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要說起這幾年的恐怖片,可真是慘淡。

現在的電影市場基本被科幻、漫改、動作類型的影片瓜分。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動作大片《速度與激情》

本來閱聽人面就很小的恐怖片一下子就被擠壓得無立足之地。

不過好在華納兄弟旗下的“招魂電影宇宙”大獲成功,也算是給死氣沉沉的恐怖電影注入一些生命力。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招魂宇宙

比起現在的慘淡,本世紀初的時候其實還是湧現過不少優秀的恐怖電影。

比如今天要說到的《死神來了》系列。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死神來了》

《死神來了》系列一共5部電影,故事基本套路都一樣。

主角團在經曆某一次災難之前,男/女主角預感到死亡的降臨而有意/無意地救下團隊,但接着團隊的人卻逐一離奇死去….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死神來了2》的高速公路車禍

現在看來,或許這種套路也沒什麼新奇的。

不過《死神來了》推出的那個年代,銀幕上充斥着傑森、弗萊迪等各種殺人惡鬼。

是以這種别開生面的劇情在當時還是得到了不少觀衆的青睬的。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誰先誰後又如何?反正都得死!

《死神來了》在收獲到一定人氣之後,每隔3年就會推出一部續作(第五部除外),漸漸地成為了知名度跟傳播度較廣的一個恐怖片系列。

隻可惜,續作是越出越多,但人氣卻一直下滑。

盡管2011年推出的第五部有回暖之勢,但在這部電影之後,3年一部續作的死神約定就已經取消。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死神來了5》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個系列逐漸衰落以至于被時代淘汰呢?

絕大部分的系列恐怖片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就是當系列電影越出越多後,模式會很容易固定化。

但因為影片的模式涉及到系列的生存根本,是以又很難改動。

比如《猛鬼街》的弗萊迪,模式就是“在夢中使用千奇百怪的方式殺人”。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弗萊迪

如果把弗萊迪拉出來現實跟主角們做追逐戰什麼的,那顯然是不靠譜的。

當時其實不少恐怖片都在玩讓主角花式死亡的套路。

不過像《死神來了》加入懸疑性質的“意外死亡”這種玩法,當時還真是罕見。

觀衆可以看到各種由巧合形成的精彩死亡鏡頭。

電梯斬首…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後面太血腥了....

火車飛片…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鐵片是從嘴巴割過去的...

釘槍毀容…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釘槍破腦...

從視覺效果上來說,看着是非常過瘾。

《死神來了》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死亡預告”。

每個角色死之前,主角都會有所預感,得到他們死亡的線索。

什麼叫死亡線索呢?

其實就是各種彩蛋~~

比如這位黑人兄弟,他的死亡線索是這張照片。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看着像是頭飛出去了

最後,他是這樣“意外死亡”的。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結果也是頭沒了...

主角團依靠線索與“死神”鬥智鬥勇,來避免所謂的“意外”發生,也是看點之一。

這些元素都是《死神來了》系列的立足之本。

但套路用一遍,觀衆感新鮮,套路用兩遍,觀衆覺煩厭。

在第四部開始,系列就開始嘗試逐漸轉型。

轉型後的《死神來了4》,票房是系列最高,但卻是徹頭徹尾的失敗。

前三部各種懸疑式的“解謎環節”幾乎被删得幹幹淨淨。

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直白的主角預感能力爆表。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第四部主角的預感能力是曆代最強,但其實是編劇敷衍的結果....

開頭賽車場災難來了一次預感,結尾影院商場爆炸又來一次。

什麼場景要素,死亡線索,通通丢掉。

簡單點,讓主角一次又一次地預感就行了。

至于死亡設計?太麻煩了,走走過場,就看死亡的一瞬間算了~

于是,觀衆可以看到角色被一個氣罐瞬秒…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上面的火車鐵片之前好歹還有鋪墊,這氣罐是完全沒有....

走着走着,一輛車撞過,沒了…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太敷衍了吧...

沒有懸疑、沒有死亡設計,隻有一閃而過的血腥。

這就是所謂的“歐美血漿片”。

結果《死神來了4》收獲了全系列最低的口碑。

也有不少人開始對這個系列完全失去興趣。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賣血是不靠譜的

畢竟歐美的血漿片多着呢,你《死神來了》在血腥方面對比其他電影又有什麼優勢呢?

既然往血腥的道路走得不順暢,那就嘗試另外一條路。

《死神來了5》完全抛棄了第四部的純血漿模式,走回11年前首部作的風格。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死神來了5》海報

但就如前面說過的,沒有創新的話這電影始終也就那個樣。

于是,《死神5 》在回歸風格的基礎上加入了相當多的懸疑元素。

比如“如何逃離死神的名單”。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系列的關鍵角色,一般被認為是真正從死神名單逃離的人,教導主角們如何脫出死神的名單

衆所周知,在所有恐怖片中,《死神來了》系列是主角生存幾率最低的電影。

《死神1-4》的主角團,不是團滅就在下一部領便當。

隻要在死神名單上,100%會死,沒有任何例外。

《死神5》抛出這個主題,無疑是一種突破。

懸疑元素增加的同時,也開始使得主角團内部開始互相争鬥。

不再是像之前那樣一團和氣跟“死神”對抗。

結尾與第一部的無縫連接配接也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此場景是系列第一部的飛機失事,與第五部完美銜接

最終這電影成為系列口碑最高的一部,上映時不少媒體聲稱是系列最佳影片。

但《死神來了》系列也結束了。

有童鞋就說了,明明《死神5》既有創新而且口碑也不錯,為啥不繼續拍下去呢?

實際上《死神5》的創新,完全是基于系列影片模式架構中尋求的突破。

換句話說,盡管第五部電影有了不少突破,但對于整個系列來說,仍然是“治标不治本”。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第五部開頭的吊橋失事

打個比方。

漫威電影經常被人說套路都一樣。

但實際上,觀衆在看漫威的電影時唯一一個可以确定的因素是英雄會戰勝邪惡(大部分情況)

具體到電影程序會怎樣拍,怎樣呈現劇情,對觀衆來說全都是“未知因素”。

這也是為什麼漫威電影一直被部分人吐槽“審美疲勞”,然而近幾年票房卻節節高升的原因之一。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漫威電影

而《死神來了》系列....

觀衆可确定第一個因素:開頭必定有一場災難。

觀衆可确定第二個因素:主角團必定會在開頭的災難活下來。

觀衆可确定第三個因素:主角團必定會在接下來逐一被“死神”殺死。

觀衆可确定第四個因素:男女主角無論如何鬥争,都必死無疑。

随便一數,就已經有4個是觀衆們意料之内的節點。

如此一來,還能指望觀衆們能有新鮮感嗎?

主角能看到同伴的死亡,卻看不到這個系列的未來...另辟途徑系列電影的瓶頸大衆化的轉變重回正路,但物是人非

《死神來了》系列至今所有名單上的人全部陣亡,無一例外

在模式的限定下,《死神5》其實已經做得相當不錯。

但始終無法挽回這個系列被時代淘汰的處境。

雖然已經沉寂了8年,但近期華納新線有重新開機本系列的意思。

畢竟除了“招魂電影宇宙”,近幾年的《屏住呼吸》《寂靜之地》等恐怖片也同樣表現出色。

恐怖電影如何在這個新時代找到合适的方向,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且看重新開機後的《死神來了》會走上一條怎樣的道路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