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由封面新聞主辦的“遇見未來,與凱文·凱利巅峰對話”活動現場,“世界網際網路之父”、“科技商業預言家”、《連線》(wired)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空降成都,開啟一場關于未來的思想盛宴。一個小時的演講中,凱文·凱利将詳細地分享他對未來科技的預言,并将對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等技術的應用進行細緻的解讀。
感謝主辦方提供速記材料,以下為演講速記,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有部分删改:
圖檔來自封面傳媒
◆ ◆ ◆
序
凱文.凱利:非常高興今天能到這兒來,感謝大家的到來。我非常榮幸今天能到成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城市,也是我們中國發展非常良好的一個城市。我們說到我們在不斷的向未來發展,是以今天是跟大家教授,也是跟大家學習一些新的東西。這我不斷回到成都的原因,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觀點,關于我們在未來的25年之中我們會去到哪兒的觀點。
未來25年最重要的技術是智能化
要預測未來是非常困難的,但我們有我們的優勢,因為技術都是有偏見的,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或者是它在一種非常現實,非常實體的方式我們可以了解我們如何來預測未來。是以通過這樣的技術,它的特性,它的實體的特性都能産生中很多的産品,物質,是以它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未來,了解技術,科技将到哪兒。
是以從長期的趨勢來講,技術的長期趨勢是可以預測的,但一些具體的細節無法預測。比如說像手機,我們的智能手機,我們不知道有蘋果手機,阿裡巴巴,百度,他們未來會有什麼産品,我們不能預測。我們不能夠談到這麼細節性的預測,因為他們是無法預測的,但他們的形式我們是可以預測的,包括發明,可以看到這裡有四個角,比如你有一個椅子,也是有四個角的,所有的這些物品,他們都是有四個角的,而這樣的有四個角的東西,他們都是一種實體形狀的東西,他們都是有具體的形狀的,是以這樣的一些物體可以預測的,但它具體是哪一種物質,哪一種産品,它的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就無法預測了,是以我們會談到它的具體物質是無法預測的。
你可以想象我們的雨水從山谷間流下去,它有一個特别的河道,就形成了這樣的一個河道,你不知道它具體的河道的面積怎麼樣,但可以預測到它的方向,是以這是我們說可以預測到科技發展的方向。我們看一下它的技術,它是怎麼樣使用,怎麼樣通過高效的方式,合法的方式來使用,或者它是在我們的小孩,或者其他的方面得到使用,這些都可以告訴我們技術的方向。
比如像電話,我們必然要有的一種發明,但我們無法預測到會有蘋果的智能手機,如果你是另一個地球,他們也許也有變化,是以我們可以預測到會有電話,但無法預測有蘋果的智能手機。比如網絡,我們可以預測到網絡,但不知道有推特,我們知道有這樣一個趨勢,但不知道哪些公司在做具體的産品,比如這樣的一種河流,往這個方向在流,但它可能有不同的細節上的流向,但最終會流向一個一個統一的方向,這就是一個曆史的走向。
是以我們談到非常重要的一點,最為重要的技術在未來25年當中就是讓我們的事情更智能化,就是讓我們要認知,比如人工智能,比如機器人,這都是一些基礎的東西,它不是在五年之内會發生的,它是在25年之内會發生的,即使在明年或者是之後不會發生,但我們會預測到,我們會了解到我們的商業,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技術,我們的職業,它的總體方向都是與此一緻的,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它的一個走向,我們了解所有的事情都是往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我們有人工智能,現在就有了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之後呢,你會看到後面有很多的東西,在它的背景當中,他們用的是人工智能在進行診斷。比如說醫生他們用人工智能進行診斷,他比我們的人工的方式更好一些。
是以,這是一個大飛機,我們的飛行員隻飛了8分鐘,其他的時間都用的人工智能來進行飛行的,在我們的車上,我們也有刹車,它的智能刹車水準也比人工處理刹車的水準好,是以這些技術,他們不斷的在發展,不斷的在成型,他們有新的軟體,或者新的一些處理單元,他們是我們五年前無法想象的,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圖像處理單元也在不斷的發展,它越來越完美了。
人工智能的第三點就是我們需要大資料。我們需要大量的資料才能實作人工智能,是以這三件事情是在過去的五年當中實作的,是以我們現在就有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打敗世界上最偉大的圍棋大師,因為這些最新的發現,最新的技術,我們現在就有了人工智能能打敗人類。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教授這些人工智能讓他們來了解我們在不斷的發生什麼,這裡的五個圖檔,比如你到谷歌上搜尋,你會發現大量的圖檔,你會發現找到夏威夷渡假或者其他的任何地方的圖檔,這些都是人工智能自己本身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的,隻需要看一下他,就可以識别它,記住它,這是它現在的技術,這是我們最新的技術,現在能為我們所做的。
同樣,我們還可以跟人工智能對話,教他們如何打遊戲,如果你打遊戲的時候,在過去十年,你是和人工智能玩遊戲的,因為另外一個電子遊戲的玩家就是人工智能,是以在過去的十年中,其實你已經與人工智能對話了。現在他不僅教你打遊戲,他不僅出現在遊戲中,怎麼玩遊戲,他會告訴你如何獲得更多的分數,是以現在有人工的學習,這是非常非常深遠的進步,是以這樣的一種人工智能和人工的學習,人工智能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要知道人工智能怎麼使人們更聰明,人工智能比我們的人類更聰明,你的公司是不是比你更聰明,你的導航器是不是比你更聰明。
我們百度的搜尋引擎,它是否比你更聰明,特别是在記憶方面,因為它有很大的儲存量,比我們人的儲存量都大,是以人工智能比人類更聰明了,在它的各種深度,尺度上都有很大的發展。
因為我們有不同的思維,他和人類是不同的,為什麼我們要有人工智能,比如讓人工智能來開車,它就像跟人一樣的開車,不是的,因為它是非常智慧的。人類不是太好的司機,在過去的一年當中,人類的司機殺掉了另外的100萬人類,是以人類不是很好的司機,我們不好,但是人工智能開車比我們開的更好,會有更少的人類因為車禍而喪身。因為他們是由工程來控制的,他們不會受到分心,也不會被其他的事物影響,因為他們和人的思維不同,是以是有誤解的。
這是一種單緯度的,但事實上并不盡然,人工智能不是這樣工作的,它不是單緯度的,實際上更加複雜,他應該是一種光譜的現象,提出了不同的元素在裡面,它有不同的元素,就像音樂的音符一樣,大家可以看到它在電腦裡是不同的類型,它的特别的節奏,還有情感的元素都在裡面,是以我們的智商不僅僅是我們所認為的一些智力,它有很多緯度的方面。
動物也有這種類似的智力,可能某些方面他們的智力高于我們,比如松鼠,他的長期的記憶力比人類的長期記憶力更好,如果有一千個榛子灑在不同的地方,松鼠可以找到,但人類找不到了,是以這是動物在不同的方面有一些優于人類的一些大腦功能。但在有些方面它确實不如我們,我們再想到在機器的世界當中,跟我剛才舉的例子也是類似的,在機器的世界當中,他們有一些優勢,智能比人類更進階,更厲害的,但有一些沒有人類那麼厲害,是以這個機器的智力它是一個工程學的研究的領域,它也是一個基本的原則,工程學上的,不可能達到每一方面都是優勢的發展,隻能達到某一些層面的最大化,是以它對資源來說是一種自然的平衡,在有些方面比較強,另一方面必然比較弱。是以我們有非常多種類型的智力和智能。
大家可以看這張圖,比如我們的地球是處于中間,但是我們的人類的大腦并不是像地球一樣,是處于一個中心的,實際上我們是在邊緣的,我們實際上在智能方面是被邊緣化的,比起這些有很多種思維的,人類的思維并不占優勢,比如在下一個25年和30年,還有很多會使我們感覺震驚的思維方式,還有智能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并且會我們使用在不同的方面。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商業會有一些問題,科學上也會面臨一些挑戰,人類的智力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在科學或者商業上,是以我們要建立起另一種思維和智能,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是以有兩步,第一是創造出另一種智能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是和這個智能成為一個依賴和共存的關系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
人工智能“偷走”工作也創造新職位
我們的智力不是宇宙的中心,我們隻是一種很特别的智力,它是經過很多年的發展來解決當下的問題,但對未來的問題我們必須創造一些更新的人工智能,不同種類的人工智能,每一個都不同于其他,都一個都比較特殊,但它和人類的思維方式是相去甚遠的,或者人工智能并不是類人腦的,他已經比我們聰明,而且會越來越聰明,他并不是類似人腦的,而他給我們帶來的這些優勢和好處就是它的思維方式不同。
是以驅動我們财富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到下一個世紀,思維方式的不同将會帶來很大很大的差別,我們現在全球有60億人類人口,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同的,但人工智能和整個人類的思維方式相比,它都是不同的,它是要幫助我們來産生一些不同的思維方式,因為它比我們聰明,但不是在每個方面比我們聰明,但它會給我們很多的啟示,是以這種差別是一種好處,這是我想對大家說關于人工智能的一些看法。
第二次的工業革命,大家可能對第一次的工業革命非常的熟悉,人類文化也由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大家看到的現在的改變都是第一次的工業革命。還有農民革命對人類也産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在農業社會的時候,大家知道我們可以用人力來解決很多問題,或者是動物的能量處理來改變這些,比如耕地,種地,這都是和人類的勞動力相關系的。
在100年前發生了一個重大的改變,它從此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人工的力量,并不是體力,而是人類的人工的力量。它是蒸汽,是電,比如說我們燃燒油來獲得的一些能量,是以這種人工的能量和自然的能量是不一樣的。比如汽車,你在高速上如果換擋的話,馬上就能獲得一個更大的前進的能量,250碼,不僅僅是你自己的體力帶來的能量,而機器運作的能量,是以你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進,增速,你還可以用很多的方式來為自己的汽車加速,這是我們所說的人造的能量,人造的能量我們現在在使用,并且是一種分布式的使用。
我們每個家庭,每個工廠,每個農場都可以得到這種力量的分享,每個人都可以買到這份力量和能量,并且它還比較廉價,我們不需要自己創造,我們可以購買,那對大家來說都是日用品,日用的能量,是以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陌生的,這就解放了很多的創造力。
比如一個農民,他可以用一種水泵來取水,是以它想了一下,那我就可以買點電,做一個電動泵,是以它的人力就可以被這個電動泵來解放出來,在增加100倍或者100萬倍,他就可以不斷的去增加這種能力,這是工業革命給我們帶來的改變。比如說這個房間裡的每一個物品,這個城市的每一個東西,我們每天所面臨的這些事情和事物都是通過人工的能量去實作的,來運用,是以我們的生活方式被改變了,他們可以随時随地的使用,而且價格很便宜。
在往後的25年當中,我們再想到這種人工的力量,它将會被人工智能所代替,所有的一切都會很智能,現在你用的電動泵,以後可以用人工智能進行更新,我們就可以用一個智能泵,再乘以100萬倍,将人工智能注入進去,他就可以更大的幫助我們,比如說汽車,它現在有250馬力,如果我們把人工智能加進去,我們就加入了250個大腦,它從人工的力量變成了人工智能。而且不以馬力衡量這個汽車的動力,我們以它的智力來衡量它是否智能,比如乘100萬倍,100萬個汽車,每個汽車有250個大腦,而ai如果廣泛的被運用的話它的價格也會降低。
我們說雲端,大家都聽過雲端吧,雲端是一個網,能将人工智能傳遞到每個人的身上,他是一種設施,它是一種服務,你不需要創造人工智能,你隻需要購買就可以了,你想買多少,什麼時候買都可以,你隻要買到它都可以使用,每個人都可以買,是以每個人到能力的社會,到了電力的社會,到了現在智能的社會,每個物品都可以通電,通電完了以後還可以對它不同認知的分類,這也是我們現在所做的。
是以我的建議是,你可以用使用一個方程來了解它,下一個一萬個創業創新的公司,比如說plus+一個,然後增加人工智能,就是這樣的方程,大家現在都可以用電腦,手機,你可以為你的電腦,手機買人工智能,比如谷歌的産品這些都可以買,用完了以後還可以售出,六美分就可以買到一個産品,是以大家在等什麼呢,如果以這種廉價的方式買到人工智能的話肯定很興奮得,它可以日以繼夜的為你工作,并且是智能化的,24小時對你效勞,連續工作7天沒有問題,這就是現在給大家提供的服務。
如果我們把ai加入到我們的機器人當中,大家可以看到圖上就是一個機器人,如果裡面沒有程式設計,編碼的話,你可以自己加入自己的編碼和想要他做的事情,通過編碼來操控他的動作,這就是以後我們會老生常态的平時就可以看到的機器人,他可以跟你一起工作。比如工廠裡他可以做一些內建的事情,當然機器人可以幫助人們完成不同的任務,很多的任務現在就可以被機器人所完成,他們可以學習,而且可以變得非常智能。但是這些機器人實際上還會為人類創造更多的工作,它不僅僅是代替了一些職位,他可以增加一些職位,因為它能夠受我們的控制,受人類的控制。
當然對有些人來說,這個比較難了解,比如150年前,70%的美國人都是農民,而現在他們的孫子1%的人是農民,如果回到150年先,你告訴他們你可能會失業,他們說怎麼辦,科技把你的工作偷走了,但實際上非常有趣的是正是因為科技,是以創造了一些新的工作,你的孫子可能不會是農民,他可能是去房地産工作,去網絡公司工作,可以做不同的工作,而不隻是作為一個農民,這些是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是以這也是人工智能将會給我們帶來的更美好的未來。
現在很多人都在使用科技來創造新的職位,而且我想向大家強調的是,很多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力的工作,都是對效率和功效效果非常高的那些工作,比如說一份工作,如果你想要以生産力或者效率來評價它,你大可以把這個工作放給機器人來做。但如果有一些任務,它的效率的衡量的方法就是光看它的效率,那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當然會取代人類,是以大家想創新這個詞它到底是什麼呢,我們都會變成一個創新的人,現在的創業創新的公司也在蓬勃發展。
是以最後創新是什麼呢?是一種适錯的過程,它和科學的運作的方式是一樣的,如果你有一個科學工作室,你必須要進行實驗,如果你的實驗一開始就成功,那你什麼都學不到,這就意味着我們所有的知識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試錯的感覺,不斷的嘗試,這就是科學,科學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創新從根本來說并不是一個非常富有效率的過程,因為它有很多的錯誤,你要花時間,是以效率不是唯一的衡量的名額,這些工作就不能交給機器人來做,機器人完成不能替代人類的角色,是以講到效率,機器人來做,創新創業人類來做。
大家還記得當時有一個計算機和人類的棋手比賽的時候,當時人類的參賽人員認為這個是不公平的比賽,因為他的計算能力更強,參賽者說如果我有這樣的資料庫的話我也可以赢,是以他認為這是不公平的比賽。是以在新的象棋聯賽中,人類可以和資料庫對抗,如果它可以擷取人工智能的資料庫,你什麼時候都可以去玩這個遊戲,你可以和象棋大師一起進行比賽,你可以和ai進行比賽,你也可以和人類一起比賽,和資料庫一起比賽,這個叫半人半馬的機器人,它是一種人工智能的一種協作,大家想到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象棋賽手并不是人工智能的賽手,他也不是一個人類,他是一種機器和人類的混合體,他才是最厲害的棋手。
很多醫生會說人工智能的診斷效果更好,普通的醫能力并不如它,但是最好的診斷師并不是人類,也并不是機器人,而人工智能和人的高度的結合,是以我們講到戰事同時也是這樣的,這種戰士的兵團最高效率的時候就是機器和人一起合作的時候。
是以大家相信嗎,我們以後的工資水準,衡量的标準将會是我們和人工智能合作的情況,取決于我們是否和他們能夠很好的進行配合,配合的好的,工資可能就會更高一些,是以以後我們的同僚可能是一個機器人和人類的混合體。百度,蘋果,他們都有很大的潛力,因為他們現在都在用人工智能,但是我并不能預測到他們誰會發展的更長一點,但不可忽視的是他們都在使用ai。
互動,我們希望我們的裝置和我們進行互動,我不知道他們像機器那樣冷漠,我們希望他們有回應。我們和電腦實際上很多時候都有互動的,比如這部電影我不知道大家看過嗎,我加入到了這個團隊當中,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來你可以用手臂和電腦進行互動,隻用你的手指,你去捕捉這個螢幕,可以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告訴計算機進行互動,這個電影裡面是湯姆克魯斯的主演,它的資料可以變成音樂,大家想到鋼鐵俠的演員,他可以用不同的資料庫,而且是和資料有一種共舞共生的作用,很小很小的動作我們都可以和電腦進行互動。
我們現在有一種納米的晶片,它可以讀取我們的情緒,是以最終的話這種互動就是我們進入到電腦系統當中去,這就是vr,虛拟現實,就是你走進到一個虛拟的環境當中,其實相當于你的電腦環繞着你,大家可以看到vr的眼鏡是在1989年發明的,發明的時候考慮到社會的互動性,右邊這張圖是他在試着去使用虛拟現實,去開發它,但它的效果非常好,在1989年的時候我就預測五年vr就會上市,但是是錯誤的,當時沒有出現,當時的科技已經非常厲害了,如果以美元計算的話可能它要花費100萬的美元使這個vr上市,确實是太貴了,是以在1989年的25年以内vr沒有出現,但是智能手機出現了,很多條件使得vr上市了,并且在不斷的改進。在未來的五年,你會看到第一個消費品上市,十年以後每個人都可以使用vr眼鏡了。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個平台,vr将會展示一個非常寬廣的平台,vr的生态也會越來越發達,我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是這樣的。
這兩種虛拟現實,一種是進入式的,它會讓你有一種進入式的體驗,第二種是非常清晰的眼鏡戴上。戴上以後你會發現這個房間,這個人将會是一種混合現實的情況,你可以把它移動,用你虛拟的手去移動它,但是這些物質并不是真的在這個房間中存在的,是以有這兩種虛拟現實,
第二種我們把它叫做混合虛拟現實,它是有非常大的技術的能力,用非常清晰眼鏡你戴上以後就有這樣一個虛拟現實的體驗了。但第二種會更困難,但是有更大的力量,這樣的一種混合的現實,它就像你做事情,比如你設計一個産品,你可以先期的預測到,還可以移動它,還可以做一些動畫,可以觸摸它,感受是怎麼樣的,或者把它進行實驗,可以對它進行研究,用我們的手來進行互動,進行研究,通過這樣的一種混合現實的虛拟體驗,你可以更好的了解你說設計的産品,是以這是一種更有力的虛拟現實。
當時還有虛拟的螢幕,你不管進入哪個房間都可以看到虛拟的螢幕,還有一些虛拟的動畫,虛拟的電影,虛拟的書籍,比如說你在看電影,或者是閱讀的時候,會有很多的螢幕有很多你想要的一切,這是未來我們想要賦予給大家的,你把眼鏡戴上,所有的裝置都在這兒了,這就是混合的虛拟現實,他是要混合真正的世界和虛拟世界,這是非常偉大的技術。
比如說你會有這樣的一個真正的體驗,它幾乎是3d的,而且可以在真正的環境中有很多虛拟的角色,物質,你可以真正的了解在那樣的情況下它會發生什麼,比如我們把一些虛拟的物質放在現實中會怎麼樣,這就是我們的混合虛拟能帶給我們的。
那麼在過去呢,我們的觸覺怎麼樣呢?都是通過我們的手來感受,或者是通過我們的耳朵來感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手如此重要,比如你能撿東西,你要用你全身的力量,真正的來感受它,感到你的觸覺,你會真正的感受到它。但是通過我們的虛拟技術,你也可以通過把你的眼鏡戴上,就在這樣一個房間當中,在虛拟的世界當中,你仍然能夠感覺到地面上的一些東西,比如在你的地毯上有一個圍巾,你可以感受到它。在你的大腦中,你會懷疑你是否在同一個房間中,或者你的大腦是非常清晰的,你知道這個房間中沒有這個物質,但你的身體會真正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因為虛拟現實是在你的大腦的另一部分工作的,比如說你的大腦有一部分是管閱讀,有一部分管理我們的觸覺的,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虛拟現實,你的觸覺部分的神經會調動起來。當你把虛拟現實的眼鏡摘掉以後,你會記得你看到的,感受到的東西,你的體驗,是以這是一種體驗的網際網路,它是一種知識,資訊,檔案,網絡,網站,它能帶給我們的體驗類的網際網路。
它會使得我們的體驗成為一種新的貨币,你可以下載下傳一些東西,去獲得不同的體驗,或者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你的體驗,這就是新的一種貨币,比如說你跟什麼人坐在一起,但這個是虛拟的,或者你做一個實驗,或者你做一個抗議,或者你去示威遊行,它都是虛拟的,但都是體檢,它在你大腦中的不同的位置發生,它能讓你有所感受,就像我說過的,我們的觸覺就會大于50%了。他也可以有一些遠端的體驗,或者大海,或者火星,通過這樣的遠端的體驗,你會看到一個虛拟的人坐在椅子上,我可以在他周圍走動,可以看到他身上的毛孔,我知道他不在這兒,這裡是沒有人的,但是在那個時間,我就會感到他在那裡,我跟他非常的接近。是以這就是虛拟現實能讓我們感受到的,它是一種非常有力量的力量和體驗。
虛拟現實讓我們感受到了真實的存在,讓我們可以進行體驗,互動,包括我們的虛拟現實,我們的物聯網,它都會給我們百分之百的真實的體驗,比如說在這裡,我們通過裝置來不斷的捕捉每個人的動作,我們在虛拟現實當中,我們人的每個器官,每一個動作都會被追蹤,是以你的身體的語言,你的話語,你的眼神交流等等,這一切都能夠讓你得到仿真的體驗,因為它跟真人的體驗,跟真人的動作,肢體語言等等都是一緻的,是以它能夠說服你相信這就是一種真實的體驗,這就是虛拟現實會成為社交化的社交媒體的原因,因為現在大多數的社交媒體隻能讓我們在網上交流,虛拟現實讓你有真實的體驗,虛拟現實最強大的部分不是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他使得我們那些不可能存在我們生活中的事物或者人都能夠真正的讓我們體驗到,是以這将是非常偉大的一種變革。
所有可被追蹤的事物一定會被追蹤
我們談一下我們要談的最後一點,跟蹤,追蹤資訊。資訊流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所有的這些可被追蹤的事物一定會被追蹤的,比如說資料,比如說其他的行為,都是我們要追蹤的目标。30年之後,我們将有更多要追蹤的事物,比如說蘇甯電商給我們展示了,他們拿他們的商品的客戶,對他們的追蹤,包括他們的消費行為等等,是以他們就了解到他們總體的銷售情況,他們買的産品是什麼,或者他們來到訪的時間是怎麼樣,是以這就是一種智能定位系統。
通過虛拟現實,它能夠讓我們更好的進行追蹤,在虛拟現實當中,你身體的每一個動作,你的表情,你的情感,所有的這些可以被捕捉,使它的成為一個虛拟的資訊庫,通過這樣的資訊庫可以了解到你的體驗,了解到你對什麼感興趣,所有的這些資訊都能夠被捕捉到,通過虛拟現實,它能夠産生一個非常大的生成器來了解這個人的資訊,這些公司可以更好的預測,通過資訊的捕捉,因為他們有着大量的資料。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将有最大的資料,而最大的虛拟現實公司他們将會在以後收集最大的資料,他們會有更好的發展,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機遇,對于商業來說,我們能夠有更好的資訊,資料,收集,存儲的發展,也有更多的需求,但我們要意識到它如進行追蹤,在虛拟現實的收集當中,他需要整理的資料将更多。
我們也會進行一些自我的追蹤,比如說我們在健身的時候,我們要了解到我們具體的情況,是以我們要進行量化的自我,這也是我做的一個量化自我。我們要用技術來了解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表現,讓我們的身體更好。現在有成千上萬的方式可以追蹤,比如人們會了解他的動作,他的健康,他的智力,這些都是非常有道理的,從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内容,比如醫學中我們可以如何的發展,比如我們每年可以進行血壓的測量,我們不是一年做一次,而應該是每一天,或者每個小時做,這樣的話我們對他的了解會更加的全面。
比如說這個情況對于你是正常的,對于我就不是正常的,是以沒有一個所謂的正常的标準,比如我的心跳多少是正常的,每一個小時,每個季節,或者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标準,每個人的情況會有所不同,我們沒有一個統一的标準,我們有很大的差異化,我們要因人而異。
對于我們的生命周期,我們整個人生的階段當中,我們也會對它進行一個測量,包括我們的記憶和其他的一些資訊,這些都會是我們非常寶貴的檔案,資料,會了解到我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我們是否有所改進,我們在白天的時候怎麼樣,在一天的哪些時間你可能是工作最有效的時候,哪個時間是最高産的時間,是以你可以把這些資料整合出來通過這樣的自我追蹤進行量化的自我發現。
你可以測量你什麼時候該穿這個衣服,通過這樣的追蹤,有一些為個人量身訂作的藥物,這就是我們追蹤的目的,追蹤是為了要量身訂作,我們要有量身訂作的藥物,你吃了這個藥以後,他的效果會有更好的發展,并且對于每一天,或者你在服藥以後的情況還可以進行追蹤,他就知道下一次的劑量要怎樣的安排,是以他的資訊會不斷的傳遞,就根據每一個人的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案,這是我們要做得。
包括酒店這些都可以追蹤,你的手機,微信,其他的拍照的裝置,我們都可以進行很多的追蹤,所有的這些追蹤可能是不太讓人舒服的,如果它做得不好的話,是以為了要讓這樣的追蹤有良好的發展,我們要了解它的特性,我們要讓這樣的追蹤有它的隐私性的,有它的一些标準,或者是他需要是一個雙向的監督,我把它叫做雙向的監督,你也可以監督他,他也可以監督我,是以是雙向的。
比如說在這裡,我們都知道互相的資訊,是以它應該是一個雙向的,但現在可能讓我們不太舒服,别人監督到我們,知道我們是怎麼樣的,但我們不知道他們的資訊,而且他們在監督了之後,我們可能也沒有辦法從中獲益,是以我們需要讓它是一個更平衡的方式,如果它有更平衡的發展,有些人能監督我,獲得我的資料的途徑,同樣我也能夠監督他們,這就是我們未來應該要做到的。
告訴大家另外一點,這個ppt可能看的不太清楚,我們需要的就是私有化,我們的隐私性,我們想要公司,政府,朋友把我們當做是個人對待,而不隻是監督我們,是以我們要有自己的一些隐私。我們是不同的人,但我們要有百分之百的透明性和百分之百的隐私性之間就會有沖突,是以在通用和個性化之間要考慮它的關系,怎麼樣來處理。
他需要有通用的一些資訊,但它也需要有個性化的保護,是以我們應該是有所選擇的,不同的事物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我們應該可以自己選擇,你可以選擇是透明的,還是想要有隐私的,我們要給人們選擇,通過技術,通過科技,讓他們有所選擇,他們可以選擇他們自己想要怎樣,他們想要通用的,還是個性化的,想要透明還是想要隐私呢。我們想要有一個有隐私的,個性化的發展,我們要重視我們的個性化,也要保戶隐私,我們不知道怎麼具體來做,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這是我們想要說的未來。
我們相信未來是非常讓人難以置信的,如果我們有一個時間機可以回到25年前,你會發現你跟你的朋友,家人談話,你會告訴他們你現在手上有什麼樣的一些機器裝置,你會跟他們解釋通過這樣的機器裝置可以獲得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現在的世界,現在的非常嶄新的世界,對你的朋友,親戚,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将是難以置信的。很多的這些裝置都是免費的,這些技術也是免費的,很多人在過去覺得是難以置信的,他們覺得需要付費的,怎麼會有這樣的裝置,它怎麼樣裡工作,這是不可能的,是以未來是讓人目前難以置信的,因為它太瘋狂了,是以我們無法相信。
但我們還是要盡量的相信未來,包括計算機會越來越小,某一天它可能小到我們可以把它放在我們的鞋子裡,或者把這個燈放在椅子上或者其他的東西,30年前人們會笑,為什麼把計算機放在這麼小的一個方向呢,但是今天你去酒店就可以刷這樣的門卡,把卡放在門禁裡面,是以這樣的不可能的事情就變成可能了,是以我們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我們要相信未來,很多在現在看來是瘋狂的事情,以後都是可能。
現在我們還處在開始的開始,這是我們變革的第一天,包括在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等等有很大的變化,他對我們的生活會産生變革性的影響,我們仍舊處在它的第一天,我們用這樣的工具在現在這個最好的時間去開始很多的工作,以前沒有那麼多的觀衆可以到這兒來,你們有更便宜的基礎設施,資金等等,而現在這些都變得可能了。
同時,我們還有很多的力量,這些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便捷的事物,這跟1980年和以前是非常不同的,在那個時候你可能剛開始建立你的網際網路公司,現在的網際網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的便利了,我們現在在處于一個開始的階段,另一個比網際網路更為偉大的變革開始的階段。是以,我們在這方面也沒有在人工智能和虛拟現實的專家,但跟過去的2,30年相比,我們有專家,但對以後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如果我們現在可以想像20,或者30年之後發生什麼,比如2036年,我們看這個世界将會是怎樣的,這會有很多的變化,很多的東西可能是相同的,但有一點我非常相信的是,未來20年最偉大的産品尚未問世,最偉大的,人們都在談的,人們都想要的,會為人們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都還沒有出現,是以感謝大家的聆聽,我會回答大家的幾個問題。這是我的個人的郵箱。
以下為互動環節
提問:有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很多人都不相信關于未來的這些預測,你對未來的預測會是錯誤的嗎?
凱文.凱利:我經常的預測大多數時候都是錯的,錯的比正确的我一些。但是在這個方面我實在沒有辦法,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們的預測能力是有限的,預知能力也是有限的,唯一的方法是去學習,去嘗試,你盡力去嘗試以後,你就會學到新的東西。
提問:kk先生,你好,你可以預測一下人類未來的情感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嗎,你可以預測一下嗎?
凱文.凱利:對大家來說可能是一個很驚訝的事情,人類的情緒和情感是可以進行程式設計的,情緒的程式設計實際上比智力的程式設計簡單一些,如果你有寵物的話,這些寵物可能都不會聰明,但他們是有情感的,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愛,可以去分享愛。而未來呢,我認為人類的情緒,比如說從大人到孩子,大人小孩之間的互動,我們可以用一些智能來代替一些情感的交流,我覺得将非常複雜的情緒注入到機器裡面其實是不難的,比如說我們的ai也可以注入到人,他們在愛情方面會犯錯,智力方面也會犯錯,這是人類的本性。
提問:下午好,kk,我來自于科大訊飛,大家都知道科大訊飛是一直從事于語音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方向,我們公司除了在人工智能方向上面發展以外,還有我們很多的業務部門其實也在将人工智能的方向運用到很多的生活場景,或者人的生活中去,我們現在做的是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我還是想問一個問題,雖然您你剛剛說了在vr方向的語言少了20年,但我想提問一下,在未來五年人工智能的方向能給我們哪一個行業帶來更大的變化,為什麼?它的關鍵點在什麼地方呢?
凱文.凱利:我在最開始的時候已經講到了預測不了具體的問題,隻能預測趨勢,剛才說到了,我隻能說大方向,不能說具體的事,剛才你說的問題是很具體的。
提問:kk先生,您是非常受歡迎的,您的粉絲非常多,我想問一下,誰會給你帶來最大的挑戰?
凱文.凱利:我相信給我帶來最大挑戰的就是那些在實操當中學習的人,就是運用ai人工智能的人,他們會提最困難的問題,但他們也有一個短闆,因為他們使用這些技術的時候,他對未來的預見感會降低。
提問:kk你好,我是您忠實的鐵粉,我想請問在未來的時代,人工智能将會取代人類70%左右的工作,那麼作為人類個體,我們對未來的提升成長的方向,我們的工作如何不被取代的方向的重點在哪裡?謝謝。
凱文.凱利:你的問題非常好,我覺得大家都會問這樣的問題,就是機器開始能夠做很多的事情,對于我們帶來的好處是什麼呢?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解答。我相信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問問題,如果你想知道一切的答案,一切的真理的話,你以後就可以問機器人了,他們會給你非常精準的,準确的答案。比如你問人工智能的問題,他會給你正确的答案。但如果你要問人這些問題的話,實際上我們做的更好的方面是問問題,而不是回答問題,回答問題機器回答的更好,比如說一個著名的畫家,他大概是這樣回答的,他說你可以問計算機,因為計算機可能會回答你這個問題,是以對我們來說,我們會不會更好的去回答問題,我的看法是人類會不斷的去開拓一些新的領域,在黑暗中進行探索,如果以後我們有不懂的問題,其實我們可以問機器人啊,他們可以給我們答案。人類能做好什麼樣的工作呢,我們的求知欲,我們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有困惑,我們有夢想,這是人類的主要的工作。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12-10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