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愛科幻?
每日電影分享,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就等你來關注!@八戒說電影m
因為酷炫的特效?因為神奇又富有想象力的未來科技?還是因為内心有許多關于這世界的疑惑?

可能對mark個人來說,科幻最大的魅力在于讓人思考。
那種不斷接近真相,大腦高速運轉的感覺讓人上瘾。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部隻用一萬美元拍出來的科幻“大片”——《the man from earth》。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2007)導演: 理查德·沙因克曼主演: 大衛·李·史密斯 / 托尼·托德 / 約翰·比靈斯列
8.5分(豆瓣)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007-11-13(美國)87 分鐘劇情/科幻
我不知道當年起中文譯名的人是無心插柳還是機智如我(真是不要臉啊)。
這個譯名巧妙的避免了劇透,其實這裡的“earth”應該翻譯成“洞穴”。
以至于很多人一直潛意識的覺得男主是外星人,其實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在盡可能不劇透的情況下,給大家講講:
這部全片就一個主要場景,全部劇情都是通過對話展開的科幻電影為什麼被無數科幻影迷奉為神作?
電影在開始不到十分鐘就提出了整部電影最核心的問題——
如果有人從舊石器時代活到今天,那麼他會是什麼樣的?
解釋一下,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活了大約14000年。
正常情況下,這隻是個閑聊的話題,甚至還算不上特别有趣。
但整部電影從一開始就設定了無數的小心機,把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一個方向。
男主角作為執教十年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突然要搬家。
放棄自己多年的朋友,和正在上升期的事業。
搬家的理由毫無說服力,一看就知道有難言之隐。
在男主的行李中發現了疑似梵高真迹的畫作。
背面還有用法文寫的“送給我的朋友”。
在男主家中有狩獵用的獵弓。
随手就能在角落裡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董。
最最重要的是,男主十年間的容貌幾乎沒有變化。
當然,如果是一群普通群衆來聊這個事情也沒什麼意思。
但男主的朋友可都是有完整世界觀和嚴謹學術思想的進階知識分子。
考古系的,曆史系的,生物醫學系的等等。
放心,雖然說了這麼多,但是其實連前十分鐘的劇情都沒有說完。
整部電影可以說就是一部由編劇撐起來的電影。
相比現在動辄投資上億美金的科幻大片,這部連5毛特效都沒有的電影卻真正打動了很多科幻影迷。
圍爐夜話,神遊八方,宗教哲學,娓娓道來。
科幻的誕生就是源自人類永無止境的思考,關于時間,關于人類,關于科技,關于思考本身。
而科幻的本真魅力也展現在創作者和觀賞者之間激烈地思想碰撞。
最後,結局是半開放性的,你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不相信。
如果你相信的話,男主的一些身份足以颠覆許多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