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西桂林龍勝傳統美食油茶,瑤族人民一日三餐、逢年過節必備飲品

在龍勝、恭城等地的農村,經常可見瑤家婦女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一邊談笑風生,一邊打油茶喝。

油茶是一種極富少數民族特色的傳統小吃,在桂林極為盛行,尤其是恭城、龍勝、興安一帶的群衆,幾乎每天都有喝油茶的習慣,打油茶還成了“待客之道”,有人甚至拿它當作生财之道,生意往往十分火爆。當然,各地制作油茶的方法不盡相同,打出來的油茶風味也各有千秋。

廣西桂林龍勝傳統美食油茶,瑤族人民一日三餐、逢年過節必備飲品

瑤族婦女打糍粑,制作喝油茶時搭配吃的一道主食

“以前大瑤山的窮人家裡買不起油和肉,吃飯、招待客人都是用油茶,顯得很寒酸。”潘内村村民粟橋梅說,特别是到了冬天,山裡天氣嚴寒,過去人們沒有肉吃,肚子裡面沒有油水的話禦不了寒。瑤族同胞就采用高山谷雨茶,經烘炒焙幹後收藏備用。打油茶時,先将爐火燒旺,然後用一種特制有嘴的小鐵鍋置于竈上,放入适量茶油燒熟,再把淘洗浸軟的茶葉、拍爛的生姜蒜米一起放入鍋裡爆炒片刻,繼而用茶槌将佐料捶爛敲碎,然後加入适量熱水,讓其在茶鍋中熬煮沸騰,茶汁澄黃滿屋飄香時,加入适量的鹽,這鍋油茶就做好可以食用了。

喝油茶也有一些講究,需配以蔥花芫荽、炒香的花生、黃豆、糯米做的炒米、油炸果子,還有各種糍粑、餅幹點心等,這樣既可作正餐充饑,又可用于宵夜待客。

廣西桂林龍勝傳統美食油茶,瑤族人民一日三餐、逢年過節必備飲品

把打好的油茶分裝到瓷碗裡,放在一個木盤中,端上餐桌招待親友。

“油茶是瑤家人一日三餐必備的飲品,喝油茶就像我們喝開水一樣頻繁。”粟橋梅說,油茶過年過節更是必不可少,有客人來訪這便成了瑤族同胞招待客人的最好食品。

其中,粑粑果是油茶的一種重要佐料。粑粑果使用本地産的優質糯米,做成鴿蛋大小或豌豆大小,然後油炸或是炒制。鴿蛋大小的粑粑果比較香軟,而豌豆大小的粑粑果則是香脆的,每個碗放上一些,再配以炒熟的花生米、黃豆、米花等,面上稍撒點蔥花,然後倒上滾開的油茶水,既香氣四溢,又香甜松脆,十分誘人。

廣西桂林龍勝傳統美食油茶,瑤族人民一日三餐、逢年過節必備飲品

瑤族婦女在制作粑粑果

有了粑粑果這些食品相伴,油茶的味道會陡然增色。放有粑粑果的油茶有充饑、發汗驅寒和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有益于健身防病。在冬天裡,一家人圍坐爐竈旁,喝着熱氣騰騰的油茶,那種感覺特别溫馨。

廣西桂林龍勝傳統美食油茶,瑤族人民一日三餐、逢年過節必備飲品

噴香誘人的油茶。

“現在生活好了,打油茶的時候不僅放粑粑果,還有的放臘肉,甚至放雞肉。”粟橋梅說,瑤家人對打油茶還有這樣一句順口溜:“一杯苦,二杯澀,三杯四杯好油茶。”意思是第一道水打出來的油茶會偏苦,第二道水打出來的油茶由苦變澀,第三第四道水打出來的油茶是最好喝的。過去用于充饑的油茶,如今已成為當地瑤族群衆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更成為遊客體驗瑤族風情最為青睐的旅遊産品之一。(來源:桂林生活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