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美國人》如何評價轉基因?支援與反對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 ◆◆ ◆ ◆◆ ◆ ◆◆ ◆ ◆

提要

近日,農業部首次主動召開了一場有關轉基因的新聞釋出會,引發高度關注。也再度引發輿論對于轉基因利弊的争論。

轉基因的利與弊一向是學界的熱點話題。這篇刊登在美國著名大衆化學術科普刊物《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上的文章,展現了美國科學家對轉基因作物持續發展所帶來的影響的細緻分析。文章認為,轉基因技術的未來大體是安全而光明的,但不能以簡單的支援或反對草率對待。

科學美國人》如何評價轉基因?支援與反對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 ◆◆ ◆ ◆◆ ◆ ◆◆ ◆ ◆

        轉基因食品似乎每一天都在引發争議

robert goldberg身陷在椅子裡,雙手在空中比劃:“什麼弗蘭肯斯坦的怪物啦,從實驗室爬出的異形啦……這是我處理過的最讓人沮喪的言論。”這位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的植物分子生物學家,表達着他看到的人們對轉基因健康風險那不必要的、但又堅持不懈的擔心。這場辯論早該結束,但是“我們今天面對的反對意見,和40年前沒什麼兩樣。”

同樣在大學校園,專門從事視覺細胞研究的生物學家davidwilliams,卻持相反态度:“三十年前,我們不知道當把基因導入不同基因組時,基因組會對它做出反應。但現在這個領域中的任何人都知道,基因組不是靜态的環境。插入的基因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表達,也可能在幾代之後才呈現出改變。”他認為,這一結果可能導緻潛在的植物毒性在前期測試中被忽略。

不管williams對還是錯,有一點不可否認:盡管絕大多數證據表明轉基因作物是安全的,但對其使用的争論仍在繼續,在世界的某些地區,争論還越來越大。懷疑論者認為,争論畢竟是好事,對待全球食品供應問題,小心點總不過分。goldberg無奈地表示:“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在自己進行成百上千次的基因實驗。人們吃了這麼多東西也毫無問題,我們已經擔憂到愚昧了。”

那麼誰是對的?當我們仔細分析雙方的證據與利弊,我們才能發現走出這一困境的方法。

利益與擔憂

大多數認為轉基因安全的科學家都基于相同的立場。davidzilberman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農業與環境經濟學家,少數被農業化工公司與它們的反對者雙雙認可的研究學者之一。他認為,至少在理論上,轉基因作物的好處大大超過健康風險。使用轉基因作物“可以降低食品價格,減少農藥使用。能将玉米、棉花、大豆的産量提高20%-30%。如果在全球推廣,會有大量的人免于饑餓和死亡。”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估計,到2050年,世界将不得不增長70%的糧食,以供應增長的人口。氣候變化也會使耕地更難種。zilberman介紹道,但轉基因作物可以在幹旱、鹽堿環境中生長,更耐高低溫、病蟲害。

盡管有這樣的前景,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還是忙着禁止、限制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回避轉基因食品。美國種植的幾乎所有玉米和大豆都是轉基因的,但隻有monsanto's mon810 玉米和basf's amflora 洋芋這兩個品種在歐盟可以被接受,歐盟中也有八個國家完全禁止轉基因作物。在亞洲,包括印度和中國,政府尚未準許大部分轉基因作物,包括一種高産的抗蟲水稻。在非洲,數百萬人挨餓的情況下,幾個國家仍舊拒絕轉基因作物,盡管它們易于種植又特别高産。目前沒有一個國家明确計劃種植黃金大米(golden rice),盡管缺乏維生素a導緻了開發中國家每年100萬以上人口的死亡與50萬人不可逆的失明。

科學美國人》如何評價轉基因?支援與反對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 ◆◆ ◆ ◆◆ ◆ ◆◆ ◆ ◆

比起普通大米,轉基因大米具有特殊的性狀和優勢,也引來更多擔憂

在歐洲,對轉基因食品的懷疑,捆綁着的是對美國農業的懷疑。歐洲的态度也影響了世界其他地區。“在非洲,他們不在乎我們這些野蠻美國人在做什麼,他們隻看歐洲拒絕了,就也說不。”zilberman說。歐洲的反對者們支援“預防原則”,在這項技術被證明是絕對安全之前,都應當禁止。但正如醫學研究人員所知道的,沒有什麼能被稱作是“絕對安全”。

幹淨的記錄

幾千年來,人類有選擇地繁殖作物,進而改變植物的基因組。近60年來,科學家通過化學或輻射手段,引發植物dna突變,創造小麥、水稻等的新品種并成為農業支柱。這種做法引發了一些科學家和公衆的反對,也導緻了不明的健康問題。

不同的是,選育和誘變技術往往導緻大量的基因改變或交換,相比之下,轉基因能将能将植物,甚至是來自細菌、病毒或動物的一個基因(或其中的一部分)插入到另一種植物中。支援者認為,這種精密技術更不容易出意外。大多數植物分子生物學家還說,在極少數情況下,新的轉基因植物産生了意想不到的健康威脅,科學家們也能迅速查明和消除它。“我們知道基因可以測量周圍每一種基因的活性,” goldberg說,“我們可以準确地顯示哪些變化會發生,哪些不會。”

科學美國人》如何評價轉基因?支援與反對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 ◆◆ ◆ ◆◆ ◆ ◆◆ ◆ ◆

  利用病毒dna轉移遺傳物質,其實是很普通的一種過程

在植物中添加病毒基因,聽起來毛骨悚然,但其實不值得大驚小怪。人類的某些基因也起源于病毒。“轉基因批評者說,大自然的物種屏障阻礙基因相交,這純屬無知。”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植物分子基因學家alan mchughen說。豌豆、蚜蟲中含有真菌基因,小麥本身就是一個雜交品種,“大自然母親時時都在做這樣的事。”

吃轉基因食品,能讓新基因作用在我們自己身上嗎?科學家還從未發現遺傳物質可以通過人體腸道進入細胞并表達出來。沒有一個單因子對照事件表明疾病來自轉基因食品。mark lynas,這位先前的轉基因反對者,已經倒戈成為支援者,并指出許多食品安全事件已被歸因于非轉基因作物。

1998年,植物生化學家Árpád pusztai發現大鼠食用轉基因洋芋後,會發育不良并引起免疫系統的相關變化,但後證明這些洋芋并非人類食用的,而是專為研究目的而設計的。最近,由gilles-Éric séralini教授帶領的團隊,發現大鼠大量食用某種常見轉基因玉米時會誘發癌症,但鑒于gilles-Éric séralini長期以來反對轉基因,他的研究中,隻依靠易感惡性良性腫瘤的實驗鼠,也沒有足夠的數量與适當的對照組,實驗缺乏細節與分析,最終歐洲食品安全局駁回了這項研究結果。

一些科學家認為,轉基因食品的反對者大多出于政治而非科學,他們的動機是反對大型跨國企業在食品供應上的壟斷,借口風險與遺傳,隻是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方式煽動群衆反對農業工業化。

持續的疑慮

并非所有轉基因的反對言論都是無憑無據。長期健康影響可能是微妙的,科學家早有共識,阿茲海默症和許多癌症,都有環境成分作祟。

轉基因植物中被改編的基因數目可能遠遠小于傳統育種技術,但反對者認為,傳統的基因組變化,是自然的過程,今天的人為操作,可能會帶來意外,包括毒素或者新的過敏源的産生。轉基因作物的基因不會通過吃進入人體,但不意味着它們對蛋白質毫無影響,這些變化難以捕捉,甚至不會出現在先期測試中。

索爾克研究所的schubert也加入了williams的陣營,成為少數尖銳挑戰“轉基因安全”的生物學家。如果反對行為不會被雜志和媒體指責的話,可能還有更多的科學家會反對基因改造。這些指責和攻擊,他們認為,是出于擔心,擔心這些反對觀點傳播之後,本領域的研究資金将會減少。

科學美國人》如何評價轉基因?支援與反對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 ◆◆ ◆ ◆◆ ◆ ◆◆ ◆ ◆

衆說紛纭之中,對轉基因的疑慮是難免的

兩位科學家都說,在重要期刊發表質疑轉基因安全的評論後,他們的名譽就常常受到攻擊。2009年《自然》雜志發表了來自芝加哥洛約拉大學和聖母諾特丹大學研究人員的論文,論文指出轉基因玉米似乎正從農場蔓延到附近的溪流,而這可能會對昆蟲造成風險,因為實驗室研究表明,石蛾似乎因食用轉基因玉米的花粉而食欲減退。結果就引發了許多科學家的抨擊。

前途仍可期待

這場辯論中,有一個中間地帶。許多溫和的聲音呼籲繼續轉基因食品的推廣,同時保持或加強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測試。他們密切關注現有的健康和環境影響,而不隻是轉基因作物。美國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的jaffe指出:所有作物都應有更多的測試。“我們應該有更好的食品監管。”

schubert同意這點,盡管仍有顧慮,但他相信,未來測試體系提升的情況下,轉基因作物可以被安全推廣。“我交談過的90%的科學家假定,新的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測試,像新藥測試一樣由fda主導。現在肯定不是,但應該這麼做。”

加強測試,自然會延緩新作物的引進。“在目前的測試标準下,連最傳統的雜交作物也不能進入市場。” mchughen說道,“如果變得更嚴,将會怎樣?”

這個問題很公平。但随着各國政府和消費者越來越不反對轉基因,未來測試體系的提升,很可能最終妥協于轉基因作物為人類帶來的顯著優勢。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04-24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