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運前線1:一線營運專家的營運方法、技巧與實踐導讀

<b>前 言 </b>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在我(蘭軍)組織國内一線的網際網路産品經理們撰寫的第一本書—《産品前線》出版之後,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行業内産生了一些影響,于是我們就按照原計劃着手組織了“前線系列”的第2本書《營運前線》的撰寫。同樣是120多位報名參與的同行,同樣是來自騰訊、阿裡、百度、yy語音、迅雷、360、樂視等一線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奮鬥在一線的産品營運經理、營運總監,都是他們在多年工作中的實踐提煉。

我做網際網路産品方面的工作已經有十多年了,專職做産品營運工作,是2009年從騰訊開始的。當時我在qq秀産品中心基礎産品營運組,專職做qq秀的資料營運,期間同時也做了很多其他的營運工作:活動營運做過紅鑽明星見面會;内容營運做過qq秀的标簽營運;使用者營運做過qq秀官方代言人秀哥(虛拟人物)營運等。2012年加入歡聚時代公司,在yy語音基礎産品組任職,部門的工作職能是yy語音用戶端産品的疊代優化。資料是進行産品優化需求評判的重要标準,我和公司資料平台部門的同僚合作,從資料定義開始,共同完善了整個公司的資料營運體系。

在yy語音基礎産品組工作期間,我不僅僅從事用戶端産品的疊代優化,同時還關注着新使用者的拉新留存和老使用者的活躍提升,這些目标通過版本釋出、使用者營運、社群營運、活動營運等手段推進。期間,記憶最深刻的是在2013年7月,我們用一周時間完成yy語音産品釋出五周年的大型營運活動,活動版塊涉及五周年勳章領取、yy用戶端時光機、抽獎、五周年yy秀領取、使用者參與五周年t恤設計、線下生日會等。從策劃到開發上線,僅用了一周時間,成功地做了一場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營運活動。

經過多個營運項目的實踐,我對網際網路産品營運進行了歸納,整理出了4p産品營運體系,四個p分别是:product(産品)、people(人)、path(管道)、pr(公共關系),具體如下圖所示。

這個體系源于我的工作實踐,其中涉及的多種營運場景,都是我親身經曆的。在這個體系中,一些子產品容易被忽視,例如people(人)的營運,除了使用者之外,官方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企業創始人、産品經理、營運經理本身,還有一個成本效益極高的角色,就是外部營運團隊。

最後一個p,是pr(公共關系)媒體、政府關系,在大公司一般是由專門部門負責的,在創業公司,如果不是創始人自己做,那麼就是營運團隊應該負責的工作。

這麼一看,營運工作真的很多、很雜,而且在不同的産品階段,營運側重點又各有不同。例如産品立項階段,側重營運規劃的工作;産品研發階段,側重管道營運籌備的工作,冷啟動準備工作;産品發展期,需要提升使用者留存,側重社群營運、活動營運等工作。大家可以嘗試一下,按照産品的生命周期,對營運方法進行分類,同時可以結合書中的實戰案例進行方法論的梳理,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獲。

很多人說,做營運,尤其是剛剛開始做,基本就是在打雜,現實情況也是如此。因為剛剛開始做營運的朋友,往往缺乏全局概念,隻是默念營運真言“拉新、留存、回流、促活躍、做收入”,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自然就會淪為打雜了。在小公司,營運人員樣樣都要幹;在大公司,營運工作會細分為基礎營運、使用者營運、資料營運、活動營運、社群營運、管道營運、産品營收等多個工作崗位,營運工作比較瑣碎,會讓相關營運人員有工作範圍狹窄的感覺。

很多有志于做網際網路産品的朋友,尤其是應屆畢業生,面對産品策劃和産品營運兩個方向,大多數人會選擇産品策劃方向,認為這樣可以更專注地做思考,成就感更強。其實不然,例如在騰訊公司,産品策劃和産品營運都屬于産品經理崗位,隻是方向不同,并且越往後發展,越能了解産品策劃和産品營運不分家的道理,不懂營運的産品策劃,眼光過于短淺,隻會着眼目前使用者問題的解決,對于長期的營運缺乏規劃,在産品功能上,也有可能會忽視一些營運功能的開發。是以,産品策劃和産品營運是産品經理的必備技能。記得騰訊的微信産品部門有一則招聘産品經理的崗位要求,就簡潔明了地寫着:會産品策劃、會産品營運。

期待讀者們在閱讀本書之後,能有一些收獲,哪怕隻是從書中的一個案例中得到一些目前學習工作上的啟發,那也不枉作者們的辛勤寫作了。

本書主要内容

根據網際網路營運的分類,原稿在成書過程中被分為兩部分,分别對應《營運前線1》和《營運前線2》兩本圖書。

《營運前線1》和《營運前線2》一共包含9大營運主體,共50個最佳實踐,幾乎涵蓋了産品營運的各個方面。

《營運前線1》包含的主題:

第一部分 使用者營運

第二部分 營運推廣

第三部分 活動營運

第四部分 社群營運

《營運前線2》包含的主題:

第一部分 内容營運

第二部分 産品營收

第三部分 管道營運

第四部分 資料營運

第五部分 營運思維

本書讀者對象

第一類:營運工作的實踐者。擁有一定的營運經驗,再看同行的實戰案例,相信會有更多的共鳴。書中的作者有不少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号,大家可以加文章作者為好友,進行交流。

第二類:對網際網路産品營運有需要的讀者。例如企業管理者,以及想從其他崗位轉行做營運的朋友。本書的營運案例十分豐富,涵蓋了營運體系的方方面面,生動的案例和科學的方法,對這類讀者了解網際網路産品營運有極大的幫助。

第三類:打算學習網際網路産品營運方法的入門者。例如高校學生。這類讀者可以從本書了解各大網際網路産品公司的營運實戰,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麼樣的知識技能,為将來從事網際網路産品工作打好基礎。

“我說的都是錯的”—書中案例其實無所謂對錯,隻是讀者需要辯證地看。網際網路發展太快,任何案例與方法都有其時代背景,讀者千萬别生搬硬套,不然就真的錯了。作者們從案例中提煉的方法論相信還是有很多借鑒與參考價值的。

緻謝

2015年7月18日,我在微信公衆号撰文《一起寫書:&lt;産品營運前線&gt;招募作者》,開始組織作者報名參與寫書。從交稿,到審稿,再到修改成書,本書得到了很多過往同僚和網際網路同行朋友的支援。書中作者宗良(騰訊進階産品經理)曾負責紅鑽包月業務并達成付費使用者破千萬的記錄,在騰訊開發并講授《數字化生存—營運資料分析》職業通道課程,他是我在2009年進入騰訊時的鄰桌,給我分享過很多網際網路産品營運經驗;作者黎晨是原迅雷會員營運總監,經曆了迅雷會員從0~500萬的整個成長過程;原貓撲社群營運總監類延昊(類類)則是營運“老司機”,擁有社群營運、使用者營運等多個領域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其個人公衆号“類類有話說”受到廣大營運工作者的歡迎。更多作者,就不一一詳細介紹了,感謝大家的支援參與,有了你們的不斷付出,才有本書的誕生。

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的副總編楊福川是我在寫作、出版過程中的良師益友,自3年多前我開始營運公衆号,就鼓勵我整理與撰寫網際網路産品方面的書籍,但由于個人經驗有限,于是想了這個通過微信公衆号組織同行朋友一起寫書的法子,并以“前線”作為本書特色。書中内容便是作者們在網際網路一線工作的生動小結。

感謝原騰訊、yy語音、迅雷等公司的同僚朱揚志、張皓博、熊竹、田間、高望、李詩晴、季曉武等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提供的支援,十多年前和我一起創業的郭耀東在出版過程中也做了很多催稿與編輯工作,一并感謝。

現在,是深夜2點55分,我通常都是在這個時間寫作。說實話,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有得有失,雖然滿足了自己寫作的樂趣,卻也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感謝我的太太mickey和兒子小米豆,謝謝你們的支援,讓我有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

蘭軍(blues)

深圳蛇口

<b></b>

<b> 目 錄</b> 

前言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83312/" target="_blank">01 營運簡史:你想知道及不想知道的一切</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83318/" target="_blank">02 營運中的黃金模型:使用者金字塔模型</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83322/" target="_blank">03 與使用者溝通,請避免這6個“坑”!</a>

04 使用者營運中易犯的6個錯誤及解決方案

錯誤1:等使用者來,每天隻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29

錯誤2:忽視夜間這個重要的時間段┃29

錯誤3:對待使用者簡單粗暴┃30

錯誤4:和使用者溝通時,過度依賴qq和微信┃30

錯誤5:當兩個使用者群體發生沖突時,試圖去調和┃31

錯誤6:把本來其實屬于自己的工作随意丢給使用者去做┃32

總結┃33

05 如何用好消息推送做app精細化使用者營運

app消息推送的3個特點┃35

消息推送對app營運的4個有利影響┃35

消息推送對app營運的3個不利影響┃36

消息推送的6個實用經驗┃37

總結┃40

06 如何做好産品的使用者留存

留住基礎使用者的4種政策┃42

留住核心使用者的7種方法┃45

用資料分析提升使用者留存┃49

總結┃57

07 四兩撥千斤的營運力量——外團

外團的建立┃59

外團的分工┃62

外團的管理與激勵┃65

總結┃67

08 90%的營運“小白”都不知道的郵件營銷常識

郵件營銷的4個邏輯|71

郵件營銷的5個步驟|79

評估郵件營銷效果的4個名額|82

發送郵件的實操建議|83

總結|83

09 4招教你低成本擷取活躍的目标使用者

第1招:用tag化的方法給使用者畫像|85

第2招: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實作冷啟動|87

第3招:抓住稍縱即逝的熱點,多試試總會有結果 |90

第4招:找到使用者的興趣點,他們會幫你宣傳你的産品|92

總結|95

10 新媒體時代——對“私信力”的掌握和運用

“私信力”:新媒體時代的授信方式|98

“私信力”的運用:新媒體營銷的課題|100

案例:不同的産品如何運用“私信力”|101

總結|109

11 開拓企業使用者的5個切入點

切入點1:找到起決定性作用的角色|112

切入點2:從企業使用者的“近親”介入|113

切入點3:讓業内專家為産品背書|114

切入點4:與企業使用者上遊合作,由上而下地讓産品落地|114

切入點5:鞏固首批使用者,借勢蔓延,迅速擴大市場|116

總結|117

12 7步教你做好活動營運

步驟1:确定活動目标┃121

步驟2:活動方案策劃┃123

步驟3:活動資源準備┃128

步驟4:活動風險控制和備選方案┃129

步驟5:活動上線後的監控回報┃131

步驟6:公布活動結果/獎品發放┃132

步驟7:活動複盤┃133

總結┃134

13 活動策劃學會這5招,讓消費者買買買!

第1招:讓顧客主權┃136

第2招:營造消費場景┃137

第3招:制造娛樂┃138

第4招:促銷不等于降價┃140

第5招:制造“恐慌”┃140

總結┃141

14 3招讓你的活動在社交網絡上引爆

第1招:選擇合适的活動落地平台┃143

第2招:設計有參與感的活動流程┃144

第3招:争取能點燃火種的推廣資源┃146

總結┃147

15 小公司做活動營運的4禁和4技

小公司做活動營運失敗的4個禁忌┃149

小公司做活動營運成功的4個技巧┃150

總結┃154

16 16天拉新72萬的8點營運感悟

感悟1:明确目标┃158

感悟2:充分運用你的老使用者┃159

感悟3:有技巧地持續觸達新使用者┃160

感悟4:預判事故,提前儲備補救方案┃162

感悟5:指引使用者朝設定的方向發展┃162

感悟6:讓活動通俗易懂,減少學習成本┃163

感悟7:文案魅力,營運先行┃166

感悟8:與“羊毛黨”鬥智鬥勇┃167

總結┃169

17 “階梯式拆解”——3步讓你的活動營運高效推進

第1步:活動上線前┃172

第2步:活動進行中┃177

第3步:活動結束後┃178

總結┃179

18 如何通過活動營運擷取使用者信任

目标至上—擷取目标使用者的初步信任┃181

活動形式—順暢的活動流程更會獲得信任┃184

活動文案—使用者為知己者狂┃186

活動執行—信任的加持,有始有終┃188

總結┃189

19 3招教你提高傳單的轉化率!

第1招 派發場景┃192

第2招 傳單設計┃194

第3招 溝通技巧┃201

總結┃202

20 地推活動中應避免的5個“坑”

過程:一個b2b網站客戶地推拓展活動的全過程┃204

結果:客戶地推拓展活動不成功┃206

反思:這次失敗中踩過的5個“坑”┃207

總結┃211

21 阿裡隻會“造節”?為你揭秘更瘋狂的玩法——“造日”

策劃:運籌帷幄,方能決勝戰場┃214

執行:極緻細節,一失足成千古恨┃216

傳播:踩準節奏,海陸空立體式傳播┃218

總結┃219

22 一張圖看懂如何籌備大型品牌營銷活動

準備期:資源、方案,兩手抓┃221

預熱期:引人入勝,展開基于主題的讨論 ┃223

爆發期:公布讨論結果,激發下載下傳┃225

後續期:回顧活動,引發二次傳播┃229

總結┃229

23 如何從零開始做社群營運

什麼是社群┃233

社群“冷啟動”:吸引第一批使用者┃234

社群發展期:形成營運節奏┃236

快速增長期:耐心和克制┃239

用資料改善社群:貫穿整個社群生命周期┃240

總結┃241

24 我們是如何在4個月内讓一個瀕死的社群論壇火起來的

力挽狂瀾,4個月内讓一個瀕死的社群論壇火起來┃243

如果再接手一個社群産品的營運,我會怎麼做┃250

總結┃256

25 同侪效應:k12線上教育社群營運的催化劑

同侪效應┃258

k12使用者線上學習的3個場景┃258

k12線上教育社群營運的3個重點┃261

總結┃263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