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最新研究:給“薛定谔貓”第二個盒子會發生什麼?

《科學》最新研究:給“薛定谔貓”第二個盒子會發生什麼?

◆ ◆ ◆

世界上有很多有名的貓,但最神秘、最難以了解的貓莫過于既死又活的“薛定谔貓”。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26日發表研究說,科學家在實驗中制造出一種狀态更加奇異的“薛定谔貓”,它同時存在于兩個箱子之中,這項成果朝研制實用可靠的量子計算機邁出了又一步。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物質在微觀尺度上存在兩種完全相反狀态并存的奇特狀況,這被稱為有效的相幹疊加态。由大量微觀粒子組成的宏觀世界是否也遵循量子疊加原理?奧地利實體學家薛定谔為此在1935年提出著名的“薛定谔貓”佯謬。

《科學》最新研究:給“薛定谔貓”第二個盒子會發生什麼?

“薛定谔貓”假設了這樣一種情況:将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鐳的衰變存在幾率,放射性的鐳處于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态的疊加,貓就理應處于死和活的疊加狀态,這就是所謂“薛定谔貓”。

既死又活的貓在現實世界是荒謬的,但随着量子力學的發展,科學家已經成功使多粒子構成的系統達到這種難以了解的量子“薛定谔貓”态。由于這些粒子都屬于同一種粒子,是以又被稱為單模式貓态。

《科學》雜志發表的新研究第一次給單模式貓态引入量子糾纏的元素。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的另一個基本概念,大意是相隔很遠的兩個系統可以瞬間互相影響,被愛因斯坦稱為“遠距離鬧鬼”。

論文第一作者、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後王晨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産生的量子态可以比作一隻‘薛定谔貓’跨越兩個箱子,或者說是首次實作一種雙模式貓态。這是一個20年前就有所展望但是至今終于得以圓滿(解決)的難題。”

具體而言,他們設計了兩個微波超導空腔,而“薛定谔貓”就是空腔内由幾十個光子組成的駐波。駐波是指兩個頻率相同的波在沿相反方向傳播時互相疊加而成的波。這兩個空腔内的光子雖然頻率不同,但跨空腔關聯,如同一隻“薛定谔貓”同時存在于兩個箱子中。

《科學》最新研究:給“薛定谔貓”第二個盒子會發生什麼?

王晨說,這項成果的實際用途在于量子計算。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以比普通的計算機強大得多,但要實作有用的量子計算,量子糾錯能力必不可少,這是目前研制量子計算機的一個主要障礙,而雙模式貓态将有望為量子計算的運算過程加入量子糾錯。雙模式貓态還可對其他量子資訊技術有所幫助,如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等。

倫敦帝國學院實體教授myungshik kim指出,幾十年前就有人在一個微波空腔裡造出貓态,法

國實體學家serge haroche還借着這個拿到了諾貝爾獎。但把兩個空腔中的貓态關聯在一起能幫助光狀态的精确測量。 

王晨所在的耶魯實驗室正在試圖将這種貓态運用到量子位元(qubit)中以加速量子計算機的發

展。目前量子計算機裡99%的計算被用在糾正自身錯誤之上。關聯量子位元的貓态可以幫助檢

查系統中的這些錯誤,節省量子計算所需的時間。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05-30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