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做的那些“英雄夢”,日本少年創造的“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幫你圓夢。
“鋼鐵俠”馬斯克要制造“半機械人”了,相信具有“人與機械結合”想法的人不止他一個,每個沉迷于電影、動畫中的機器人的人,都曾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想要撕下那層鋼鐵盔甲,鑽進機器人的身軀裡,模仿他們的勇猛戰績,自己當一回真真正正的英雄。
就是這台“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令網友直呼“太帥了”!
你的夢想可能馬上就要成為現實了(其實已經實作一半了)!
日前,來自日本沖繩工業高等專門學校的24歲大學生reyes tatsuru shiroku 和他所帶領的2008年機器人聯賽冠軍隊伍,制造出了一個“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
雖然這個身高2.6米的“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看着高大威猛,但操作起來卻十分簡單。使用者隻需爬到它的鋼鐵骨架中,活動自己的四肢即可。
所謂外骨骼,就是複雜的臂狀結構及與之相連接配接的關節所形成的機械裝置。這種裝置運用了一系列傳動結構,通過傳達人體的肢體動作,使人的動作得以擴張。
“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的視訊已經上傳到網絡,就引發了世界各國網民的圍觀。
一定要點開下面這個“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視訊,絕對會讓你血脈噴張,直呼“太帥了”!
實用性不夠,但我們“酷”啊!
然而,這個“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也絕對不是一項實用的設計。
由于無需供電,它在活動的速度和力量上無法給使用者帶來任何幫助。也就是說,使用者隻能通過一己之力,帶動整個“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的活動。手指部分則比較特殊,主創們特地設計了單獨的按鈕控制,當使用者長按機甲時,“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就會握緊拳頭。
人力操控這台機器人,很容易便會筋疲力盡
“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每次展出,都一定會吸引大批人群駐足觀看。在8月份的一次科技展上,25歲的骨骼型機器人設計師tomohiro aka在試用“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時得到了在場觀衆的陣陣歡呼和掌聲。
aka說這次試用經曆使他覺得自己“像個巨人”,但他同時也承認運作30到40公斤的鋼鐵骨架很快便令他筋疲力盡。
愛玩任性:“我們從未想過創造有用的東西”
shiroku在采訪中曾說過:
我們從未想過創造有用的東西。可能這也正是我們能創造出與衆不同的事物的原因吧!
在 shiroku 還在上高中時,出于對卡通裡機器人的向往,他和另外兩名同學參加了日本國内的機器人大賽,由此開始了他們的“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探索之旅。
主創reyes tatsuru shiroku在21歲時便創造出了第一台“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
在日本,做機器人在創客之間可謂相當流行。
2011年2月,shiroku 和團隊創造出第一架“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模型。他們拍攝了模型視訊并上傳到網上,轟動一時。
随後,shiroku不斷收到會展邀請,也有公司希望與其合作創造科技産品。
去年,shiroku和團隊在東京西面的八王子創立了自己的公司skeletonics inc. ,并開始售賣“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售價5百萬日元(約合31萬元人民币)。
位于日本長崎的荷蘭式度假村豪斯登堡,隔年便購買了一架“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用以參加園内的遊行。
shiroku 與“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于會展上合影
談及初衷,shiroku說:
我們不僅想宣傳‘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在娛樂方面的效用,更想傳達動手創造事物的樂趣。
對于“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各位看官自有評斷。微網誌上的熱門評論是這樣的:
目前,shiroku和他的團隊還在持續改進這台‘機械外骨骼型機器人’,希望從純人肉的操控方式,逐漸将其轉變為全身電機的操控方式。
且不論實用性如何,這三個年輕的日本少年不僅敢想敢做,還圓了數以萬計“機器人迷”的夢。
這個時代是“造夢者”的時代,無論想法有多荒謬,隻要加以踐行,總會有人為你報以掌聲。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3-29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