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作者:新零售智庫
這是現代版“核舟記”。一門方寸之技,線上下市場争奇鬥豔了數十年,曆經喧嚣與沉寂,如今委身于網際網路流量大戰,以求新生。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文/ 姜雪芬

編輯/ 陳晨

舟山村的村民常常奔赴廣東、廣西采購十幾元、幾十元一斤的果核,甚至包下整棵橄榄樹。這些原本廢棄的果核來到舟山村,就能搖身一變成了價值不菲的核雕寶貝,小到幾百幾千元的羅漢頭、大到幾萬元的漁家樂、核舟,甚至幾十萬元的核雕串。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蘇州舟山核雕村

核雕是在橄榄核、杏核、核桃核等果核上雕刻的非物質文化産品。舟山核雕村位于蘇州市穹窿山西側,太湖東畔,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核雕。上了年紀的核雕師傅回憶,十幾年前,核雕産業發展迅猛,作品價格高漲,每天有二三百人登門求購,小村莊門庭若市。2008年,核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據稱,高峰時期村子有五千從業者,年産值超過5億元。

幾萬到幾十萬的核雕産品供不應求,名師作品往往要等上一年甚至更久。當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核雕代表性傳承人周建明刻騎獸十八羅漢,拍出了50.85萬元的高價。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被拍下的50.85萬元的作品

但核雕市場在2016年急轉直下,村子裡的手藝人也大多是以外出打工。

去年年底開始,有電商公司進到村子裡,與40位雕刻大師簽約,幫助他們在淘寶開店。通過淘寶直播引流,核雕産品升溫,有的大師淘寶店月銷售額超過120萬元,還有的大師在一次直播中就賣出單價4萬元的作品。核雕師們收入翻倍的同時,約百位離開的手藝人也回到村子,重拾工藝。

網際網路為核雕産業帶來了另一種新生。

上世紀70年代,鐘山福、須吟笙等人創辦了舟山工藝雕刻廠。幾經變遷,僅依靠外貿訂單加工費,工廠難以維持,不得不在上世紀80年代初解散。

工廠的勞工們自謀生路,有的當起泥瓦匠,有的守着賣不出去的産品,仍在堅持。與他們的人生軌迹不同,19歲的周建明進入工廠,當了兩年多學徒後,在聯考恢複後的第二年考入南京師範學院。因為放不下核雕,他帶着原核、刻刀入學,邊讀書邊雕刻。畢業後,他選擇了假期相對長的教師崗位,以便做核雕。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周建明

改革開放後,沿海經濟邁入快速發展期。在天津和北京,他打開了市場,産品價格一路高漲到兩三千元。手工雕刻出一件圖案複雜、造型美觀的産品,需要花費一個手藝人一個月時間。收徒成了當務之急。他跑去安徽省一個國家級貧困村,每月自掏腰包補貼每個學員10元,才招到一個學員願意跟他到舟山村學藝。

好在,随着人們生活水準提高,文玩市場持續升溫。核雕工藝大師許忠英回憶,那時,手藝人經常帶着作品參加展銷會,媒體曝光進一步催熱了這一市場。20世紀初的十多年間,核雕産品價格漲到了幾萬、十幾萬元。不少從外地趕來跟着老師傅學雕刻的人,在蘇州市安家,買了房子、汽車,轉行的人紛紛重拾本行。

在傳承老師傅們技藝的同時,年輕手藝人在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上,嘗試融入網際網路時尚元素,如有人将古代仕女發髻改為符合現代審美的兩條麻花辮。加上當地政府的扶持,2014年舟山村核雕産業吸引了幾千個從業者,年産值超過2億元。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周建明純手工雕刻的雙面十八羅漢橄榄核手鍊

在核雕産業飛速發展的近十年裡,也有一些隐患。當地人介紹,機雕産品大量出現,各等級産品充斥市場,加上三公消費監管、老手藝人對網際網路管道缺極不熟悉等原因,2015年開始核雕市場迅速降溫。産品銷量降低,雕刻藝人收入減少,有些之前坐等買家上門的大師也按耐不住,跑到文玩市場、展會上推銷起作品。

2016年,舟山村的日子更不好過。在當地媒體報道中,這一年舟山村實作村級集體收入降到1100萬元。有的手藝人年收入由之前幾十萬、近百萬降到十幾萬元。

這個時候,陳濤和團隊帶着做零食的o2o經驗和一衆電競主播,進入了核雕市場。在舟山村核雕博物館旁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裡,60多人的核雕電商團隊組建起來,靠直播賣貨,月銷售額達幾百萬元。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對于跨界賣核雕文玩,陳濤覺得水到渠成。

90年出生的他是一名連續創業者,賣過蔬菜、水果,均未盈利,後布局校園零食 o2o。他發現,校園食品使用者中有不少是電競主播,他們有幾百到上萬粉絲,但面臨變現難題。于是,陳濤團隊與主播簽約,搭建平台幫他們一鍵開店。在他們打遊戲過程中,插入店鋪廣告,實作導購轉化。

據稱,一個主播平均每個月能有2萬多元收入。有的明星電競主播最高一個月銷售200多萬元,甚至可以拿到40多萬元收入。一口氣下來,他們簽了180個電競主播,一年的年銷售達到約3億元。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後來,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購,陳濤和原校園零食團隊的人馬出來,聯合其他8人,創辦了小靈貓公司,主做娛樂直播業務。他們發現娛樂直播使用者多為中年男士,對單價低的食品興趣并不高,由此轉投高單價、高利潤的古玩産品。

由于監管部門對秀場直播平台監管逐漸趨嚴,他們關閉了娛樂直播項目,成立蘇州星映像非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去年底開始,他們與40名核雕大師簽約,獲得作品獨家線上銷售權;一個雕刻大師一個淘寶店,以其名字命名,強化品牌印象;招募學生主播,進行系列核雕文化教育訓練,每周輔以雕刻師參與直播講解或現場雕刻,吸引流量。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刻刀

線上下,他們與星級酒店和景區合作,放置店鋪二維碼引流。

幾個月下來,單個店鋪直播觀看人次最高時超過5000人,新開店鋪日觀看人次也近千人。簽約的單個雕刻師店鋪月銷售額由最初的幾萬元,增長到幾十萬元,最高時超過120萬元。上個月,許忠英一款單價4萬多元的作品,就通過直播銷售了出去。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許忠英

據陳濤團隊的不完全統計,半年内就有約百名手藝人回到舟山村。效益不好時,90後姑娘何麗做核雕月收入隻有1000多元。但她加入電商公司做起主播後,收入不僅增加了而且更穩定。在鏡頭前,她會與買家溝通“清水流刀”等手法,偶爾也會親自展示雕刻工藝。

專業化營運帶來的意義,遠不止收入的增加。通過直播,核雕協會、核雕大師可以及時對外釋出真實資訊和心聲。面對市場上“周建明老了,眼睛花了不再刻了”的謠言,周建明期待将自己的每一個作品通過網際網路管道直播,告訴核雕愛好者“這條道我會一直走下去。”前不久,還有不少店鋪的粉絲上門拜訪求教。

蘇州最神秘村莊:一串果核賣幾十萬,超百人回村直播賣貨謀生困境電商拐點

淘寶直播賣核雕

陳濤從背景資料看到,高檔核雕買家多為35歲以上中年人士。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團隊試圖在機雕和大師手工雕刻作品之間做到平衡,在直播間推出了單價較低的半機雕産品。他們期待通過吸引大衆買家,做好内容營銷和服務。另外,他們計劃提升品牌附加值,推出文創産品,比如将核雕與手機挂件結合,既保留傳統元素,又不失時尚感。

這個團隊還将蘇繡、紫砂壺納入了議程。他們位于杭州濱江的分公司已經啟動紫砂壺項目,紫砂壺每個月銷售額超過20萬元。同時,這個公司還啟動了城市合夥人項目,金華、無錫、南京三座城市開始直播非遺産品。

陳濤說,他和團隊的夢想是在不同地域和行業,讓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商業運作和文化傳承上實作雙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