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導演、制片人布萊特•拉塔納稱,美國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毀了好萊塢。
在上周的太陽谷電影節,《尖峰時刻》(rush hour)的導演表示,他非常尊重傳統的電影評論。但他同時也認為,把成百上千個來自線上線下的評論縮減為一個通俗的總評分,就成了一種有害而錯誤的标簽。
“如今電影文化中最糟糕的東西就是爛番茄。”拉塔納說。他的公司ratpac娛樂參與了《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batman vs.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2016)的合資。“我覺得這是對這個行業的毀壞。我一直對電影評論懷着尊重和欣賞的心。在我小的時候,電影評論是一種真正的藝術。你會去讀保林•凱爾(pauline kael)還有其他人的影評,而這些現在已經不複存在了。現在就隻有一個數字。一個表現正面評論和負面評論比例的數字。現在的情況都是‘你的電影爛番茄評分是多少?’這很可悲。隻是因為《蝙蝠大戰超人》的爛番茄評分太低,這部本來非常成功的電影就被籠上了陰影。”
紮克•施耐德(zack snyder)執導的《蝙蝠俠大戰超人》花費了大約2.5億美元的成本,在全球獲得9億美元的票房,盡管這被認為是一部令人失望的電影(爛番茄新鮮度27%)。
“人們不知道拍一部這樣的電影意味着什麼。”拉塔納繼續說。“這太奇怪了,太瘋狂了,它傷害了這個行業,它使人們不去看一部電影。在美國經常是‘哦,這部爛番茄分太低了,是以我不去看了,這部一定很爛。’但那是一個彙總的評分,沒有人知道這個分數意味着什麼,它也不總是正确的。令人覺得可悲的是電影評論已經消失了,真的很可悲。”
不少受歡迎的電影爛番茄評分都很低,包括《小鬼當家》(home alone,55%),《鐵鈎船長》(hook,1991,30%),《哈啦夏令營》(wet hot american summer,32%)以及《野鴨變鳳凰》(the mighty ducks,15%)。最近這種情況更多地出現在電視劇上,netflix的《鐵拳》(iron fist,2017)影評人評分是18%,而觀衆評分是83%。
我們也聯系了爛番茄,問他們如何看待拉塔納的看法,傑夫•凡裡斯(jeff voris)給了我們一段陳述作為回應。“在爛番茄,我們完全同意電影評論是重要且有價值的,對于影迷來說,我們簡化了擷取某一部電影或是一部電視劇的上百條專業評論的方式,這是是史無前例的。”凡裡斯寫道:“爛番茄評分,顯示的是專業評論中正面評論的百分比,這已經成為影迷做決定的一個有效的工具,但是我們相信這是一個開始,他們還是會讨論,會争論,會交換彼此的意見。”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爛番茄受到來自好萊塢的批評了。2015年,著名女演員梅麗爾•斯特裡普(meryl streep)質疑了爛番茄評分人的男女比例。在倫敦國際電影節的一場新聞釋出會中,她稱爛番茄的評分人中,女性數量是168人,而男性有769人,并稱這樣的不平衡會導緻評分結果的偏移,進而使這個産業趨向于以男性品味發展。
同年,文藝恐怖片導演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與拉塔納提出了相似的批評(盡管他的作品得到了很有利的評論)。他告訴一家加拿大新聞媒體,爛番茄把整個評論的過程都縮減為簡單的“好/壞”評價。柯南伯格認為,是觀點的多樣性成就了一些高品質的聲音,而以爛番茄這樣的方式則不會有這樣的多樣性,這樣看來,這樣的機制是弊大于利的。
編譯: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