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以來,我國各地生豬價格從持續數月的深度下跌行情中強勢反彈,而在豬肉價格漲跌之間,“豬周期”頻頻傷農,産業軟肋屢屢暴露,種豬依賴進口、飼料 價格受制于人、産業集約化程度低等一系列行業弊端逼問出“肉碗怎麼才能端穩”的大問題。此外,在豬價處于深跌行情時,《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盡管國 内生豬行業“産能過剩”,但豬肉進口甚至存在走私入境的可能。而和豬價下跌形成對比的是,在相當程度上依賴進口的飼料價格卻在上漲。
業内人士建議,“豬糧安天下”,必須加快我國生豬産業走上一體化經營發展道路的步伐,增強與美國、歐盟等國際大型肉食企業的抗衡力,宜從飼料、種豬、流通等全産業鍊角度增強“肉碗”控制力。
種豬過度依賴進口
我國是生豬養殖量及消費量大國,最能展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種豬資源長期靠進口,是長期困擾業内人士的一大問題。
我國每年消費的豬 肉已經超過5000萬噸,但是,絕大部分商品豬肉種源依賴進口,本土生豬市場佔有率極小。“決定豬肉品質的種豬大部分依賴進口,其弊端就是一方面令價格受制 于人,有的企業花大價錢買來的隻是國外一般的種豬;另一方面,存在很大的疫病風險。”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正邦集團商品豬江西公司總經理陳羅平說。
江西省畜牧獸醫局局長黃峰岩則表示,我國大部分中小型養殖場存在重引種、輕育種的情形,因為技術育種差、管理水準低、豬舍環境差等因素,導緻企業養殖陷入“引種-退化-再引種-再退化”的不良循環中。
據業内人士介紹,美國、加拿大、丹麥等國家都有國家引導建立的育種體系或組織,幾乎歸集了所有的優秀種源。我國缺乏以政府組織引導為主建立的生豬育種體系,目前生豬育種的主體主要是大型企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正邦集團種豬種源以加拿大系為主。2008年至今引種1600餘頭,并與加拿大聯合育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技術,并在國外育種 技術的指導下,很快建立起了繁育體系。目前,育種技術已實作與加拿大同步接軌。繁育的“雙肌臀”大白豬,通過了農業部的技術鑒定,評定意見為“國際先進水 平”。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我國育種體系建設目前還在初級階段,應加速建立起我國自己的生豬育種體系,以掌控“肉碗”品質源頭。
飼料價格受制于人
目前在生豬飼料供應和價格問題上,國際市場占主導。我國是全球豆粕購買量最大的國家,年需求約8000萬噸,其中80%靠進口。
此輪“豬周期”在深跌行情時,飼料價格受國際行情影響而上漲。從事生豬業研究近30年的正邦集團采購總監焦聯德介紹,生豬飼料60%為玉 米,20%為大豆。2月份以來,受國際大豆市場影響,豆粕每噸上漲五六百元。據農業部監測,至5月第二周,飼料價格依然上漲,全國玉米平均價格2.40元 /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8%。全國豆粕平均價格4.1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2%。
業内認為,要端穩手中“肉碗”應提升産業上遊飼料 話語權。焦聯德表示,目前在生豬飼料供應和價格問題上,國際市場占主導。我國是全球豆粕購買量最大的國家,年需求約8000萬噸,其中80%靠進口,而進 口又多是依賴美國期貨定價,國内的豆粕、豆油價格也是緊跟美國大豆價格的走勢。
據焦聯德介紹,盡管最近兩年美國大豆豐收,價格卻沒有大跌。豆粕雖隻占飼料比重的20%,但是對養殖戶的成本變動而言卻占一半比重。玉米每噸價格波動僅在兩三百元,而豆粕價格波動幅度卻在兩三千元。
産業加速更新迫在眉睫
由于我國生豬産業集約化程度有限,産業基礎仍然薄弱,受訪人士普遍表示,要從根本上解決生豬生産的周期性波動問題,應統籌兼顧、綜合施策、長短結合、标本兼治。
“今年以來,面對深度下跌的生豬價格,我國通過收儲凍豬肉、增加貸款等措施對市場信心起到了提振作用。各地也采取了引導養殖主體調整結構,加強 生豬保險産品創新,開發商品豬保險産品等措施。但是,從長遠來看,亟須引導行業加速走向一體化經營道路,建立起現代經營體系。”黃峰岩說。
陳羅平認為,30多年來我國生豬産業經曆了幾個時期,本世紀頭十年進入了以規模化養殖為主的時期,2011年後進入了向現代畜牧業發展即一體化經營發展的加速轉型期。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我國豬肉價格波動一直很大,波幅甚至高達50%以上,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産業集中度不夠。
此外,黃峰岩分析稱,我國有6000萬個養豬主體,市場資訊的及時傳遞很難,調控也難。此次豬價波動,國家也釋出了預警資訊,但未必都傳導到位了。
江西省畜牧獸醫局資訊中心主任鐘新福認為,國内生豬産業鍊條分割得很厲害,美國的四大公司控制了全國60%以上的豬肉供應;歐盟的中小型豬場聯合起來成立合作社進行産業鍊整合,兩者核心均是一體化發展道路。
李國祥建議,促進生豬業健康發展要以生豬産業鍊為基礎,優化整合豬的繁育、商品豬的飼養、運銷、加工、屠宰等各個環節,通過行業整合方式培育生豬業産業 鍊,發展訂單生産或者合同生産,建立現代化的農業生産經營體系。“可以建立要素交易市場,讓想退出市場的養殖戶能退出。”
鐘新福認為,一體化 經營發展有利于保證農業産品的品質和供給的安全。記者在總部位于南昌的正邦集團了解到,公司實行生豬自繁自養,投入了1.5億元在江西省内及省外多個養殖 基地建設産業标準化和溯源資訊化管理系統,同時使用集團自身生産的獸藥、飼料,到自辦的屠宰場宰殺,再送到各專櫃銷售,形成了從“田園”到“餐桌”的全程 可追溯食品安全産業鍊。
善用期貨市場端穩“肉碗”
專家認為,加快建設生豬期貨市場,善于利用期貨市場,增強我國生豬行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李國祥認為,有了期貨市場,養殖戶可通過期貨交易行情及時了解未來的市場價格走勢,合理調整養殖規模,降低生産經營的盲目性。豬肉加工企業也增 強了應對豬肉價格波動和存儲加工産品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與占生豬養殖總成本80%以上的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期貨市場形成關聯,建立健全 農牧産品期貨體系,形成飼料原料和生豬的養殖套利關系。
有業内人士建議,可在不斷推進一體化經營的基礎上,建立适合我國國情的生豬期貨合約标 準。根據全國主要産銷區交易現狀,設計與不同品質标準相對應的生豬期貨合約,分别交易和交割。通過産業整合、品種推廣等方式,待條件成熟後制定全國統一的 生豬品質标準和統一合約,明确規定不同等級生豬價格的升貼水。
同時,健全生豬市場流通體系,發展生豬養殖資訊平台,将生豬現貨、期貨市場和農村資訊化發展相結合,建立覆寫各養殖區的生豬養殖資訊網絡。此外,可考慮建立生豬價格指數等,現貨交易可直接以價格指數為基準,引導生産者規避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