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報·新湖南用戶端9月17日訊(特約通訊員 許偉軍)9月16日,參加中國近代文學高峰論壇暨全國首屆吳敏樹學術研讨會的50多名文學專家、教授,專程到嶽陽縣榮家灣鎮公誠村參觀吳敏樹故居、聽雨樓遺址及墓地,詳細了解吳敏樹的生平故事、文學造詣和精神品質。
吳敏樹(1805—1873),是清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巴陵(嶽陽)縣人,自幼熟讀經史文集,潛心研究學問,成為名聞海内外的古文大家,著述數百萬字。吳敏樹與左宗棠是同榜舉人,與曾國藩唱酬甚殷。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力邀吳敏樹出仕,被吳婉拒。1873年,吳敏樹抱病赴長沙修編《湖南通志》,病逝于寓所,歸葬于嶽陽家族墓地。晚清著名外交家、湘陰人郭嵩焘評價:“湖南兩百年文章之盛,首推曾吳。”“曾”是指曾國藩,“吳”即吳敏樹。
中國近代文學高峰論壇暨全國首屆吳敏樹學術研讨會于9月15-16日在湖南理工學院舉行,活動由中國近代文學學會、湖南理工學院與嶽陽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湖南理工學院中文學院和嶽陽縣委宣傳部聯合承辦,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與嶽陽縣吳敏樹文學研究會協辦。研讨會主要就中國近代文學思潮、近代湖湘派的文學創作及文學思想、吳敏樹生平事迹、吳敏樹散文及詩歌、吳敏樹文學思想、吳敏樹與地域文化旅遊發展等方面進行研究。
近年來,嶽陽縣十分重視對吳敏樹文化的挖掘,準許成立了吳敏樹文學研究會,提出了吳敏樹文化小鎮建設的構想。“我們希望把吳敏樹特色文化小鎮打造成嶽陽一張新的文化名片,與嶽陽樓、屈子文化園形成一條文化旅遊線路,帶動鄉村旅遊業的發展,讓嶽陽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更加豐滿。”吳敏樹文學研究會秘書長吳大平充滿期待地說。
[責編:谌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