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法律訴訟上跟微軟握手言和之後,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宣布啟動一個新計劃:在谷歌内部建立創業公司孵化器。
據悉,這個孵化器名叫“area 120”,由谷歌高管唐·哈裡斯(don harrison)和布拉德利·霍洛維茨(bradley horowitz)掌管。啟動這個計劃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保持創業氛圍,和一些熱門企業家建立聯系,進而阻止員工跳槽創業公司。
在最近舉行的全員大會上,兩位高管對新組織做了介紹。他們表示,許多人都知道,谷歌鼓勵員工用20%的工作時間研究自己喜歡的項目,新孵化器之是以取名“area 120”正是向該制度緻敬。從理論上講,area 120允許員工全職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項目。
area 120(有時又叫作120)的辦公地位于谷歌舊金山新辦公樓内。谷歌高管希望area 120可以讓富有企業家精神的員工在公司工作更長時間,同時還可以孵化更多更好的創意。
不過唐·哈裡斯和布拉德利·霍洛維茨并未透露更多孵化器運作的細節,隻告訴員工,大體的架構是谷歌團隊可以申請加入孵化器,全職工作幾個月,送出具體商業計劃;之後,他們有機會收到谷歌的投資意向書,建立一家新公司,而谷歌将是投資者。
近年來,谷歌坐視許多高增長的創業公司落入競争對手之手,如谷歌前員工創辦的instagram,以及谷歌曾高度關注的whatsapp等等。害怕錯過更多機會是谷歌啟動新計劃的動機,同理谷歌也成立了alphabet。
有些耐人尋味的是,alphabet重組成立之前,谷歌收購了大量的機器人公司,并将其組建成為一個業務部門,名為“replicant”。但本月早些時候,alphabet解散了這一部門,并将機器人業務的研發人員轉移到了專門從事未來新技術和新産品研究的“谷歌x實驗室”。這一實驗室的研究對象包括提供網際網路接入的空中無人機等新技術。
雖然這其中并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從中可以看出,成立孵化器是否能夠在谷歌内部發揮意想中的作用還很難說。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内部孵化器都很難成功,原因很簡單:企業家可以自由來去。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最具天賦的企業家可以輕松離開并融到所需的資金,而留在孵化器的員工要麼經驗不足,要麼創意的可行性不高。最終他們不得不與母公司作鬥争,因為母公司會在融資及其它事務上進行限制。
谷歌已經成立了谷歌風投(google ventures)和谷歌資本(google capital)兩家公司,它們的目标也是為創業公司提供資金支援,将一些富有企業家精神的前谷歌員工留在公司之内。不過華爾街和投資人此前曾批評谷歌在創新研發領域投資和并購太過粗放,效果不理想。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基金公司是否會與area 120合作,但預計area 120的資金應該來自谷歌企業發展預算之外。
據悉,唐·哈裡斯和布拉德利·霍洛維茨也曾考慮招募一些企業家指導團隊。這些企業家不用到公司上班,可以在自己的住所辦公,這種模式借鑒了y combinator及其它企業的經驗。整體來看,谷歌的area 120仍然處于非常早期的探索階段。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04-27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