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豆瓣8.4《相約星期二》|進階的人生态度,不能忽略這個課題

作者:舊王謝

隔壁人家住着一個患有老年癡呆症的老人,一牆不隔音,隔三差五能聽見一個中氣十足的男人對他呵斥:告訴你别一個人上廁所,怎麼記不住,又摔了吧!或者是:有尿沒尿,沒尿你上這兒來幹嘛!

原諒我不是故意聽到這些,也原諒我聽到這些後什麼都沒有做。有幾次我很想敲響他家的房門,告訴那個不耐煩的兒子

不要這樣對待他,他不是故意犯錯,隻是記不住你說的話。他是你的父親,是一個生命即将枯朽的老人,不是你的寵物,也不是你的累贅。

但抱歉,我什麼都沒做,我對此無能為力。

日益加劇的人口老齡化,是每個當下的老人和未來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相約星期二》這本書裡,有一個垂死老人對生與死的一切探問。

豆瓣8.4《相約星期二》|進階的人生态度,不能忽略這個課題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米奇,在他得知自己的大學老師莫裡患病之前,每天忙碌地做着媒體工作,托着疲憊的身子像小醜一樣跳來跳去,不知目标為何。

當他偶然間得知莫裡的身體狀況前去探望,在畢業十六年後再次見到老師,才陡然想起:大學時的他曾視金錢為罪惡,視西裝領帶為枷鎖,他曾發誓要過一種自由美好的理想樂園生活。

但是,他一直在背道而馳。

于是老教授再次成為他的導師,兩個人每周一次,探讨關于生活的意義,約在星期二。

莫裡老人患上的是als,即俗謂的"漸凍症",另一個罹患此疾的人物大家都不會陌生,就是已然逝世的天才實體學家霍金。

與霍金一樣,莫裡清醒的神智也被禁锢在一具脆弱的病體裡;也和霍金一樣,莫裡知道來日無多和毫無價值不是同義詞,他要趕在生命結束前,把一生體悟到的智慧傳遞出去。

不由想起木心先生曾給一衆藝術青年開辦的文學課,陳丹青說:老師教會了我對這個世界不再害怕。——對米奇而言,莫裡的十四堂人生課,也同樣教會了他對這個世界不再害怕。

豆瓣8.4《相約星期二》|進階的人生态度,不能忽略這個課題

重逢第一天,莫裡老人就和他讨論了死亡是怎麼回事。

死亡。多可怕的字眼兒,中國人普遍不談論這個沉重的話題,好像一旦開口,暗中的死神就會被我們驚醒,進而緊盯我們不放。

虛弱的莫裡卻一針見血地指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沒人願意信這一事實。

為什麼思考死亡這個問題這麼難?因為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夢裡,并不曾真正地體驗世界,隻是處于渾噩狀态,做着自以為是的事。

曾經聽吳伯凡老師的課,說到當喬布斯得知自己隻剩兩年時間時,他的眼神都變了。在生命餘數不多的時刻,他将時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創造出iphone4和4s,在世界帶走他之前再一次改變了世界。

一旦你學會了怎樣去死,也就學會了怎樣生活。

這不是說教,連喘氣說話都費力的老莫裡怎麼有功夫對人說教呢?他隻是盡最大力氣,展開自己的大腦皮層與尚未萎縮的情感,如同一個理想父親,為他的孩子上最後一堂課。

十四周裡,他們談論了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悟、對衰老的恐懼、金錢、愛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諒、完美的一天,以及最後一課:葬禮。

豆瓣8.4《相約星期二》|進階的人生态度,不能忽略這個課題

關于對世界的關注,莫裡老人說:正因為我在遭受痛苦,才更容易想到那些比我還痛苦的人。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關于金錢,他說:我們樹立了一個錯誤的價值觀,進而對生活産生了一種幻想破滅的失落感。

關于愛與婚姻,他則說:婚姻需要尊重、妥協、坦誠和共同的價值觀。不相愛,即如死亡。

妙語隽言在字裡行間靈光閃現,直面站在對面凝望着他的死神,老人的幽默随處可見。

我感動于莫裡老人對人間的熱愛與留戀,驚異于他對死亡的勇敢與通透,激賞于他将自己做為課堂标本,邊洗滌、邊解剖、邊講解的灑脫。

當然,他也會因為疾病的折磨、日益受限的軀體而難過流淚,那些不屬于星期二的時光,在他人看不見的地方,老教授殘喘艱難。

但也隻有那麼一小會兒,莫裡說:我隻讓自己難過一小會兒,看到痛苦,體會痛苦,然後超脫。

豆瓣8.4《相約星期二》|進階的人生态度,不能忽略這個課題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老教授向我們展現了一種面對生命盡頭的态度,讓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一朵浪花,當浮沉過後即将撞向海岸,并不意味消殒,隻是回歸了母親最原始的懷抱。

浪花是大海的一部分,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

當我們為失去的親人痛哭,不要忘了,世上少了一個愛我們的人,卻不妨我們繼續愛着他們。

而當他們尚在人世,需要我們的關愛與照料時,也一定不要錯失這個再不重來的機會。

如何愛,如何被愛,如何生,如何死,是每個人一生的課題。

這堂課,永不終結。

文/舊王謝

豆瓣8.4《相約星期二》|進階的人生态度,不能忽略這個課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