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2歲被評為戰鬥英雄,一封家信成絕筆,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最有出息的兒子”“要把人找到”“可以回家了”

“母親大人:關于你的回信我已經收到了兩封,家中一切情形盡知,祝你們身體健康,諸事順利,及祖母家中老幼平安為頌。我在部隊身體強壯,飲食日增……在這什麼困難都沒有,請你們不要挂念并附信捎去照片一張……”

這封落款時間在1948年11月1日的信,是時任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二十六旅七八團二營五連排長闫康成從部隊寄回的。随信寄回的照片上,闫康成一身戎裝,神采奕奕。

22歲被評為戰鬥英雄,一封家信成絕筆,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最有出息的兒子”“要把人找到”“可以回家了”

闫康成烈士随家信寄回的照片

闫家人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封末尾寫着“以後再寫吧”的家信卻成了闫康成的絕筆。

在寫完家信一個多月後的12月7日,闫康成在安徽宿縣張圍子戰鬥中犧牲,年僅22歲。陣亡通知書寄回後,闫家人屢次尋找烈士遺體無果,幾近放棄。

70年,彈指一揮間。

2018年12月20日,44歲的闫文清看着手機上轉發過來的消息,心裡很是疑惑,“都七十年了,覺得不太可能”。好奇心驅使着他點選進去,闫文清一字一句地讀着,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細節。

闫文清正在讀的,是今日頭條“尋找烈士後人”公益項目在12月19日釋出的“尋找河南新鄉籍闫康成烈士親人,他在淮海戰役犧牲,靜待親人祭奠”的消息。還沒等他讀完,新消息的提示音就斷斷續續響起,一看,家裡的親戚們已經把這條消息發給了他好幾次。闫文清通過查閱家譜、詢問家中的長輩,确認消息裡的闫康成正是自己犧牲在淮海戰役中的二爺爺。

22歲被評為戰鬥英雄,一封家信成絕筆,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最有出息的兒子”“要把人找到”“可以回家了”

闫康成寄給母親的信

據闫文清介紹,闫康成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1945年部隊征兵的時候,他是家中第一個舉手報名的。就這樣,19歲的闫康成參軍入伍,成為了中原野戰軍第九縱隊的一名戰士。在部隊期間,闫康成訓練刻苦、作戰勇敢,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1948年6月,華中大戰,闫康成率部在敵軍的強大炮火攻勢下,擊退三次反撲,掩護全營安全轉移陣地,被第九縱隊二十六旅第二屆群英大會評定為“二級戰鬥英雄”。

22歲被評為戰鬥英雄,一封家信成絕筆,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最有出息的兒子”“要把人找到”“可以回家了”

闫康成的立功報喜證書

村裡人敲鑼打鼓把他的立功報喜證書送回家中,“當年我們輝縣這裡一共有七個鄉,我二爺爺是這七個鄉裡第一個立功受獎的,為了慶祝這個事情,縣裡請戲班子唱了三天大戲,”雖然是從長輩那裡聽來的,闫文清也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家裡特别高興,出了個戰鬥英雄,很光榮,我老奶奶說他是最有出息的兒子。”

但是,好景不長,半年後,闫康成在戰鬥中犧牲。

1948年11月,人民解放軍殲滅黃百韬兵團後,中國共産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共淮海前線總前委根據戰場形勢,幾經磋商确定第二個殲擊目标應是由蒙城地區向宿縣孤軍冒進的黃維兵團。決定以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和華東野戰軍兩個縱隊,圍殲黃維兵團于浍河南北地區;以華東野戰軍主力分别阻擊徐州、蚌埠可能出援的國民黨軍,確定圍殲黃維兵團之作戰。

從11月23日至12月15日,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密切協同下,鏖戰23個晝夜,除110師起義外,全殲國民黨精銳部隊十二兵團四個軍、十一個師及一個快速縱隊,計十一萬四千餘人,生俘該兵團司令黃維、副司令吳紹周,為淮海戰役的全勝奠定了基礎。

陣亡通知書送回家中後,闫康成的母親十分悲痛,“要把人找到”成了這位六十多歲老人最大的心願。闫康成的大哥和一個本家的親戚拿着輝縣政府開具的搬運烈士遺體函和免費的往返火車票,前往安徽宿縣尋找闫康成的遺體。

22歲被評為戰鬥英雄,一封家信成絕筆,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最有出息的兒子”“要把人找到”“可以回家了”

闫康成烈士陣亡通知書

戰鬥剛剛結束不久,地上的血還沒幹。兩人幾乎找遍了所有暫時收葬犧牲戰士的地方,兩天的時間裡一無所獲。回家的火車開到半路,闫康成的大哥始終覺得不踏實,因為“就這樣回家實在沒有辦法跟老母親交待”,不死心的他返身回去繼續尋找,又找了兩天依然沒有任何結果。闫康成的大哥哭着回到家中,“也是擔心我老奶奶的身體,一直沒敢跟她明說。”

時間一天天過去,“後來我二爺爺的戰友回家說,當時戰鬥非常慘烈,二爺爺被炸彈炸飛了。”闫康成的母親不經意聽到了這件事,也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這位村民口中識文斷字的“大家閨秀”歎了一口氣說,“要是實在找不到就别找了,别費那個勁了。”後來,家裡人給闫康成立了一個衣冠冢,過年過節都會祭拜。但是,老母親心中一直挂念着這個“最有出息的兒子”,直到1976年去世的時候還在念叨。

家中留存的闫康成的資料,全被闫文清的父親在老櫃子裡鎖着,悉心保管。闫文清确認消息後,馬上告訴了自己的父親,家裡人也逐漸都知道了犧牲親人的下落。

闫文清的父親來到家族墓地前,哽咽着說道:“七十年了啊,以前想吊唁都不知道去哪兒,現在知道了,二叔,你可以回家了啊。”

22歲被評為戰鬥英雄,一封家信成絕筆,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最有出息的兒子”“要把人找到”“可以回家了”

闫康成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

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炮兵部隊服役三年的闫文清對軍隊、軍人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二爺爺是戰鬥英雄,我很自豪,也經常跟家裡孩子們說,要把這個事情一輩一輩傳下去。”

據了解,闫文清已經和烈士陵園取得聯系,一家人正在計劃着今年清明節前去祭拜。

緬懷先烈功績,告慰先烈英靈,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今日頭條公益尋人發起“尋找烈士後人”項目,與安徽省淮北市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合作“尋找淮海戰役烈士後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體接力尋找烈士後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日頭條誠邀全國各地媒體一起參與到“尋找烈士後人媒體志願服務團 ”中來。

如有烈士後人相關線索,歡迎聯系頭條尋人(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010-58341776),将有專門的從業人員對資訊進行核實和後續跟進。

22歲被評為戰鬥英雄,一封家信成絕筆,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最有出息的兒子”“要把人找到”“可以回家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