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盜挖皇帝祖墳,這個太監不要命了嗎?

作者丨穆 炳 森

盜墓之事時有發生,皇陵被盜也不是稀罕事。遠的我們不說,就說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竟在光天化日之下盜挖了清東陵,當時鬧得全國上下沸沸揚揚,據說還驚動了國民黨政府主席蔣介石。為此,後人把這件事拍成了影視劇《東陵大盜》。

盜挖皇帝祖墳,這個太監不要命了嗎?

作為後人盜挖前朝皇陵的事,在中國曆史上并不少見,如伍子胥、劉去、曹操、董卓、溫韬等,就連清乾隆帝都幹過挖掘前朝陵墓的事。可是當朝帝王默許他人盜挖自己祖墳的事,卻是很少聽說過。這不,在明萬曆神宗皇帝朱翊鈞時期就發生了。

萬曆皇帝為什麼要做出這種既辱沒祖宗又打自己臉的醜事呢?據說是為了斂财。

我們先來看看萬曆皇帝為什麼要斂财。

衆所周知,由于朱翊鈞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是以關于他的事,在曆史上記載的比較多。自從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之後,《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又重新火了起來。如果您讀了這本書,對萬曆王朝和朱翊鈞本人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說萬曆皇帝昏庸無能,政治腐敗可能有點過,但從他一生來看,卻沒有辦什麼大事。他最大的失誤就是自己三十年不上朝,利用宦官和奸臣弄權,形成黨争。

萬曆皇帝不但長時間不上朝理政,而且迫害忠良(鞭屍張居正)。他多年不立太子,同大臣們對着幹,史稱“國本之争”。同時他還貪圖享樂,大興土木,動用大量資金修建宮殿和廟宇。萬曆皇帝不僅活着時要享受,還念念不忘死後的安樂,光他的陵墓就建造了六年之久,花費了大量的資金,使“定陵”成為明十三陵中最為豪華的墓群。

當時明朝社會經濟發展十分緩慢,由于入不敷出,出現了經濟下滑的态勢。在這種情況下,萬曆皇帝竟動用大量的人财物力,悍然發動了征服外族的“三大征”,使國庫更加空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由于萬曆皇帝如此的折騰,本來就不很富裕的大明王朝缺錢了。

盜挖皇帝祖墳,這個太監不要命了嗎?

缺錢怎麼辦?萬曆皇帝有辦法,斂财。他為了自己享樂,以充盈國庫為幌子在百姓身上打主意。當時正值旱災,許多地方顆粒無收,萬曆皇帝不但不去赈濟災民,反而增加賦稅,收刮民脂民膏。他想了一個辦法:讓地方官吏向他定期進貢,還把進貢錢财多少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主要标準。這個制度一出台,官吏們便不擇手段地榨取老百姓的油水,并從中漁利。

再來看看,萬曆皇帝默許他人盜挖自己的祖墳是怎麼回事。

萬曆皇帝指使各級官吏橫征暴斂,手段無所不有,他哪顧百姓的死活,隻要收上錢來就行。盡管如此,朱翊鈞還是覺着光靠“進貢”來錢太慢,于是他又派出大批京官和太監深入社會各行業進行斂财,這其中有一個名子叫陳奉的太監表現最為突出。

陳奉是湖北鐘祥人,出身井市無賴,不知怎麼混到宮裡成了太監。陳奉原來是個八品官職的禦馬監奉禦,但他機警聰慧,為人通達,又善于阿谀奉承,很快就升入内宮侍奉,得到了皇帝的信賴。萬曆二十七年,陳奉被派到湖北老家征稅,同時監管當地銅礦開發和鑄造錢币的工作,權利相當之大。

陳奉達到湖北後,不但巧立名目的大肆收刮錢财用于中飽私囊,而且依仗皇帝對他的寵信随意奸淫婦女,草菅人命,甚至剖開孕婦的肚子溺殺嬰兒。對于陳奉的惡行,史書這樣記載:“剽竊行旅,恣意威虐。”

當地百姓恨透了陳奉,他橫行鄉裡無惡不作的行為也曾被告發,但萬曆皇帝卻不予理睬,這使陳奉更加膽大妄為的大肆進行殘暴斂财活動。

陳奉不但從活人身上斂财,而且他還打起了死人的主意。

盜挖皇帝祖墳,這個太監不要命了嗎?

事情是這樣的:陳奉正在思考怎樣才能發大财的時候,突然得到一個資訊,說是有人挖開了唐朝宰相李林甫原配夫人的墓穴,盜走了大量的金銀财寶。這個消息使陳奉眼前一亮,來了精神,他認為盜墓是一條快速發财之路,于是帶領手下爪牙開始盜挖古墓,果然得到了大批财寶。陳奉把所盜财寶,一部分上繳皇帝,用于邀功請賞,其餘的竊為己有。這樣,他着實地發了一筆橫财。

陳奉盜挖古墓的事,激起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要求制止盜墓行為,并給他定罪,但萬曆皇帝對此置之不理,反而表彰陳奉是“一心為公”。這樣更助長了陳奉的惡念野心,進而出現了盜挖明顯陵事情的發生。

顯陵是萬曆皇帝曾祖父朱祐杬的陵墓。朱祐杬生前雖然沒有當過皇帝,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的生父。朱祐杬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四子,當年被封為“興獻王”就番在湖北安陸州(今鐘祥市)。

朱厚熜接替堂哥明武宗朱厚照(武宗無子)做了皇帝後,同大臣們争鬥了十幾年才為生父争取到“恭睿獻皇帝”的谥号,死後葬在當地,取名“顯陵”。

盜挖皇帝祖墳,這個太監不要命了嗎?

顯陵是萬曆皇帝曾祖父的陵墓,陳奉當然不敢明目張膽地挖掘,于是他利用開發銅礦為掩護,暗地盜挖。果然他在顯陵挖出了大量的金銀财寶,這使陳奉喜出望外,他把少部分上交外,大部分歸為己有。據史料記載,陳奉返京時運送的寶物是“舟車相銜,數裡不絕。”

難道萬曆皇帝不知道陳奉在盜挖自己的祖墳嗎?沒有不透風的牆,他是有所耳聞的。隻因為看到如此多的财寶,見錢眼開的萬曆皇帝也就默許了。

多行不義必自斃。不久,有人告發陳奉盜挖皇帝祖墳,A錢了大量财寶,萬曆皇帝派人調查果然屬實。為了顧及皇家的面子,平息大臣們對陳奉的指責和百姓的憤怒,萬曆皇帝最終将陳奉處以極刑,所有财寶統統“充公”。陳奉這個無恥的盜墓賊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上述可知,陳奉敢于盜挖皇帝的祖墳,其實是在萬曆皇帝的默許下進行的。如果沒有神宗的縱容,給他一百個膽也不敢,可以說陳奉盜墓是具有“官盜”的性質。

萬曆皇帝如此喪心病狂的斂财,竟然置自己的祖墳都不顧,到頭來也沒有遏制住明朝頹局的發展,在他死後二十四年,大明帝國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