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谷歌雲平台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背後 探索硬體廠商那顆“軟體”的心

谷歌雲平台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背後 探索硬體廠商那顆“軟體”的心

本月在舊金山舉辦的2017google cloud next會議上,谷歌雲宣布了在計算、安全和經濟性等方面的新進展和新部署。會上,谷歌基礎技術架構進階副總裁urs hölzle發表了一些涉及統計資料的主題演講,他聲稱谷歌是第一個在下一代intel xeon skylake處理器上提供雲服務的公司。在計算方面,谷歌雲稱其客戶可以通路64核gcp虛拟機,記憶體高達416g。 

雲平台與硬體密不可分

與谷歌雲的合作也反映了英特爾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不斷探索新方向的一個成果。無論是unc迷你電腦、edison微型開發闆、還是新一代xeon phi加速卡,都反映出了英特爾越來越注重産品的功耗以及效率。以往人們總是關注電子産品的性能,而引入低功耗概念後,英特爾的産品從高性能逐漸往高效能轉變。一味地追求性能隻會很快地觸及到天花闆,而注重效能不僅能夠将産品小型化,同時也讓電子産品持續健康地發展。 

谷歌雲平台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背後 探索硬體廠商那顆“軟體”的心

産品發展方向的改變,的确為英特爾打開了新的市場。谷歌雲平台使用英特爾xeon skylake處理器作為硬體平台的核心就意味着,英特爾的處理器産品已經在雲計算平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套優秀的雲計算平台不僅僅要有功能強大的軟體系統作為支撐,對于硬體的性能和功耗都有着很高的要求。google cloud能夠采用英特爾處理器作為硬體基礎,說明其硬體産品已經符合建構雲計算平台的要求。那麼,這樣的結果是英特爾想要的嗎?當然,這家公司的目标遠不止如此。

谷歌雲平台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背後 探索硬體廠商那顆“軟體”的心

除了為現有的雲計算平台提供硬體支援,英特爾自身也投入到了雲計算平台的推廣和軟體技術支援的陣營當中。或許很多人并不了解,但這并不意味着英特爾停止了前進的腳步。事實上,英特爾已經悄悄地影響着雲計算平台領域的發展。 

硬體廠商聯手打造開源新概念

目前有多個開源雲計算平台被人們所認可。在這些平台中,發展最快的當屬openstack和cloudstack兩大平台。在幾年前,起步更早的cloudstack相比openstack擁有着一定的領先優勢。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openstack憑借着自身快速的成長一舉超越競争對手,甚至确立了行業标杆的地位。而當年風光無限的cloudstack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縱觀近幾年雲計算平台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openstack之是以能夠快速成長,與衆多軟硬體廠商的支援是分不開的。 

谷歌雲平台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背後 探索硬體廠商那顆“軟體”的心

雲計算平台想要獲得成功,開源是必不可少的。平台開源就意味着能夠有更多的公司以及技術資源加入進來,驅動平台逐漸趨于完善。但是傳統的開源理念也有一定的弊端,在于技術資源往往集中在一兩個廠商。這種廠商獨立推動開源平台發展的模式,首先在技術端投入的資源就比較有限,其次在平台發展壯大後,技術性廠商和非技術性廠商在廠商之間很容易産生技術壁壘,進而阻礙平台的進一步發展。 

而openstack平台則不會有類似的問題。首先,openstack是由nasa和rackspace牽頭發起的開源項目。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少大型軟硬體廠商紛紛加入進來,形成了技術去中心化的強大的陣容,不斷推動産品的完善。而對于終端廠商和客戶,openstack則可以提供功能全面,界面簡單而且擴充性優秀的平台,來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平台的高度開放性以及生态鍊的完整性成為讓openstack在短短的6年多的時間裡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谷歌雲平台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背後 探索硬體廠商那顆“軟體”的心

來自中國台灣的雲達科技是openstack生态鍊上的一環。雲達科技是廣達電腦集團旗下的一個公司,是一家提供伺服器、存儲、網絡交換器等it硬體和it解決方案的公司,其中也包括雲計算解決方案。 

作為雲達科技(qct) 的一名技術人員,擔任技術處協理的李家瑞在接觸openstack多年後,認為不同角色的廠商在該平台上都可以做各自擅長的事情,進而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創新,平台可以激發出更多的能量。 

不過,這種離散化的開源平台也受到了很多挑戰,缺少了核心的技術廠商讓終端使用者擔心沒有可靠的技術支援,問題處理上也可能會因為找不到核心廠商而感到疑惑。但是openstack憑借着完整的生态鍊以及合理的終端聯系,能夠解除終端使用者的這一困惑。 

高效能硬體決定雲計算命運

一個雲計算平台的成功,軟體和硬體的支援都是必不可少的。英特爾這樣“軟硬兼施”的上遊廠商的加入,無疑是openstack發展過程中的重量級嘉賓。雖然很多人對于這些品牌的認識仍然停留在電腦cpu、伺服器等産品的階段,但是實際上,這些廠商在軟體方面的技術實力也是頂尖水準。 

谷歌雲平台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背後 探索硬體廠商那顆“軟體”的心

另外通過擁有消費級市場産品的廠商,openstack平台還可以很容易通過市場推廣開來,讓更多的下遊廠商所熟知。如今在openstack的生态系統中幾乎包含了各行各業的公司,不少是各領域中的上司品牌和頂尖使用者。而且,除了英特爾這樣的知名企業外,還有衆多不知名的上下遊廠商,它們圍繞openstack這個平台建立各種合作夥伴關系,打造出一個完整的生态鍊。大家基于openstack建構各種解決方案,給客戶帶來業務上的價值,同時給自己的産品帶來更高層次的差異化。 

硬體廠商的介入還有一大優勢,那就是可以對硬體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要知道,很多openstack平台上的硬體系統都是基于x86架構,英特爾的介入不僅僅對openstack平台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優化指令集,改進編譯器效率的方式,可以相同的硬體在openstack平台上具有更高的執行效率,提升系統的整體性能。這種硬體生态系統內建軟體平台的做法,無疑讓openstack擁有了完整的全生态鍊解決方案。 

在今後的數年裡,openstack憑借着強勁的勢頭,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等着人們去挖掘。一般來講,技術的天花闆是由核心廠商的能力決定的,而技術的普及度則是由下遊的合作廠商來決定的。openstack若想進一步普及,就需要讓更多的普通使用者能用好,這就需要不斷地完善功能,提升産品的易用性,同時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來滿足不同的需求,這樣才能夠逐漸凸顯出其潛在的商業價值,構成良性循環的生态環境。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3-21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