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BM提出五大能力驅動認知商業變革

日前,在主題為“迎接認知時代,ibm與您智勝未來”的2016 ibm論壇上,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宣布:ibm認知商業戰略在中國正式落地。ibm表示,認知技術正在以五個方面為企業再造競争優勢,這将是ibm又一次重大變革。

2016年3月1日在主題為“迎接認知時代,ibm與您智勝未來”的2016 ibm論壇上,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宣布:ibm認知商業戰略在中國正式落地。論壇上,ibm介紹了認知商業在中國的最新成果。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表示:“認知時代已經開啟,這對于中國的意義特别重大。在不久的将來,我們将能看到整個商業模式由于認知技術的推動而發生巨大變化——小到每個人獲得的服務和産品、創業者所能擁有的商業創新優勢,大到傳統企業行業的轉型、甚至經濟和整個社會治理效率的跨越式提升。我們堅信,認知商業是大勢所趨。”

IBM提出五大能力驅動認知商業變革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

如今随着大資料的普及,所有形式的資料都在不斷積累成一種等待被利用的資源,但有80%的資料無法被目前的it系統處理或了解,是以,企業需要全新的計算工具來挖掘這些資源——這就是ibm watson所代表的具備規模化學習、根據目标推理以及與人類自然互動能力的認知系統。它能賦予物件、産品與流程“思考”的能力,幫助企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獲得洞察和決策支援,進而為各個行業甚至人類的生活工作方式帶來颠覆性的變革。

ibm認為,認知技術正在以下五個方面為企業再造競争優勢:

1. 客戶互動:認知系統可通過分析與推理所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資料,來找出真正激發客戶興趣、産生互動的關鍵。這将改變傳統的客戶互動模式,使企業可以為客戶提供大規模個性化的産品及服務。例如,ibm與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近期合作開發的pepper機器人,可了解包括社交媒體、視訊、圖像和文字上下文中隐含的意義,增強自然語言互動的能力。在零售行業借助機器人小助手,使用者所說的話以及相應的手勢和表達都可以得到了解和回應。此外,兩家公司目前正在探索從課堂教學助手到護士助理等一系列應用。

2. 專業能力:認知系統能幫助專業從業人員掌握新知識,幫助專家更加深入快速地開展研究工作和分享成果,讓高品質的專業服務惠及普羅大衆。正如ibm和under armour合作推出“認知訓練系統”,它可以被用作私人健康顧問、健身教練與助手,在睡眠、健康、運動和營養狀況方面,提供及時、專業且有資料依據的指導。未來,它有望成為第一款能夠綜合評估衆多健康影響因素的認知系統。

3. 産品與服務:認知技術支援的産品和服務可以感覺使用者及周圍的世界,通過推理和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增強服務能力,為人們帶來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比如,ibm與medtronic合作,使得medtronic可穿戴醫療裝置具備認知能力,進而便于為病患提供個性化的糖尿病管理服務。此類應用還能夠給病患帶來自我診療能力,例如預測可能的低血糖風險,以及發現食物和活動對血糖趨勢的影響等。

4. 流程與營運:認知技術還能改變企業營運的方式,優化企業管理。汽車巨頭scania group運用認知技術,利用車輛自身和工作環境中的物聯網資料,實作降低油耗、優化車隊營運規劃并降低駕駛員風險。

5. 探索和發現:将認知技術應用于海量資料源,人們将能夠發現新商業模式、創新機會。認知系統有價值的假設推斷,還可以推進尖端科研探索與發現。ibm正在用watson認知計算能力,和十多家前沿性癌症機構合作,協助惡性良性腫瘤醫生通過海量豐富的基因組資料快速擷取洞察,針對患者的具體基因檔案,發現新的有效藥物。

ibm還指出,企業的認知轉型将是一段旅程,這其中有五個關鍵要素,包括:制定一套完備的認知政策,加強認知型資料分析能力,優化用于行業、資料和認知api的雲服務來打造面向新型開發的平台,優化用于認知工作負載的it基礎架構,和保證在認知時代下的資料安全。如果能把握住這五個關鍵要素,企業就能夠快速跨入認知商業時代、成功踏上轉型之路。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03-03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