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機率論能幫我們幹什麼? 僅僅就是讓學生提高數學成績嗎?
喔喔喔,不是的,不是的,《劉嘉機率論通識講義》一書告訴我們,學會機率論通識,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用處和幫助。

了解了機率論通識,我們就能提高機率思維,掌握對抗随機、收獲确定性的方法,能夠計算和解決我們生活中很多不确定性的沖突。
比如在大城市買車車牌搖号的問題,通過以往天氣情況,預測将來出現極端天氣的可能問題,通過方差來看巴菲特的出色投資才能……
作者劉嘉還告訴我們,提高機率思維有三大原則:
第一原則:對抗直覺,能算就算。
有一個上海買車搖号的例子,很多人就上了智商稅。
因為上海車牌搖号中簽率隻有5%,于是,就有了代理搖号産業,如果交2萬塊錢,他們承諾能讓你的中簽率達到50%,而且三個月不中簽的,不僅退還這2萬,而且還再賠800元。
很多人覺得,這聽上去還比較靠譜。但實際上,通過機率論計算一下,就發現,這些人即使沒有任何門路,如果有100個人來交了錢,那麼,三個月下來,他們就會穩賺21萬。
下面這張圖,就是劉嘉給讀者做出的計算:
第二個原則:尋找條件,增大機率。
就那創業來說吧,假設創業成功的機率隻有1%,但如果你那擁有關鍵技術,找準了行業、采取了差異化競争政策,那麼,你的創業成功率就會大大增加。包括做銷售的,用機率分析法可以更精準的找到客戶。
第三個原則:相信系統,長期主義。
得到創始人羅振宇說“做一件事,一直做,等待時間的回報”。
即使這是雞湯,但如果真的堅持長期去做了,加上時間這個變量,最後的結果都會改變很大。
簡單的說,就比如學習,我們流的每一滴汗水,讀的每一本書,都會一點一點地改變我們的身體,改變我們的認知。
既然學習機率論,可以幫我們看懂前沿科技,了解現實世界,預知和抓住未來,那麼,我們就學起來吧……
可是,很多很多人,一看見“機率論”三個字,就和複雜的高等數學聯系在一起,這個可太難了!
然而,南京大學的劉嘉教授告訴我們,别怕! 看了《劉嘉機率論通識講義》,隻要國文能過關,機率通識就能看得懂!
劉嘉在這本書裡告訴我們:
首先,學習機率論并不需要很高的數學水準,好多機率題在求解的時候,其實更多考驗的是我們的國文了解能力、抓住關鍵資訊能力。
其次,我們每個人都有機率意識,隻是沒有形成系統化的思維,這本書就是幫我們把一些碎片的機率思維,整理成一套系統化的思維。
這本書共有7個章節,分别對機率論的基礎知識、機率論的計算方法、以及如何了解機率分布模型、讓我們看到貝葉斯方法的魅力、怎麼辨析頻率和貝葉斯學派的差異,讓我們建構機率論發展的大架構。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本書的作者,劉嘉,南京大學智能軟體工程實驗室副主任,他畢業于南京大學數學系,是系統工程學博士。
他這些年主要緻力于融合機率論、博弈論和系統工程等方法的研究,并在華為、百度、阿裡巴巴這些企業進行推廣應用。
總之,《劉嘉機率論通識講義》告訴我們,學會機率論機率論并不難掌握,有國文的了解力就能掌握機率論,就可以讓我們通過機率論的計算去抓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