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作者:錦翼

西漢成帝的時候,桓譚在朝中做郎官,他跟着皇帝到外出祭祀,先到華山腳下,這裡有一座集靈宮,是當年漢武帝所造,殿名存仙,裡面供奉兩個神仙:王子喬和赤松子。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王子喬塑像

這是桓譚《仙賦》裡所記,王子喬和赤松子,兩人合稱松喬,是唐朝之前最火的一對神仙了,經常一起出現。

班固在《西都賦》裡說:“庶松喬之群類,時遊叢乎斯庭。”

曹丕在《芙蓉池作》寫“非松喬誰能得神仙”。

陶淵明也寫:“世間有松喬,于今定何間。”(《連雨獨飲》)。

嵇康也寫:“乘雲招松喬,呼吸永矣哉”(《詠懷》)。

到了唐朝還習慣把他倆并列,如錢起有句“松喬若逢此,不複醉流霞”,白居易有聯:“賴有酒仙相暖熱,松喬醉即到前頭。”其他詩人也都有涉及,不勝枚舉。

不過在唐朝開始,他們隻存在于詩句裡,成為文人一個典故了。而在漢朝乃至魏晉,他們倆是人盡皆知的。那會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鏡子背後最愛刻他倆的名字,例如:

“袁氏作鏡真大巧,上有東王公西王母……仙人子僑赤誦子……千秋萬歲不知老……”

“袁氏作竟真大巧,東王公西王母,青龍在左白虎居右,山人子喬赤容子,千秋萬倍。”

“盍氏作竟真大好,上有東王公西王母,仙人子喬赤松子,長保二親兮利孫子兮吉。”

“張氏作竟真巧,仙人王喬赤松子,師(獅)子辟邪世少有,渴飲玉泉饑食棗,生如金石天相保兮。”

……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銅鏡上的王子喬和赤松子

不管姓袁的工匠還是姓劉的工匠,他們除了自賣自誇鏡子好,在上面刻着王子喬和赤松子,然後配合一段吉祥話。這倆仙人簡直就是鏡子的吉祥物。

他們是誰?有什麼故事呢?

一、王子喬

王子喬可不是姓王名子喬,正确的斷句應該是王子——喬。

《列仙傳》上來就說:”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他是東周靈王的太子,是以的名字應該是姬晉。從小喜歡吹笙,跟随道士浮丘公嵩山學道三十年。然後有一天突然通知家裡,說七月七日在缑氏山等我。到了這一天,他騎着一隻白鶴出現在半空,頻頻舉手和衆人打招呼。就像偶像在會見粉絲,幾天之後這才飄然而去。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王子喬走的是偶像路線

阮籍在《詠懷·六十五》裡有詩為證“王子十五年,遊衍伊洛濱。……焉見浮丘公,舉手謝時人。……飛飛鳴且翔,揮翼且酸辛。”不過,在另一首樂府詩《王子喬》裡,王子喬騎乘的是鹿了,大概他換了坐騎吧。

故事說得玄乎,但是身為王子,原名姬晉,難道不應該是王子晉嗎?——是的,沒錯,他有時候的确也被稱作王子晉。阮籍在《詠懷·四》裡就這麼稱呼他:“朝為媚少年,夕暮成醜老。自非王子晉,誰能常美好?”

但這跟喬有什麼關系?為什麼要叫他王子喬?《列仙傳》估計也不知道,根本沒做解釋,就這麼稀裡糊塗過去了。

東漢的《風俗通義》倒是給了解釋。姬晉問師曠:“聽說你能看出人的壽命?”師曠是個著名的盲人琴聖,這會估計還沒有刺瞎雙眼。他說:“你臉色不好,聲音也有問題,恐怕不會活太久。”王子晉點頭:“我三年之内必死,你不要給别人說,以免為你帶來禍患。”後來果然姬晉就死了,大家因為他能預告自己的死亡,是以就懷疑他死後成仙了,大家都說“王子喬仙”——喬升為仙人。是以就簡稱王子喬了——這彎拐得,快趕上相聲《扒馬褂》了。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死後成仙,這應該是屍解仙了,《太平廣記》輯錄《世說新語》一則故事,說戰國時有人盜掘王子喬的陵寝,裡面隻懸着一把劍,那把劍還發出陣陣龍吟之聲。看來是劍解無疑了。

但是這和《列仙傳》騎鶴飛升的飛仙形象相沖突,如果要說得通的話,那他也是太陰煉形了,隻不過飛升之後,再騎着白鶴來炫耀了。這當然是我的腦補。

東漢的人也腦補,《風俗通義》有個人神奇的人叫王喬。東漢明帝的時候做了葉縣縣令。每月的初一十五他都來京城,皇帝奇怪他來的時候怎麼沒有車駕,就讓派人暗暗觀察。結果發現每次他來的時候,都有兩隻凫從東南飛來。這些人就張網捕捉,結果網到了一隻鞋。

這還不是最神奇的,後來一口玉棺從天而降掉在縣衙,王喬說:“這是天帝召喚我了。”沐浴更衣,躺在棺中。這玉棺随即移到城東,土飛其上成墳——全流程自動化操作。隻不過,當天晚上縣城所有的牛都氣喘籲籲,像是幹了重活——原來被這位縣令設法攝取幹活了。

雖然這個記載裡有明确的時間和地點,但從荒謬程度來看,顯然是個民間傳說,作者最後說,這個大概就是仙人王子喬吧。看來天仙王子喬犯了錯誤,被貶谪到人間來當地仙了。後來進入玉棺那是再次屍解,太陰煉形,二次登天。

如果是這樣,就不難了解東漢末年那件怪事了。

公元136年的臘月初八的夜裡,下着大雪,他墓地上傳來悲痛的哭聲。天明有人去看,雪上留有鳥爪印迹——這大概就是《列仙傳》裡提到的鶴吧。随後有人戴着大帽子,穿着一件單衣,拿着竹杖過來,指着一個樵夫說:”我是王子喬,以後不要在我墳頭砍柴。“——這不是我瞎編,事件東漢蔡邕《仙人王子喬碑》。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王子喬乘鶴

但是蔡邕在文章裡隻說他是“上世之真人,聞其仙久矣,不知興于何代。”——是一個很古老的神仙,古老得已經不可考了,并沒有說他跟太子姬晉之間的關系。

他跟那些上古大神一樣古老,屈原在《天問》有一句:“大鳥何鳴,夫焉喪厥體?”東漢的王逸注解說這大鳥就是王子喬,并講了一個故事。崔文子跟王子喬學仙,大概是為了考驗這個學生,王子喬就變成了一條白蜺,為他送上仙藥。結果崔文子吓得拿戈就刺。白蜺堕地,化為王子喬的屍體。崔文子把王子喬的屍身放在屋内,蓋了一個破篚。一會這篚内傳來鳥鳴之聲。崔文子打開看見了一隻大鳥,這鳥就飛走了。

這大概就是王子喬最初的形象,而這隻鳥,我懷疑來自西王母身邊的青鳥。

《漢武帝内傳》說西王母來見漢武帝之前,先派遣一個青衣姑娘來通報。

“(漢武帝)忽見一女子,著青衣,美麗非常。帝愕然問之,女對曰:‘我墉宮玉女王子登也,向為王母所使,從昆山來。’”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這青衣姑娘顯然是西王母座下青年的人格化,而這個女子竟然取名王子登,後面提到了西王母另外兩個弟子:“王子童,王子立”——看來西王母手下取名都是這個套路。《漢武内傳》雖然是魏晉時人所作,但作者為角色如此取名必有來曆。

王子喬很可能就出自西王母的鳥兒,它的故事在流傳中和周靈王太子故事融合到一起,成了仙人形象。但不管是葉縣控凫,還是在伊川乘鶴,還是傳道化鳥,他的故事裡都有鳥的形象,這才是他神話故事裡的核心吧。

二、赤松子

赤松子沒有王子喬這麼複雜,但也說不清是幹什麼的,可以确定的是,他個人魅力非常大。

屈原在《遠遊》裡寫“聞赤松之清塵兮,願承風乎遺則。”——想要跟随赤松子一起修道。《史記》裡張良想要功成身退,就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神仙傳》裡墨子也說要跟随赤松子一起走。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大魚海棠裡的赤松子

他為什麼有這麼大魅力? 大概因為他是個很好的老師吧。《列仙傳》上說炎帝的小女兒跟着他學道,成仙而去。是不是是以傳出來他能帶徒弟的佳話,大家都願意跟随呢?《列仙傳》上還說他是神農時候的雨師,能追随風雨上下天地,還能入火不死。他“往往至昆侖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經常到西王母那裡去串門。

如果是我前面推測王子喬是青鳥人格化的神仙能夠成立的話,西王母應該是他倆的共同點了。

但是古人把他們倆并舉的原因并不是如此,王充在《論衡》裡說:“赤松王喬,好道為仙,度世不死。”他們倆能夠度化世人不死。

《戰國策》裡蔡澤勸說範雎讓賢,就說:”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長為應侯,世世稱孤,而有喬、松之壽。孰與以禍終哉!“把王子喬和赤松子作為長壽的代表,彭祖一樣的人。實際上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裡,王子喬(不過寫的是王子喬父)就在和彭祖讨論長生之道(房中術)。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回頭再看看王子喬給崔文子送藥的故事,這崔文子到《列仙傳》裡成了一個三百多歲煉藥專家,他的赤丸和黃散救死扶傷十分靈驗。徒弟都這麼厲害,身為師父的王子喬定能讓人長生不老了,同時精通房中術,還能讓人快樂地長生不老。怎麼能不被大家趨之若鹜 ?

《古詩十九首》裡說“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樂府詩集》也說:“自非仙人王子喬,計會壽命難與期。”,雖然都是失望的語氣,但正好說明了當時對王子喬的追随者很多,他們期待的就是延長壽命,但無奈他隻教了崔文子一個徒弟。大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是以才發出牢騷的話

他們倆之是以有這種本領,我覺得因為他們師從西王母,畢竟在上古神話裡,西王母的不死藥最為著名(例如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這也就是為什麼漢代的鏡銘上,他們倆總是伴随東王公和西王母一起出現的原因了。

上古最有魅力的神仙,許多修仙者追随他,而他隻想和另一個人一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