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震撼可視化,講述宇宙生命和宇宙垃圾

震撼可視化,講述宇宙生命和宇宙垃圾

面對日益繁雜的資料和洪流般的資訊,資料可視化以有趣、甚至充滿藝術氣息的方式呈現,無疑是篩選并表現複雜資料的有效方式。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同樣可以用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它冰山一角。大資料文摘精選了兩個宇宙可視化的例子,相信看完這兩個視訊,大家更能感受到宇宙的眩目、蘊含的隐憂或者生命的渺小。

宇宙生命可視化

如果地外生命和地球生命類似的話,那麼它們很可能居住在距離太陽系幾千甚至幾百萬光年之外的類地行星上。如今,天文學家已經用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探測到了1700多個太陽系外行星。盡管我們很難想象如此多行星的模樣,但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天文學研二學生ethankruse找到了一個方法。他制作了一段動畫,使人們目眩神迷的同時倍感卑微。

其中每一個圓圈都是一顆行星,最右邊則是我們的太陽系。2009年,nasa将開普勒望遠鏡發射到太空,自此之後所識别的每一顆行星都在這幅動畫中了。它一共顯示了1,705顆太陽系外行星,它們分屬于685個行星系(正如我們的太陽系),許多恒星系統擁有不止一顆行星。

為了看清楚每一顆行星,他并沒有按照比例制作行星的圖案,但每一條行星軌道的确是按比例制作的。是以,如果你将這些行星的運作速度和我們太陽系行星的運作速度相比較,你便會看到其中許多都運作得非常快,這意味着它們距離母恒星要近得多。此外,視訊左側有一個溫度計量器,對應各個行星的不同溫度(機關為開爾文)。動畫中的行星位置并不與它們在銀河系中的真實位置一一對應。

其中,許多行星比地球大得多,且極其炎熱。它們的表面溫度可達1,800華氏度(即982攝氏度),專家稱它們為“hot jupiter”(炎熱的木星)。盡管這些星球對于生命的存活過于炎熱,但也存在一部分和地球差不多大小、差不多溫度的行星——正是這些遙遠的天體給一些天體生物學家帶來希望。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通過研究這部分行星的大氣層,我們可以發現地外生命的第一個信号。

宇宙垃圾增長趨勢可視化

space x 發射并成功回收火箭、nasa 下一年将擁有 193 億經費開展工作……無論是在民間還是政府層面,太空探索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而雖然這些活動讓人類越來越了解自己所在的這個宇宙,卻也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其中之一便是太空垃圾。

nasa 表示,他們現在正在追蹤大約 20000 件用過的火箭部件、報廢的衛星和那些比壘球體積要大的各種碎片,它們以每小時超過 17000 英裡的速度圍繞着地球旋轉。除此以外,在地球外圍還有 50 萬件和彈珠大小類似,以及過百萬件太小以至于沒有辦法追蹤到的“垃圾”。太空垃圾已經成為了太空探索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因為即使是那些小得無法追蹤的垃圾也可能對通訊衛星或者其他航天器帶來安全威脅。像國際太空站在今年 7 月就稍稍改變了軌道來躲避一塊碎片。

英國科學研究所最近推出了一個視訊,以非常直覺的方式展示了從 1957 年第一顆衛星發射以來,到現在将近 60 年間太空垃圾的增長狀況。在這短短一分鐘的視訊中,宇宙垃圾就像一粒粒沙子将地球重重包圍,越來越密,覆寫了地球原有的顔色。并且以地球為圓心,向外不斷擴充,看起來真的讓人觸目驚心。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12-28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