓示旅美同盟會會員,組織有志青年學習航空知識,鼓勵大家籌辦中華飛機制造公司,研發好的飛機支援國内革命。辛亥革命爆發後,孫中山又号召華僑組織革命飛行隊,同時在廣東革命軍中成立了飛行隊,并創辦了最早的航空隊。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1923年,中國制造的第一架飛機試飛後,孫中山寫下了“航空救國”四個大字。

全國發起了一場以上海為中心的“愛國捐機活動”,動員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發展中國飛機制造業。

1933年1月10日中國航空協會在上海成立,其以“提倡國民航空事業,研究發展航空技術”為宗旨,提倡發展國民航空事業,研究航空技術,增強航空救國的民族意識,加強航空力量,抵禦列強的欺淩,達到洗刷國恥的目的。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圖、抗日戰争中的航空名将高志航在虹橋機場的捐機命名儀式上

中國航空協會先後發起兩次群眾捐資購機活動,第一次募捐139萬圓,購買飛機18架,并在虹橋機場召開捐機命名大會。第二次募捐139萬圓,購買美式軍機10架。

1933年6月1日,航空協會以上海市全體市民的名義,第一次向航空署捐贈18架戰鬥機。後來從航母上起飛轟炸東京的杜立特還擔任特技飛行員。杜立特駕駛“霍克”ii型飛機,也就是“上海号”飛過上海市區,散發了20萬張傳單,歡迎群眾前往江灣跑馬場觀看命名儀式。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圖、杜立特駕駛陸航的b-25從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日本東京

1935年,中國航空協會為了持續發展,在當時的市博物館旁邊,征得10畝地,建造辦公用房和陳列館。協會又募捐10萬圓,請著名建築大師董大酉設計。1935年10月12日,航空協會樓奠基,主席王曉籁主持奠基儀式,上海市長和各界代表出席。久泰錦記營造廠一10萬元中标建設。1936年5月5日,飛機樓正式傳遞使用。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整棟飛機樓外形酷似一架待起的飛機,俯看像“工”字型。主體為2層小樓,西側主樓為航空陳列館和航空圖書館。東側主樓和西側主樓的連接配接處為中國航空協會辦公室。西主樓圓形大廈頂有三層雉揲,就像飛機的駕駛艙,檐口有8個螭首探出。西側的大門是傳統的鉚釘木門,東側大門上有石質門檔。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現在我們看到的飛機樓是經過修繕後的模樣。1991年,泰國南洋金龍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鐘良到長海醫院體檢和治療的時候,他從高處的病房俯看時,發現了飛機樓。又從正門右側的奠基石上得到飛機樓的始末。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

鄭鐘良還特意跑到南京查閱史料,随後斥資2500萬元重新修繕了飛機樓。修複後的飛機樓煥然一新,海協會會長汪道涵還題寫“飛機樓”三個大字。

捐贈28架戰機:見證曆史的上海“飛機樓”,航空救國運動從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