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加
近日,首批5個國家公園名單公布,這表明國家對重要的自然遺産、自然景觀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開發的重視,也為人們提供了學習、休閑、觀賞和體驗的好場所。早在八百多年前,金在北京地區也大規模地建設了一批“國家公園”。
公園,在現代指供群衆遊樂、休息以及進行文娛體育活動的公共園林,而在古代還指官家的園林。《魏書·任城王傳》稱:“(元澄)又明黜陟賞罰之法,表減公園之地以給無業貧口。”
金貞元元年(1153年)四月,金海陵王将都城遷到燕京,改名為中都。遷都前,海陵王不僅下令對燕京進行了改擴建,同時利用遼代的基本水系湖泊,大規模建設苑囿園林,出現了一大批由國家規劃建設的大公園和小公園,為後來北京公園園林的布局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金中都的園林建設是從皇城内外開始的,有東西南北四苑,以西苑最為重要,還有其他衆多的小型園林;在城外修建了多所離宮,并在郊區增辟新園林,這些行宮、園林,為金以後幾代王朝禦苑建設打造了骨架基礎。
西苑是以燕京舊城西部的古代洗馬溝水(金稱西湖,今蓮花池)形成的一系列湖泊水潭而開辟建設的,其中的瓊林苑和同樂園最有名。
能稱為大公園的瓊林苑位于宮城西南側,是海陵王在遼瑤池(金改稱魚藻池)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經金世宗、金章宗兩代五十多年的增建,成為金代宮中最為優美恢弘的苑囿,自然環境優美,建築壯觀,是金朝帝後及皇室成員經常遊玩的“禦花園”。元代人稱其“盡人神之壯麗”,可見其景色、建築之壯觀。《金史·地理志》載:“瓊林苑有橫翠殿、甯德宮。西園(苑)有瑤光台,又有瓊華島,又有瑤光樓。”南宋人所著的《金虜圖經》描述瓊林苑一帶園林風光:“西出玉華門,同樂園、瑤池、蓬瀛、柳莊、杏村盡在于是。”《大金國志》中也載:“西至玉華門曰同樂園,若瑤池、蓬瀛、柳莊、杏村皆在焉。”
從上述記載來看,瓊林苑中有瑤池、蓬瀛等景點,均在宮城西門玉華門内外一帶。海陵王重修了瑤池殿,建立了橫翠殿、瑤光台、瑤光樓、臨芳殿、神龍殿、隆德殿、觀會亭等,均為仿照北宋汴京禦苑的名稱,并将建成的新苑命名為瓊林苑(也稱瓊林園)。
瓊林苑形勝壯麗,元代人還能看到它的風景,曾記載:“緜聯翠苑,韬映金墉,樓阙嵯峨,殿閣穹隆”,可見金中都整個宮城的雄偉壯觀。時人通常把瓊林苑南部的瑤池及西苑中各大湖統稱為太液池,它們是皇宮中禦苑的池湖,溝通皇城水系,水流暢通,池中生長着蓮花、芙蓉花,池邊的樓台殿閣倒影映入池中,如同天工圖畫。
到金章宗時,瑤池改名為魚藻池,瑤池殿(位于池中島上)也改稱魚藻殿。魚藻池位于瓊林苑南部,池北岸是宮殿群,其中有蓬萊殿、蓬萊閣。“魚藻池,瑤池殿位,貞元元年(1153年)建。有神龍殿,又有觀會亭,又有安仁殿、隆德殿、臨芳殿,皇統元年有元和殿。”後來又增建了蓬萊院、蕊珠宮、蕊珠殿、龍和宮、龍和殿、翔莺殿、端明殿、明月殿、清風殿、香霏亭、蘭台、坤儀殿、玉華宮等樓台殿閣亭。
同樂園相當于小公園,其位置在玉華門外以南, 相當于今之青年湖略西一帶。據《金圖經》載“西出玉華門曰同樂園”,“大定十年宴群臣于同樂園之瑤池”。《中州集》也載:“道陵中秋賞月瑞光樓,召趙沨(文孺)對禦賦詩,以清字為韻。沨詩雲:秋氣初平月正明,蕊珠宮阙對蓬瀛。”禮部尚書趙秉文有詠同樂園詩:“石作牆垣竹映門,水回山複幾桃源。毛飄水面知鵝栅,角出牆頭認鹿園。”顯然這裡風景很盛,有蓬瀛等仙島,有柳莊和杏村,有鵝栅和鹿園。圍牆是虎皮石牆,迎門還有大片竹子,宮廷氣息與野趣相得益彰。
太甯宮堪稱大公園,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命少府監丞張僅言主持在城北營建太甯宮。太甯離宮區的水域,原是一片天然湖泊,屬于高梁河的一段河道。施工時,将這段河道擴充加深,使之成為水域寬廣的湖泊,就成了今北海、中海、前海、後海和西海的前身。當時把擴挖水域的土堆成島嶼和環湖的小山,島稱“瓊華島”,水稱“西華潭”,并重修“廣寒殿”等建築。由于古人把海市蜃樓當成了天上的瓊樓玉宇,是以按照傳說中的“蓬萊仙境”來建造這個離宮。經過13年的施工,太甯離宮區才正式完工。
規模龐大的太甯宮,其範圍包括今天北海、中海地區,宮内園林布局屬于古典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湖東西沿岸建有大量的宮殿。據《金史·地理志》載:“京城北離宮有太甯宮,大定十九年建(成)。後更為壽甯,又更為壽安,明昌二年更為萬甯宮。”對萬甯宮,金朝廷很重視管理和護衛,特設定了萬甯宮提舉司,“掌守護宮城殿位”。泰和三年(1203年)九月,又“以萬甯宮提舉司隸工部”,提升了規格。
關于萬甯宮的秀麗風光,我們今天隻能到金代詩人的詩作中去感受了。趙秉文有詩《扈跸萬甯宮》:“一聲清跸九天開,白日雷霆引仗來。花萼夾城通禁籞,曲江兩岸盡樓台。柳蔭罅日迎雕辇,荷花分香入酒杯。遙想薰風臨水殿,五弦聲裡阜民财。”從詩人的描述中可知,萬甯宮花萼夾城,柳蔭蔽日,荷花芬芳,喜鵲歡唱,泉水叮咚,宮槐蔥郁,景色秀麗,好比唐代曲江一樣的風景。
廣樂園又稱南園、南苑,為金中都宮苑之一,其位置大體在豐宜門西,鄰近城牆一帶。據《金史·海陵紀》載:“貞元二年(1154年)九月乙未,常武殿擊鞠。令百姓縱觀。”《金史·世宗紀》也載:“大定三年(1163年)五月乙未,以重五,幸廣樂園射柳,命皇太子、親王、百官皆射,勝者賜物有差。上複禦常武殿,賜宴擊球,自是歲以為常。”可見,廣樂園内有常武殿,為皇帝和百官射柳、擊球、習武處所。同時,這裡也是宮中元宵放燈的地方,每年正月元宵節,都要在宮中張燈,還會在其中搭架燈山,張燈結彩,熱鬧非常。
經過多年的建設,金中都可謂是大公園小公園遍布,除了西苑、東苑、南苑、北苑,還有後園、梁園、束園、趙園、鹿園等,景點衆多,風景優美,真是城在畫中。在今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當年也都有金帝的離宮。今釣魚台國飯店所在地,金章宗春月曾在此垂釣。這些公園既有自然景區,又有園林建築,使金中都更顯得景色秀麗、佳勝萬千。
金代即有“燕山八景”,稱: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積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後來演變為“燕京八景”。金中都的“國家公園”建設,是北京地區園林史上的第一次建設高潮,有些園林地段一直延續到今天。“燕山八景”中多個名稱一直流傳下來,對全國各地的景點命名産生了積極影響。
【來源:北京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