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篇,我先介紹經方大家胡希恕老師……
胡希恕老師(1898.3~1984.3),中國現代傑出的經方臨床家、思想家、教育家。作為“謹守病機派”的代表,胡希恕先生與“髒腑經絡派”的代表劉渡舟先生、“方證藥證派”的代表葉橘泉先生,構成中國現代傷寒學術史上的三座高峰。胡希恕先生謹守“六經、八綱、方證”三個層次的病機,通解《傷寒》、《金匮》、《溫病》,以臨床療效卓著而廣受贊譽。
這人呐,
一輩子隻要做好一件事,
就算功德圓滿了...
胡老說:這一生,經方是我做到最好的事!
說實話,人的一輩子,能夠把一件事做好,那就很了不起了。比如,能夠把醫生做好,就特别不容易,需要有一種工匠的精神,要有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明醫。
大家請注意,這裡我不是說【名醫】,而是【明醫】,是要做明明白白的中醫,是通曉醫理,高明的中醫。現在名醫很多,什麼市名中醫,省名中醫,但這些名醫都真的是明醫嗎?
胡老一生緻力于中醫經典的研究,尤其是對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做了深入的研究,創立了獨特的六經八綱辯證體系,強調六經來源于八綱的理論,辨六經就是辨八綱。
胡老的六經八綱體系強調,人體生病,不出三個病位兩個病性,三個病位是表、裡和半表半裡,兩個病性就是陰和陽。三個病位分别有陰陽,就有了六經病。
六經病包括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少陰病、厥陰病和太陰病,六經病是六大綜合症候群,是人體正氣和邪氣交争所表現出來的六組不同的症候綜合征。
胡老見解獨到,是名副其實的經方大家,真正的明醫。胡老不僅對經典的研究特别深入,而且臨證看病水準特别高超,療效顯著。
同是經方大家的劉渡舟老師,是這樣評論胡希恕先生說:“每當在病房會診,群賢齊集,高手如雲,惟先生能獨排衆議,不但辨證準确無誤,而且立方遣藥,雖寥寥幾味,看之無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學也。 ”
是以,胡老的六經八綱辨證體系,影響了後世千千萬萬學子,也造就了一批明醫,包括馮世綸老師、陳雁黎老師、馬家駒老師等等。
十幾年前,在母校南方醫科大學的圖書館裡,就有幸找到了一本關于胡老六經八綱辨證體系的書,印象很深刻,就是上面這本紅色的書。
當時我已經學完傷寒雜病論課程,看了胡老對傷寒雜病論的講解,跟學校老師講的六經辨證體系完全不一樣,讓我腦洞大開。但是,但是當時還沒有獨立上臨床診病,也就分不清哪個體系更加适合臨床。
十多年過去了,臨床接診了許許多多的病人,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臨證心得體會,加之對經典理論的研究也逐漸深入。實踐證明,胡老的六經八綱辯證體系非常了不起,不僅容易掌握,而且對臨床非常實用。
這一年多來,又在中醫線上平台上學習了一些課程,特别是學習了馬家駒老師講的胡希恕經方體系,對胡老的體系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提高。
是以,從今天開始,我将跟大家分享胡老的六經八綱辨證體系,以更好地傳承醫聖張仲景的經方醫學。
由于個人學習能力有限,往後說的不合理的地方,請各位同道指正,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