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環境保護的深入人心,不僅僅是陸地的野生動物和鳥類受到保護,水域内的野生魚類也不例外。
近日北京市出台條例,17種水生野生動物被進入禁食名單有東方薄鳅、黃線薄鳅、尖頭高原鳅、多鱗白甲魚、鳊、華鳈、黑鳍鳈、潘氏鳅鮀、赤眼鳟、瓦斯雅羅魚、魚歲、馬口魚、中華細鲫等。

為什麼這17種魚類受到保護?因為它們的種群越來越少,數量越來越少,再不保護有可能我們再也見不到它們的身影。
其實任何一種本土物種都需要保護,因為這些衆多的物種組成一個完美的生态鍊,生态鍊内缺少一個環節,就有可能使生态受到迫害。
那麼你認識這17種魚嗎?如果不認識,誤食的可能性就很大,這些魚類都長什麼樣?
東方薄鳅
黃線薄鳅
尖頭高原鳅
多鱗白甲魚
鳊魚
華鳈
黑鳍鰁
潘氏鳅鮀
赤眼鳟
瓦氏雅羅魚
魚歲
馬口魚
中華細鲫。
細鱗鮭
中華多刺魚
寬鳍鱲
一個生态鍊的組成,就像一部汽車有多個零件,多個配件,一旦缺少一顆螺絲,有可能汽車就會停止運轉,魚類的生态鍊同樣如此。
水域中有大量水生生物,水生植物,浮遊生物等,很多魚類靠水生生物、植物為食,如果水生生物和植物的大量減少,勢必影響魚類生存。
有句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魚類的大量減少,影響其他魚類的生存,保護稀有魚類,也是保護魚類的生态鍊,保護生态鍊,也是保護我們自己的環境。
參考資料:《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