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家“廣西老字号”傳承與創新并進

經曆50年以上的歲月洗禮和文化傳承,鑄就了“金字招牌”

60家“廣西老字号”傳承與創新并進

老字号,是城市的記憶,也是最接地氣的文化名片。截至目前,全區共有60家企業獲得自治區商務廳授予“廣西老字号”牌匾。經曆了50年以上的歲月洗禮,這批時間鑄就的“金字招牌”都無可避免地面臨改革、發展與創新,以适應市場變化和需求。廣西有哪些讓你回味惦念的老字号?哪些老字号的華麗蛻變驚豔到了你?廣西的老字号,又将擁抱怎樣的美好明天?請跟随南國早報策劃報道一起,品讀“廣西老字号”。

60家企業獲認定“廣西老字号”

“廣西老字号”是指曆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産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

為了進一步挖掘和培育廣西老字号,2011年自治區商務廳下發了《關于開展“廣西老字号”認定工作的通知》,同時頒布《廣西老字号認定辦法》,并成立廣西老字号認定上司小組,全面負責“廣西老字号”的認定和相關工作,拟定每兩年組織一次廣西老字号認定工作,對已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号同時認定為廣西老字号。經過兩年調查摸底準備,2013年開展了第一批“廣西老字号”認定工作,包括9家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号在内的27家企業獲頒首批“廣西老字号”牌匾。

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獲悉,截至2020年底,我區共組織了四批“廣西老字号”認定工作,共認定“廣西老字号”60家。桂林三花酒、梧州雙錢龜苓膏、梧州三鶴六堡茶、玉林制藥、南丹丹泉酒等廣西百姓耳熟能詳的品牌(企業)悉數入選。

今年,自治區商務廳在全區範圍内正組織開展2021年“廣西老字号”認定工作,進一步打造老字号品牌,弘揚老字号優秀文化,充分發揮老字号品牌的示範引領作用。

“廣西老字号”均有50年以上曆史

自治區商務廳流通處一級調研員楊慶廷介紹,根據《廣西老字号認定辦法》,“廣西老字号”的認定有嚴格的标準和程式。擁有商标所有權,具有50年以上曆史,并有《地方志》記載和工商執照、注冊商标佐證的企業,才算“老”得夠格;其次是看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财務狀況良好,誠信經營,無違法違紀行為,且近幾年無産品品質投訴記錄的,方為“德高望重”;再次,企業要具有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鮮明廣西地域文化特征的企業文化。

據悉,在2013年進行首批“廣西老字号”認定時,當時就有梧州冰泉豆漿、南方黑芝麻糊等4家消費者比較熟知的知名企業落選。“老字号,年份必須要滿50年,這是一個評選的硬體,也是門檻;同時經濟效益也是一個硬名額。”楊慶廷介紹,為考證企業是否“年屆五旬”,專家組委會不僅從工商業方面着手,還要收集大量民俗曆史資料。

“有些企業盡管地方志表明其建立已經符合年限,但在文獻記載上其曆史傳承還較為含糊或出現曆史斷層。我們也隻能先把它放一放,其曆史定論有待繼續深究。”楊慶廷說,即使是“年滿五十”的老企業,如果社會影響力不如其同産地的同類産品,也會被比下去。

據了解,現在全區的60家“廣西老字号”全部創立于1969年以前,經曆了50年以上的歲月洗禮和文化傳承。其中,始于清朝的南甯市醬料廠,算是曆史最悠久的“廣西老字号”,即使在廣西的9家“中華老字号”裡都算是“元老”。南甯市醬料廠的主打産品鐵鳥醬油,以及具有南甯特色的黃皮醬,是數代老南甯人心中抹不去的記憶。

推動老字号企業發展與創新

無論是“中華老字号”,還是“廣西老字号”,它們都無可避免地面臨改革創新,以适應市場變化和需求。隻有讓企業的文化底蘊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老字号才能延年益壽。

2017年,自治區商務廳曾對全區49家老字号企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據初步調查,我區老字号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的占25%,經營比較穩定的占59%,其餘部分面臨較大的發展困境。

近年來,自治區商務廳将老字号提質工程作為商務工作重點之一,安排資金支援梧州、桂林、南甯等地老字号企業建設産品展示中心、博物館和原址保護,開設連鎖門店;組織老字号企業評定廣西特産行銷全國核心品牌、廣西伴手禮;組織老字号企業“走出去”,赴外地參加進博會,抱團打響品牌影響力。這一系列措施,有效支援了老字号産業化發展,促進老字号創造更多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價值。

為進一步弘揚優秀的傳統商業文化,傳承獨特的商業技藝,保護和促進老字号品牌,助力廣西品牌建設,由自治區商務廳指導、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南國早報承辦的2021“廣西老字号”傳承與創新發展大會暨“廣西老字号”品牌成果展活動已于日前正式啟動,通過政府、媒體、企業三方合力,将為廣大消費者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老字号品牌煥新盛宴。(來源:南國早報 記者 :蔣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