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早餐,到正餐,到點心,到宵夜
對于吃這件事兒,
人們總是樂此不疲
食物勾勒城市個性
想要了解一個城市
最直接最深入的方式
大概還是要深入菜場、市集、食肆小館
無論是早餐霸主糯米飯
q彈筋道鮮香十足的魚丸魚餅
最能撫慰深夜心靈的的炒粉幹
油炸萬物的“泡泡”
還是聽上去就很重口味的
豬油膏、燈盞糕、醬鴨舌、豬髒粉
……
從稚童、中青年到老年,溫州人挑剔的味覺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吃得了蒼蠅館子的特色小吃,也擺得起奢侈琳琅的酒席;做得出最原汁原味的清蒸菜肴,也愛一大桌的鮑參翅肚。溫州人對于美食的執着,大概已經超越了食物本身,成為獨特的地方記憶。
今天,
就跟着小布一起走進溫州,
開啟一場24小時的味蕾狂歡!
早餐篇
6:00—9:00 am
糯米飯一碗帶湯的糯米飯
作為溫州早餐一霸,糯米飯絕對是每個溫州人心裡的“朱砂痣”。蒸得透透的糯米上,被撒上了香脆金黃的油條碎和肉松,一勺香菇肉末汁,再來一點點蔥花,正宗!糯米咀嚼起來香軟粘糯,伴着滋啦作響的油條脆聲和滑嫩的香菇,這時候再來一碗豆漿或者紫菜湯,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清湯米面融入當地生活日常
米面一直是溫州人早餐的主打,沒有吃上一碗清湯米面,總感覺這頓早飯吃得不落胃。不同于北方面食的勁道,溫州米面是以米粉水磨後蒸制凝固而成,白玉般剔透的扁狀細面,入口爽滑q彈。配上肉末和香蔥,最好再來點塑膠瓶裝古早味辣椒醬,那才算是道地的溫州吃法。
馄饨每一個馄饨都不将就
@孫新尖/攝
@黃友平/攝
溫州的馄饨曆史流傳了千百年,到了溫州,就最必吃這碗“長人馄饨”。這裡的馄饨制作精細,馄饨皮很薄,餡肉都是新鮮瘦肉,用鹽适當,蓋料更講究:洞頭頭水紫菜、涪陵烏江榨菜、細切的蛋絲、現做的生燙肉、熬制的香菇、自制的肉松、本地的新鮮小蔥和菠菜以及浸酒蝦米……一口下肚,湯鮮味美,深受大家歡迎。
肉包子肚子裡頭太有料
各地都有風味不同的老字号包子,而在溫州,最有名的當屬五馬街口溫州酒家的大包和禅街溫州大酒家的大包,承載着多少溫州人的回憶。溫州肉包皮薄餡大,肉餡肥瘦相間,用料紮實,肉眼便可見到裡頭夾着的大顆肉粒。咬上一口,豐足的肉餡兒呼之欲出,伴随着湯汁顯得愈加晶瑩剔透,肉餡獨特的濃郁香味,回味無窮。
清江三鮮面味夠鮮、料夠足、湯夠濃
@溫州商報
說到溫州的面條,那必定不能落了那一碗赫赫有名的清江三鮮面。為了保證這碗面足夠鮮香,裡面總不缺道地的海鮮。當面出鍋,面湯就散發出濃濃的鮮味,小黃魚味道鮮美肉質鮮嫩,雞蛋裡摻了一些生姜絲,巧妙地去除腥味的同時,更豐富了面條的口味。清江三鮮面中檔次最高的還要數蝤蛑面(蝤蛑是當地對青蟹的叫法)。
午餐篇
11:00—13:00 pm
魚丸吃了絕對會上瘾
魚丸是溫州最著名的傳統菜肴和小吃之一,也是溫州人的獨創,家家戶戶人人都會做。鮸魚肉鮮嫩無比,不需要添加别的調味品,魚肉條切好之後,放些鹽、姜末跟碎蔥進行抓拌、摔打,做成魚泥,入滾湯中撈熟即可。吃魚丸可以去陳輝魚圓或者阿紅魚丸,一碗熱騰騰的鮸魚丸現做現賣,原料十足很有嚼頭,完全取魚的味道,q感十足。再喝一口魚湯,絲絲米醋的酸味保管讓你胃口大開。
小排面地道地道溫州味
@supermanyan10/攝
都說北方人愛吃面,溫州雖然地處南方,但是也不乏面食愛好者。溫州的特色小排面,排骨很多而且入味,裝在青瓷大碗裡,并不耽誤一碗面的美感,反而能感受到市井生活的真實氣息,有一種粗糙的率真。
三絲敲魚一碗魚湯鮮到極緻
海鮮向來是溫州人的心頭好,單是對魚,他們就有無數種吃法,最為出名的就是這道用雞脯、火腿、香菇“三絲”加高湯、敲魚烹制而成的三絲敲魚。鮸魚肉鮮嫩無比,經過反複敲打,入水汆熟,配上醇味的高湯,不需要添加别的調味品,味道鮮嫩爽滑,入口的彈牙感讓人回味無窮。
縣前湯圓一口一顆勺子大的湯圓
縣前湯圓,在溫州可真的能算是一家百年老店。湯底清澈地如白水一般,散發着桂花的清香和芝麻的味道。一個湯圓有勺子那麼大,皮薄餡大,一口咬下去,裡面藏着的芝麻甜餡兒就那麼溢了出來,烏黑發亮。濃郁的甜味和糯米的香糯一起融進嘴裡,簡直就像是在口腔裡演奏了一場味蕾交響曲。
鴨舌無舌不成宴
溫州人有“無舌不成宴”的說法。鴨賺!鴨賺!來年大賺啊~醬味濃厚、爽嫩細膩,骨頭咬咬都覺得好香。鴨舌雖小,價格卻不便宜。想想偌大一隻鴨子方可得一小塊鴨舌,也就釋然了。鴨舌是很經得起捉摸的吃食,左嚼嚼、右嚼嚼,輾轉很久,那迷人的味道方才釋放出來。
下午茶篇
14:00—16:00 pm
燈盞糕哪裡還管得上什麼減肥
這是溫州最典型的街頭小吃。白色的糕漿裹着豬腿肉和白蘿蔔絲等餡料,放進熱油内,一陣陣“哧啦啦”的脆響,瞬間漲成了一個個手巴掌大的燈盞糕,圓圓的、黃黃的、鼓鼓的,漂浮在油面上,空氣中滿是誘人的香味。咬上一口,外皮松脆,圓邊酥軟,内餡味美,那叫一個爽!
豬油糕兒時香甜的記憶
@張靓/攝
豬油糕簡單而古樸,為一代代的溫州人所喜愛。豬油糕又名脂油糕,由糥米和白糖制成薄薄的糯米團,放在豬油裡煎到外皮稍脆,吃時撒上些白糖,然後用粽子葉包着,入口油而不膩。
豆腐腦甜的豆腐腦你可吃過?
豆腐腦是溫州人最喜歡吃的甜品。溫州話習慣把豆腐腦叫做“豆腐軟”。軟軟白白,撒上細密爽口的糖霜,再澆上清涼的特質薄荷水,口感順滑、偏清淡,不會感到過分的粘膩。
杏仁腐最傳統最甜蜜的風味糖水
杏仁腐是溫州傳統的夏令美食,雖然名叫杏仁豆腐,其實并無杏仁,而是用瓊脂加上牛奶、糖、水等加工而成的,成品的形狀和鮮嫩的口感都很像豆腐。一碗豐富的快要溢出的杏仁腐,放入桔子、黃桃、芒果、楊梅幹、葡萄幹等多種食材,炎熱的夏天來一碗,看着賞心悅目,吃起來冰爽又解饞!
白象香糕吃不完還要兜着走的美味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白象香糕,又俗稱闆糕,始創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年曆史。在溫州,“公記”牌和“公久”牌兩大香糕最為有名,最适合做下午茶時的點心。剛蒸炊而成的香糕軟糯适中,甜甜的香味撲面而來,聞着就食指大動。這種糕點甜而不膩,一口下去是濃濃的芝麻香,吃不完也想要打包帶走!
永嘉麥餅一個不過瘾
麥餅是溫州的名小吃,也是永嘉人長久以來的主食之一。那松軟脆香的麥皮,咬上一口,在嘴裡炸出濃郁的肉汁,梅菜的鹹味兒蓋住了肉的油膩,食之松脆,爽口極了,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個,回味無窮。
宵夜篇
22:00 pm—淩晨
豬髒粉沒吃過怎麼算到了溫州
鼎鼎大名的豬髒粉是絕對稱得上溫州美食重口味的代表。别看名字土,剛出鍋的豬髒粉清香撲鼻,鮮美無比。它可是少有的一種能兼任正餐、點心和宵夜的地方美食。
豬大腸是從鍋裡撈出來現切的,酥爛軟糯,入味又新鮮,豬血鮮滑又爽嫩,粉幹細嫩滑膩,尤其熱湯特别鮮美,入口的依然是那一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老味道。
泡泡油炸萬物的終極美味
“泡泡”其實是溫州人對炸串的音譯,很多外地人第一次去溫州,都會以為是什麼特色美食。溫州“泡泡”完美诠釋了油炸萬物終極奧義:無論是花菜,藕片,還是雞架,排骨,小臘腸,隻要進了高溫油鍋,掀起油泡,那味道一下子就得到了升華。
炒粉幹最接地氣的深夜美食
炒粉幹是溫州街頭巷尾最熱銷的。剛出鍋的炒粉幹嚼勁十足,豬油完全滲入其中,與蔬菜、海鮮和雞蛋的香味充分融合在一起,配上一碗精心熬制的牛肉湯,完美治愈宵夜患者。
鍋貼這竟然是溫州宵夜?
鍋貼不是早飯麼?可是在溫州,鍋貼卻是當地人深夜的心頭好!韭菜豬肉的餡兒,底面被煎的焦黃帶少許黑,皮薄焦脆,肉餡香嫩,清爽且不膩。一鍋鍋熱騰騰的鍋貼,香氣足以吸引百米外的饑餓靈魂前來排隊打卡。
溫州還有什麼好吃的
快來告訴我們吧
來源:溫州釋出
資料:詩畫浙江文旅資訊、溫州文旅資訊
編輯/版式:屠韋